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35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產業時事

純電動車行業的彎道超車

房地產業曾是中國龍頭行業,自身體量龐大外,更牽動上下游數十個其他行業,經濟乘數效應驚人。近年崛起的電動車業,也有著類似的特徵,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的下一個龍頭行業。

日期:2021-09-15

投資理財

想要抵通膨,該買房還是買黃金?他賣掉11年前買的黃金增值40.5%,但拿出房價指數一比發現...

隨著疫情的逐漸趨緩,通貨膨脹的議題卻是蠢蠢欲動,牽動的不只是美國QE是否提早退場,更是緊緊抓緊你我的荷包,有形看到的是便當裡的肉塊變小了,無形的是心中的盤算,錢該如何配置?才不會越來越薄,特別是大家普遍最熟悉的兩大抗通膨工具黃金及房子,你會如何選擇呢?

日期:2021-08-27

投資理財

「月付X萬,入主黃金地段!」號稱全建案最低價的廣告戶,能不能撿便宜?買家必須留意的4細節

我們常會在路上看到一些廣告看板,大大的寫著「××× 萬3 房2廳,輕鬆成家」或是「月付× 萬,入主黃金地段」的廣告詞,總是會讓人覺得「太划算了吧!」這種被建商拿去作為看板廣告的物件,我們通稱為「廣告戶」。顧名思義就是用一個全建案最低的價格,吸引消費者來賞屋。幾乎每個建案都會有類似的廣告戶,但這樣的物件背後,一定有些你我都應該知道的「眉角」。

日期:2021-08-26

職場生活

宏觀設計-張智鈞「推演未來需求,與客戶共創一個「共鳴空間」」

在加拿大養成根基、在台灣執業茁壯,具備建築學背景與執業經歷,讓張智鈞跨足室內設計,得以跳脫傳統框架,從較大面向去解決業主的問題。

日期:2021-08-12

職場生活

紅森設計-邱慶森「巧妙利用缺點刷新老屋氛圍」

邱慶森自幼對畫畫特別有興趣,就讀復興商工奠定扎實美學素養,加上父親從事裝潢業影響,一畢業就踏入室內設計領域。從少年家熬成型男總監,熟稔各式工種,而非只會紙上作業。

日期:2021-08-10

職場生活

酒窩設計-孫家萱「導入「LCP觀點」 注入質感與養分」

酒窩,不僅是設計總監孫家萱臉上的標誌,更是她對自我的期許,她期望透過設計實現屋主心中對家的想望,並轉化成屋主臉上滿滿的笑容。

日期:2021-08-06

投資理財

0050、0056都得往後排!上半年00733靠航運列車漲幅高達82%...下半年ETF該怎麼買?專家這樣說

台股今年表現全球第一強,上半年指數漲幅超過20%,還超越美股。台股紅不讓,台股ETF報酬率也不遑多讓,不過,今年最亮眼的ETF,可不是元大台灣50(0050),而是富邦台灣中小(00733),其中最主要的關鍵是,有沒有搭上航運列車。不過,下半年你的投資又該選誰呢?

日期:2021-07-15

投資理財

「紐約紐約」幕後的神秘財主 德杰集團王明德養地功夫一流

20210614編按:藝人賈永婕與朋友及企業合力募資,火速取得330台、價值7000多萬元的救命神器-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HFNC),網友稱她是「人美心好」的最佳代表。賈永婕稍早前也在個人臉書上公布「神隊友名單」,其中被她稱作「神隊友No 1」的,就是與她同樣熱愛三鐵運動的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光是他個人就捐了110台。此外,包括星宇航空的張國煒、藝人黑人范范夫妻檔、小S徐熙娣、鍾欣凌、于美人、柴智屏、曾寶儀…等,也都為捐贈進了一份心力。賈永婕為公益登高一呼,也獲得公公德杰集團董事長王明德的支持,德杰集團在這次也捐了15台HFNC。平日行事相當低調的王明德,從工地模板工人起家,憑藉精準的投資眼光及養地的耐心,手中曾握有台北市天母、信義區等多筆土地,身價上百億。以下是《今周刊》在2003年9月的相關報導。

日期:2021-06-14

職場生活

梅雨救援「日月潭絕美水景」再現! 颱風「彩雲」明最接近台灣 3大降雨熱區曝光

上周首波典型梅雨鋒面報到,為台灣挹注許多雨水,甚至連先前乾旱嚴重,導致水位下降、湖底龜裂的日月潭也稍稍獲得紓解,昔日的絕美水景重現在世人眼前。此外,今年第3號颱風「彩雲」也在5月31日生成,中央氣象局預估會在明(4)日最靠近台灣,屆時不排除發布海上警報,以及有不定時的短暫陣雨或雷雨。

日期:2021-06-03

產業時事

除了輕微發燒沒別的症狀,卻差點送命...一個從鬼門關回來的新冠故事,讀完可能會救回你一命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日期: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