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8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職場生活

走過滑鐵盧!遠距醫療公司靠「這個」獲亞馬遜青睞

年僅二十八歲、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台灣大學醫療器材與醫學影像研究所的謝懿為例,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的老闆就是他自己。他一八年創立的遠距醫療公司——鳴醫,目前已募集到約一千萬元資金,他的目標是募到一千五百萬元。鳴醫獲得Amazon青睞,享有免費雲端空間、技術交流分享等資源,且團隊獲邀加入旗下加速器,可獲得一年五千美元的支援,以及相關技術開發討論。

日期:2019-05-06

財經時事

當紅細胞療法 全解析

編按:日前中國醫藥大學通過衛生福利部審核,成立「細胞治療中心」,針對實體癌症第四期的患者,像肝癌、乳癌、大腸癌末期,透過血液和自身的腫瘤混合培養出「樹突細胞疫苗」,打進患者體內,可以喚醒免疫細胞攻擊腫瘤,達到治療效果。為了「活下去」,每年台灣有上百名癌症病患不惜一切代價,飛往海外,尋求一線曙光,在癌友的連署呼籲下,去年衛福部正式開放癌症免疫細胞治療,首波通過申請的醫療院所名單即將公布,免疫細胞療法究竟是否為救命仙丹?細胞療法能否取代傳統化療、放療?本文將一一解析。

日期:2019-05-02

幸福熟齡

過度醫療:執行手術淪為醫師的高收入來源?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日期:2019-04-08

幸福熟齡

陪伴母親走過生命最後 方念華領悟:平靜做好道別準備,晴天總會到來

歷經生與死的層疊交會,方念華如今想來,心中仍有對至親的不捨,然而在陪伴母親走過人生最後一段旅程的路上,盈滿她心中的,除了悲傷,更多的是學習、感觸,以及無盡的感謝

日期:2019-03-19

產業時事

台灣mini獨角獸現身

過去,新創圈熱門關鍵字是:電商、App;近兩年,隨著AI和物聯網技術的成熟,也改變了新創環境樣貌,落實到垂直產業的應用與服務,像是生醫、能源與環保等領域;同時也因為人才與技術優勢,國際注目的眼光,開始看向台灣……

日期:2019-03-13

財經時事

過度醫療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日期:2019-02-26

品味人生

睡夢中會不自覺抖腳?「不寧腿」死亡風險比一般人高40%

白天老是不自主抖腳,不得安寧;夜晚即將入眠時,腿部感覺麻麻、灼熱,非得動動腳才能減輕不適;睡著後,夜半也會因不自主踢腿而驚醒,導致白天精神不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日期:2019-01-30

今選頻道

正向思考幸福學!旅美大提琴家郭虔哲:活著的每一秒都開心,人生就沒有白來

「我們活在這世界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如果你都是用正能量去欣賞,都是開開心心的,那你就沒有白來啦!」

日期:2018-12-25

競爭力

「補臉天使」來台奉獻40年...上帝給台灣的禮物羅慧夫

「您是上帝給台灣的天使!」台灣醫療40年的羅慧夫醫師日前逝世,他曾說:「最歡喜的就是,『缺嘴』的囝仔變『真水』」,羅慧夫用愛填補人間殘缺,點亮了好多人的生命⋯

日期:2018-12-21

產業時事

當醫院遇上數位創新 產、官、學、研跨域交流 開展智能醫療新契機

人工智慧、大數據在全球各領域掀起突破性革新,醫療領域的應用更已進入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唯有產、官、學、研與投資者持續激盪、協作共創,才能搶得先機,開創切中市場需求的創新服務。

日期: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