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125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產業時事

全台首創淨零學院起跑 陳其邁帶局處長當「首發班」學員還得測驗

因應國際淨零趨勢,高雄市政府在全國首創實體「淨零學院」,11月6日在高軟園區內的新創大樓揭牌,並與學界、產業界簽署備忘錄,總統蔡英文親自主持,強調淨零學院啟動,象徵高雄數位、淨零轉型產業鏈成形,也將與國際認證機構接軌,南台灣多位縣市首長也出席見證。

日期:2023-11-07

產業時事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台新贊助藝文活動逾2億!企業贊助文化產業效益為何?盧俊偉、鄭家鐘盤點給你聽

《今周刊》主辦「2023 ESG永續台灣國際峰會秋季場」今(11/6)於政大公企中心登場,下午邀請到文策院院長盧俊偉、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以企業攜手藝術為主題,帶來精彩的專題演講。

日期:2023-11-06

賦能企業ESG創新商機 打造「永續臺北好企機」

台灣第一家「碳中和」餐廳曉鹿鳴樓 攜手上下游打造碳中和供應鏈

曉鹿鳴樓通過英國標準協會( BSI )驗證,是台灣第一家「碳中和」餐廳,成為業界指標,創辦人曾隱舜期許以食品農業淨零循環經濟,提升台灣美食新價值,把台灣永續美食推向國際。

日期:2023-11-06

賦能企業ESG創新商機 打造「永續臺北好企機」

華生飲水 擴大日常飲水減碳影響力

從桶裝水跨足玻璃瓶裝水製造商,華生水資源持續透過推廣循環容器減碳飲水,向各界傳遞落實減碳、減塑、垃圾減量的理念,為愛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日期:2023-11-05

產業時事

全球最永續的專業工程顧問Stantec 如何協助臺灣邁向2050淨零目標

今年,從南歐熱浪到亞洲暴雨,極端氣候日益嚴重,淨零碳排成為各國的當務之急,台灣也未曾缺席,不少地方政府急起直追,向台灣2050淨零目標邁進。

日期:2023-11-02

職場生活

購物車就是你的運鈔車!全聯25周年慶,挑戰台灣通路史上最強2.5億回饋 … 1500次抽獎機會

全聯歡慶25年,挑戰台灣通路史上最強回饋。全聯總經理蔡篤昌表示,全聯走過 1/4世紀,與以往歡慶周年慶不同,今年以「牛肉」實際回饋消費者,祭出史上最高2.5億現金。今天蔡篤昌特地穿著制服參加記者會,他強調:「25周年要回到全聯的初衷,真正的核心價值是『便宜、實在真便宜』;用25周年的喜悅,來感謝千萬消費者。」

日期:2023-11-02

產業時事

中鋼公司致力推動「低碳轉型」工作 朝2050碳中和目標邁進

因應全球鋼市競爭與面對2050碳中和挑戰,中鋼公司結合「高值化精緻鋼廠」及「發展綠能產業」兩個經營發展雙主軸,淬鍊出「智慧創新,綠能減碳、價值共創,成為永續成長的卓越企業」之新願景,也首次編製公司十年期(2023~2032年)經營發展策略,透過建立未來事件表審視公司將面臨的重大挑戰,並擬定未來十年因應策略與具體落實相關措施。中鋼公司表示,早在10幾年前率先提出5G(Green)策略,包含開發綠色製程、製造綠色產品、結盟綠色夥伴、開拓綠色事業、倡導綠色生活,2011年至2022年大力推動高達1,654項減碳方案,合計減碳量達237.2萬噸。隨著氣候變遷越演越烈,國際社會對減碳議題越益關注,產業界面對政府法規、客戶、投資機構、NGO、貿易夥伴國等多層面的要求下,減碳已從環保議題轉變為經濟議題,攸關企業永續發展。中鋼公司於2021年2月設立「節能減碳及碳中和推動小組」,並由董事長親自主政,經參考超過20家國外鋼廠的作法,及與日本JFE、Nippon Steel、韓國POSCO等國際指標鋼廠對標,並和世界頂尖的鋼鐵領域工程顧問公司交流後,制定出「短期減碳,中、長程先低碳再零碳」的多元路徑規劃,以實現2050碳中和為目標。

日期:2023-11-02

產業時事

富士康「查水表」外溢效應浮現,蘋果、特斯拉、星巴克...老謝:中國市場練兵,外企先嚐甜頭再吃苦頭

富士康事件的外溢效應這次富士康事件的查稅事件,從中共中央透露出來的訊息顯示,和富士康這些年一直在進行的供應鏈移動有關,而最直接的源頭是蘋果供應鏈。

日期:2023-11-02

賦能企業ESG創新商機 打造「永續臺北好企機」

宏碁會展帆布轉生永續背包 擁抱各式ESG創意提案

宏碁在2023年COMPUTEX打造低碳會展,以3R(Reduce、Reuse、Recycle)策略具體減少會展裝潢工程之最終廢棄物,攤位所用之帆布於閉展後,加入社會企業日常經典的REBIRTH再造計畫轉生帆布包,號召同仁響應購買,落實低碳永續。

日期:2023-11-01

產業時事

法國政壇首位「被出櫃」同志 從17萬人遊行見證台灣性別平權 走過人權暗黑 巴黎副市長的 「倖存者」告白

法國巴黎副市長來台參加同志遊行,也與台灣交流數十年從事人權倡議工作的經驗。走過同志與愛滋患者人權灰暗之路,他為何以「倖存者」身分自居,持續在這條路奮鬥?

日期: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