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9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職場生活

生有2子卻罹肺癌4期,妻子盼他看到小孩長大!名醫嘆沒做1件事:他恐半年內離世

編按:衛福部統計處日前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中又以肺癌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儼然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1名都是肺癌。從1990年後,台灣的吸菸比率年年下降(32%降到14%),肺癌發生率卻是年年上升(每10萬人口17人升高到35人)。這顯示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死亡率雖高,但若能早期發現,存活率也能提高,罹患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2期降至59.2%,第4期更只剩下12.6%,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至關重要。尤其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而早期肺腺癌無法透過胸部X光發現,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國健署表示,LDCT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根據結節大小和CT影像型態特徵,來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時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的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二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短短半年就揪出160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4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0.1%,減少近8個百分點,對於4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原文刊載於2022/3/10,更新時間為2023/6/19)

日期:2023-06-19

職場生活

台灣肺腺癌致死率全球第1...不抽菸還是會得、全因PM2.5!權威期刊研究實證如何被誘發

今周刊編按: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近期一篇論文討論空汙與肺腺癌的關係,將北半球幾個工業國家致死率做比較,台灣「勇奪」第1,肺腺癌致死率拿下全球冠軍。對此,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發文指出,《NATURE》研究證明,「台灣的肺腺癌與空氣污染有關,PM2.5越高肺癌風險越高」,台灣人的基因就是比外國容易受到空氣污染影響罹患肺癌。他表示,同樣的空氣污染濃度下,台灣人的EGFR基因突變有關的肺腺癌發生率是「韓國的三倍、英國的五倍!」蘇一峰也呼籲,改善空氣污染絕對不是下一代的事,任期做到那時,空污改善計畫就該做到那時。

日期:2023-04-17

職場生活

李坤城大腸癌逝/與林靖恩結緣10年,為何進加護病房才結婚?小小1張手術同意書,問題比想像多

66歲音樂作詞人李坤城與女友林靖恩交往10年,2013年公開「爺孫戀」轟動社會,林爸爸更為此報警2度告上法院。去年李坤城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健康檢查結果一切正常,還掛保證「醫生說我比年輕人還要好」,沒想到卻因大腸癌病逝。林靖恩接受訪問時表示,在李坤城住院時她常常回想兩人交往點滴,也會反省自己,「李坤城很懂我,比我更懂我自己,(一路以來)他都在包容我,不會批評我,就是在等我自己去想通很多事情。」

日期:2023-04-10

產業時事

10分鐘嗑399碗麵,8個月前暴瘦影片曝光!日大胃王「魔女菅原」病逝…離婚→罹癌,她經歷了什麼?

曾創下10分鐘吃光399碗蕎麥麵驚人紀錄的菅原初代,被外界封為「魔女菅原」,她在節目《火力全開大胃王》2007、2008、2009、2010、2019、2021年度都拿過優勝成績,是日本知名的女子大胃王。週五(3/17)卻爆出菅原初代罹癌病逝的消息,據了解她罹患大腸癌,3/9已逝世,享年59歲,經紀人也證實此事。

日期:2023-03-17

職場生活

現在不辛苦了…53歲金馬得主大腸癌逝,曾說化療難熬「藥像硫酸倒肚子」出現4病徵快就醫

以電影《叱吒風雲》榮獲第58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知名動作特技指導朱科豐近年飽受大腸癌折磨。昨(10/20)日他在臉書發出告別文,說自己「現在不辛苦了」,其工作夥伴也證實他已離世。朱科豐2018年在中國拍戲時,每天都出現腹痛狀況,甚至出現血便,返台檢查後確診罹患大腸癌4期,化療4年仍不敵病魔。大腸癌在台灣是前3大最常發生的癌症,民眾若出現4徵兆,包括大便習慣改變、血便、貧血症狀與腹脹等,就應盡快就醫。

