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7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投資理財

年化報酬率逾30%,他如何做到?60億操盤手傳授私房招式,找到「一直漲的股票」

編按:36歲的股市隱者,曾任職國內前三大法人機構的海外基金部門,是部門中最年輕的基金經理人,管理高達2億美元部位,操盤期間績效為部門第一,年化報酬率超過30%!離職後成為全職投資人,目前個人年化報酬率30%以上。該如何找到上漲超過30%的翻轉人生贏勢股?股市隱者認為,股價反映的是公司未來價值,股價一直上漲,代表公司不斷成長。成長的動力來自於趨勢,趨勢中的贏家——贏勢股,就是投資人要找的金礦。

日期:2022-04-26

投資理財

一檔南亞,光股息就領上千萬!達人存股17年,51歲存到6千萬,養股2法則「股票傳子傳孫」

筆者為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月薪5萬,在20幾年前而言,算是不錯的收入,除了白天正職的工作,我每天晚上還在文理補習班兼職,賺1個小時約800元~1000元的鐘點費,週六週日也不例外,當時只想盡速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日期:2022-04-06

投資理財

他55歲用股息養出300張中信金!台股崩就大買、擁2千張金融股年領200萬股息:想在股市輸都很難

55歲的陳重銘曾經是流浪教師,36歲才考上公立教職。他的收入和一般上班族差不多,卻因擁有理財頭腦,以長期抱著績優股,將每年配息拿來買金融股,繁衍出股子股孫,讓他的財富雪球般越滾越大。3年前,新冠疫情席捲而來,他不但不擔心失業,更乾脆辭職,快樂退休。他笑道:「今年我可以領到500萬元股利。」

日期:2022-03-31

投資理財

台股重挫逾300點!月薪5萬小職員10年滾出千萬身家:面對突如其來的下殺,你該做2件事

2022.01.25編按:受到美股牽連,台股今天走勢疲弱,盤中指數一度重挫逾300點,在市場待久了的投資人,一定會遇到的一件事就是:突如其來的大跌。這邊指的不是個股的跌幅,而是比較接近系統性風險,例如:疫情或政治之類的因素。指數的跌幅少則10%,多則30% 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整個盤面上的所有公司也都會出現相當的跌幅,以近幾年來看,15 年年中、18 年年底以及20 年年初都有出現。遇到類似情況時,如果是較長線的投資者,可能很難完全躲開傷害,那麼,此時投資者應該如何應對呢?這邊提出幾個觀點來思考:作者陳啟祥30歲才開始學投資,當時月薪不到4萬,初入股市就因過度自信而投資期貨,賠掉數月薪水,於是認清投資這條路無捷徑可走,只好痛定思痛,花費數年時間開始學習、摸索,最終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與一般上班族的投資之路:「價值投資」!他靠著3張圖表的選股、養股模式,即便結婚生子後,生活開銷變大、時間變少,也能夠創造穩定高報酬!10年間從20萬本金滾出千萬資產,平均年報酬達20%,總報酬率超過200%,不到50歲便已財務自由。2018年女兒誕生後,陳啟祥毅然請育嬰假離開職場,一邊帶小孩一邊經營臉書粉絲專頁,經常發表文章、分享投資心得。

日期:2022-01-25

投資理財

台股泡沫將至?手上持股該停利嗎...他不到50歲財富自由:出現5個賣出訊號,趁早見好就收

編按:在證券市場有「台灣先生」外號的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Peter Kurz),13日在北威論壇以「財政緊縮與貨幣擴張」為題演講時警告,若根據其製作的台股走勢及現金加權模型,分析市場資金及台股之間的關係,當前台股不僅已經進入泡沫市場,而且大盤極限可能就是在2萬點附近。然而谷月涵也提醒,台股市值已偏高,2萬是可預見,最後一波指數拉升會相當快速,因此要玩最後一波,不要玩大多、要跑快一點。從手中資訊研判賣點,有幾種現象要特別留意:

日期:2021-12-15

投資理財

繼華航連續跳空大漲,台股Q4還有誰值得關注?專家:「這一檔」可望搭力積電掛牌行情

台股從 10 月中之後,悲觀的氛圍一掃而空,原本邁入 8 月中,市場中實戶開始悲觀看待下半年到 2022 上半年的景氣,散戶們也在航海王及鋼鐵人翻船後,對市場心灰意冷,只剩下投信鎖定一些題材面可以看到 2 ~ 3 年後的股票拉抬,這種狀況下,成交量萎縮,當沖退場,高價股變成投信法人畫線的天堂,8 ~ 9 月能保持在多頭走勢的股票,大多是像 IP 矽智財這一類高價題材股,但這段投資氣氛偏保守的時間裡,美股卻沒有出現大幅度的拉回,反而呈現創高走勢,一些嗅覺比較靈敏的投資人也嗅到了多頭回溫的可能,10/15 櫃買及加權指數拉出第一根長紅棒之後,融資餘額開始快速增加,這些聰明的融資也成為推升多頭行情再現的第一波主力,最終讓台股重回有如 3、4 月份及 7 月的狀態。

日期:2021-11-23

投資理財

法人鎖個股衝績效!結帳賣壓成潛在危機 搶進投信抱團股慎防搭上失速列車

「智原的投信持股比率一下子就超過20%了!真的很少看過一檔股票短時間投信買得那麼多。」、「聽說下半年操作難度加大,投信輪番扛同一檔股票衝績效的現象非常明顯。」投信抱團股是最近投資界大肆討論的話題,股價飆風、看回不回,吸引散戶搶著上車,但這種看似不買會後悔、卻沒人敢保證哪天買了就住套房的個股,正維繫著籌碼面的「恐怖平衡」。

日期:2021-11-15

麥克連 給想知道如何選股操作的你:頂尖操作思維

【麥克連】20211111盤勢分析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1-11

投資理財

他靠「孝親股」提早20年財富自由:以友達(2409)為例,「養股公式」找出絕佳買點,潛在報酬率50%

作者黃嘉斌在股市打滾超過20年,曾創下傲視證券業的76.3%報酬率。不到50歲就靠「被動收入」擺脫薪資束縛、財富自由,他的訣竅不是天天看盤、殺進殺出,而是:養股,閉著眼睛抱10年。

日期:2021-10-28

投資理財

逆勢抗跌又被關鍵加碼!帳上現金高達776億元,鴻海集團二哥鴻準(2354)Q4作帳行情值得期待?

台股從 8 月開始邁入區間震盪盤,整體結構變得與 2018Q1 ~ Q3 及 2019 年非常類似,指數在一個區間劇烈震盪,但這並不意味著個股的漲跌也是如此,通常在這種盤面下,個股的分化會更加明顯,認同度較高的股票會跑贏大盤,反之,籌碼渙散、法人及大戶認同度降低的股票則會不斷下跌。

日期: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