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40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產業時事

紫光集團當年是炒股咖,鴻海入股是糖衣還是毒藥?謝金河:走錯一步路,台灣可能全盤皆輸!

走錯一步路,台灣可能全盤皆輸!鴻海透過子公司,在上海掛牌上市的工業富聯入股當年是炒股咖的紫光集團,今天,鴻海向經濟部投審會遞件,鴻海的發言人說:對於投資紫光所涉及的關鍵技術,將配合投審會進度,向外界說明;同時進一步強調,新紫光所涉及的四大產業,都是有利於鴻海集團未來發展⋯⋯

日期:2022-07-21

產業時事

聯準會走在政策鋼索上,過度偏左或偏右恐跌入萬丈深淵…陶冬:7月升息3碼可能性最大

類似的擔心,類似的交易主題切換,類似的資產價格走勢,上週市場在通膨和衰退的夾擊中度過了新一輪動盪。美國通貨膨脹遠高過預期,數據甫出,市場擔心聯準會直接升息一百點(4碼),全球債券同遭拋售。

日期:2022-07-17

產業時事

台灣命根子!謝金河以南韓為殷鑑,籲「1產業守不住」就慘了:兩岸不用打就已經敗了

半導體產業才是台灣的命根子!今年南韓經濟情勢快速惡化,股市,滙市跌幅都十分慘重,尤其是南韓一向是出口導向國家,一旦貿易出現逆差,經濟都會拉警報。像是1996年南韓出現206.239億美元的逆差,1997年又有92.7億美元逆差,南韓成為亞洲金融風暴受創最慘烈的國家,韓元一度大貶至一對2000。到了2008年,南韓又出現130億美元逆差,也成了金融海嘯重災區之一。

日期:2022-06-30

產業時事

In Between

一頭牛與一隻熊正在賽跑,誰輸誰贏還是未知數,手留現金、睜大眼睛,或許可迎來美好的瞬間。

日期:2022-06-29

產業時事

韓國貿易逆差是給台灣的一面鏡子

今年初,韓國出口開始出現逆差,至6月20日為止的逆差總金額,幾乎達到今年全年預估值;每當韓國出現貿易赤字,經濟都會雪上加霜,這也提醒出口導向的台灣,不可掉以輕心。

日期:2022-06-29

財經時事

台積電享低廉電價、省200多億都等同補助外資!劉泰英:電價一定要反映成本

台電今年1至4月虧損469億元,累計虧損擴大為853億元,且在近期受到國際情勢、燃料成本提高等因素影響下,未來是否虧損持續擴大仍待後勢觀察,不過,目前台電與經濟部正在研議調漲電價,周一(6/27)下午舉行電價費率審議會,預期用電大戶上漲恐怕成為定局。不過,產業界對此反應不一,如前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台玻董事長林伯豐就認為如果要漲就應全面調漲,反則懲罰用電較多的企業,會逼製造業出走。但是,環球晶董事長徐秀蘭卻認為,台灣電價比起擁有天然資源的國家還低,政府照顧民生,可以不漲民生用電,但產業用電應該適當調整。

日期:2022-06-27

產業時事

南韓股市跌不休、經濟惡化,尹錫悅陪老婆看電影挨轟…謝金河:台灣也該未雨綢繆,想想下一步

尹錫悅的頭痛時間:南韓的冰風暴。最近剛上任不久的南韓總統尹錫悅陪著夫人金建希到電影院去觀賞得獎電影「孩子轉運站」,引起媒體的批評,但尹錫悅回應並沒有不妥。民眾會在意總統陪夫人看電影,主要原因是南韓經濟面臨冰風暴。

日期:2022-06-21

產業時事

俄烏戰爭下歐洲的轉變與機會 ——兼論工具機大廠瀧澤科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之後,也讓許多歐洲國家意識到,政治風險對供應鏈造成的傷害,當「重商主義」逐漸式微,強調建立新區域供應鏈時,變局下的撞擊與機會,值得省思。

日期:2022-05-11

產業時事

台幣貶破29元將成新常態?29.5很快會看到?專家提點「3大因素」:後市也全得看它

美國聯準會鷹派立場明確、俄烏戰事遲未結束,以及本土疫情延燒等利空籠罩之下,台灣今天上演股匯雙殺,新台幣匯率收盤摜破29元重要整數關卡,收29.050元,貶1.44角。外界關注台幣是否迎來29元新常態,專家分析,3件事情發展是關鍵。

日期:2022-04-11

產業時事

日圓跌破23年新低》外匯達人手把手教你賺匯差,曝進出場價位,每次操作2小時幫自己加薪

編按:日圓兌美元昨(22)日盤中貶破120日圓價位,是6年來的新低點,而日圓兌新台幣匯率昨日也滑落至0.237元,為1998年8月以來的23年半新低。外匯達人朱均澤認為日幣是避險貨幣,有著低風險與穩定的特性,除了出國觀光自用外,也適合操作套利。要成為贏家,也必須具備低風險的個性與穩定的心理。他長期觀察日圓都在98.495~118.185元價區間震盪。在這防護罩間他不會買進,等待突破或跌破,才會做進出場的動作。朱均澤的經驗是,投資是24小時的事情,只要切一段時間來做即可,而以兩個小時為一個投資單位,在這兩小時中,如果看到投資機會就進場,沒機會就下車。遵循方程式的六大步驟,只要台幣2800元(100美金),每次操作兩個小時,就能讓投資變得有效率,同時兼顧原有的生活。

日期:202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