日期:2022-10-21

職場生活

三種癌症家族史別輕忽 抽血檢測可助監控 保養攝護腺要趁早 減醣可避癌上身

台灣每年新增七千多名攝護腺癌患者,其中有逾三分之一的病人在確診時已是第四期。攝護腺癌早期通常並無明顯症狀,患者多半「無感」,要如何定期檢查、早期發現?看看癌症專家怎麼說。

日期:2022-09-28

職場生活

肺癌長年高居台灣十大癌症死因首位…權威醫師陳晉興:做對這件事,是所有治療的根本

日本是全世界肺癌治療存活率最好的國家,國民常主動接受肺癌篩檢。二○○二年,全國肺癌第一期(1A+1B)(編註:期數分類)的人數比例竟然多達四四%;反觀台灣,我們直到二○二○年還沒有四○%,癌症篩檢制度落後日本將近二十年。二○一○年到二○一四年的世界肺癌存活率統計,日本肺癌五年存活率約三三%,反觀台灣只有二一%。

日期:2022-03-02

職場生活

龐建國墜樓身亡享壽68歲》大腸鏡檢查揪出大腸癌,一度暴瘦心情欠佳…醫:越早發現治癒率越高

20220111編按:前立法委員龐建國驚傳墜樓身亡,享壽68歲,太太也是前主播邱秀珍當時人也在家,當接獲警方通知後,才知先生已經發生憾事。邱秀珍說,龐建國去年做大腸鏡檢查,查出罹患結腸癌(大腸癌)2-3期,做了切除手術,並以化療口服藥進行治療。由於龐建國很少生病,邱秀珍猜測他是對健康很在意的。龐建國的友人、台大政治系副教授彭錦鵬也在臉書寫道:「看到建國兄受到病魔的摧殘,內心實在難過,但是他總是永遠面露微微、堅定的笑容,說一切還好。從剛開始的暴瘦,到體態的復原,我們也都相信了,深深為他高興和祝福。但是內心深處還是替他擔心。沒想到,是用這種悲壯的方式,結束無法言語的痛苦。」太太邱秀珍則是回憶:「他最近情緒不佳,尤其是周日(1/9)開始就情緒不穩。」據了解,在龐建國身亡前3小時,也就是凌晨4點左右,在學生LINE群組連續傳訊「不公不義的台灣,我生不如死」字眼,身體上的不舒服、加上牽掛政情,是憾事發生的關鍵之一。

日期:2022-01-11

職場生活

名醫教戰》50歲必做大腸鏡!腸癌權威:瘜肉癌化至少5年,4個好習慣遠離癌細胞

大腸癌位居國人癌症發生率之首,國建署資料顯示,50歲以上成人,終生約有7%機率罹患大腸癌,也就是每15人中就有1人會罹癌。醫師表示,大腸息肉演變成大腸癌約需要8至10年時間,多數大腸息肉沒有症狀、不影響生活,因此不易察覺,唯有定期檢查才能及早切除,有效預防癌症的形成。其實,只要理解危險因子,並依個人生活型態制定篩檢計畫,即使罹癌,康復的機率也遠比你想像得高。《今周刊》訪談台大權威名醫,教你如何揪出早期大腸直腸癌,並及時阻止癌症發展。

日期:2021-10-15

保險稅制

「32歲確診乳癌,第一年醫藥費高達81萬….」 知名部落客走過抗癌路 最有體悟的是「這件事」

知名部落客米娜在2014年時,確診罹患乳癌一期,那年她才32歲、新婚3個月,原本對於未來新生活的期待,瞬間被病魔擊潰。米娜當時心情只能用「六神無主」來形容,發現原來死亡離自己這麼近。當時米娜第一次需要用到先生的地方,卻是要他來聽病理報告,米娜也才發現原來她的生命可能很短。後來她讀到有位美國失去雙腿的運動員分享「如果生命是一本書,你會希望這本書如何發展?」,才開始轉念決定積極接受治療,且還要將抗癌過程紀錄下來,讓更多病友在碰到問題時,能夠有所指引。

日期:202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