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63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9
全台防疫報導

疫情進入高原期》快篩陽=確診下週全民適用 護病比1:9累翻第一線!陳時中:人變多錢也會多

快篩陽性視同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最快下週就會「全民適用」,未來民眾只要快篩陽性,並經過醫師確認並符合條件,就可以給予口服抗病毒藥物。不過台灣確診人數已經連三天下降,陳時中坦言,現在台灣疫情確實進入了高原期,會不會還有高峰仍得再觀察。至於護病比放寬掀起基層醫護的反彈,他也強調護病比本來就是如此「我們只是回歸正常」,但他表示,人增加也會讓錢增加,透過津貼和獎勵制度把制度合理化。

日期:2022-05-22

全台防疫報導

確診進逼10萬例!致死率不希望超過千分之一,專家籲做好這3件事才有機會

國內確診人數不斷上升,單日已經逼近10萬例,尤其週四(5/19)國內59例死亡個案創下歷史新高,陳時中坦言致死率還會再增加,「但是不希望超過千分之一」。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對此,有專家表示,致死率要控制在千分之一以下,得要做好這3件事才有機會,首先是,擴大快篩陽確診的適用對象,即時投藥治療,第2是降低長照機構的災情,最後是符合第4劑接種資格的民眾,能盡快去接種,提升接種率。

日期:2022-05-20

全台防疫報導

高峰期避難」拍板!鼓勵北市國小、國高中下周遠距教學、國三和高三執行到畢業

編按:繼日前立法院法制局提出研究報告,建議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宜評估直接停課至5月底或學期末(6月底)之可行性,避免短期內反覆停課復課,台北市長柯文哲也預估疫情洪峰將往5/23移動,議員游淑慧因此要求,高中以下學校自5/23起應暫停到校上課2周。柯文哲周三(5/18)下午宣布,台北市中小學於5/23至5/27全面進行遠距教學,其中國九、高三生從5/23起遠距教學至畢業典禮前1天。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補充,若雙薪家長無法請假,責成學校開設專責照顧班。(原文刊載於2022/5/11,更新時間為2022/5/18)

日期:2022-05-18

全台防疫報導

蘇揆拍板!打完3劑疫苗「快篩陰免居隔」、確診者同住家人適用:讓社會向正常生活再邁一步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16日)上午8時召開擴大防疫會議,針對國內外疫情、居家隔離規範、簡化看診取藥程序等議題進行討論。蘇貞昌表示,讓接種三劑疫苗者得免居隔的措施,從關鍵設施、醫護人員,擴及適用到確診者的同住家人,可讓整個社會向正常生活再邁出一步。

日期:2022-05-16

全台防疫報導

領「抗病毒藥」資格不符有解?重症醫揭「NAC化痰藥」能減40%死亡率:一顆2元藥局被搶翻了

對於本土染疫數愈來愈多,口服抗病毒藥物的需求也日益增高,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5/14表示,5/13共開立1419份口服藥創單日新高,目前也正研議「綠色通道」,例如先發處方、待PCR陽性可直接領藥等,明天將邀地方政府討論。不過,有些民眾會因爲拿不到藥而感到擔憂,北市聯合醫院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在臉書分享說,如果民眾不符合領藥條件、拿不到抗病毒藥,可以試著服用NAC化痰藥,從國外多篇研究文獻來看,可以減少4成死亡率,而且全台灣數量充足沒有缺貨問題,一顆只要2~3元。蘇一峰說,重症者使用高劑量NAC,可以改善血氧濃度,且這種藥物在台灣非常便宜,一顆2、3元而已,普及率也相當高,從西班牙2萬人確診的回顧研究發現,若確診者使用,可能可以減少4成死亡率。下午指揮中心記者會上,媒體詢問關於抗病毒藥是否還有其他用藥,指揮官說陳時中說,如果有研究或科學證據、新的用藥,會請專家來研究。蘇一峰昨晚再發文說,化痰藥物研究證據仍偏弱,「這我當然知道,只是這個藥品沒有專利了,也不太會有廠商出錢做研究了,所以不要搶藥囤藥、也不要造成藥師困擾。」根據蘋果新聞網報導,讓民眾都到藥局想找化痰藥NAC,藥局說這類成分商品都已缺貨,目前努力爭取補貨。

日期:2022-05-16

投資理財

公寓價低也不要,買屋就愛電梯大樓!平均成交價1229萬創13年新高...「這縣市」是最愛透天

透天厝、公寓及電梯大樓在選購上各有優缺點,根據聯徵中心2021年第4季房貸資料顯示,目前電梯大樓已經成為市場上最受歡迎的主流產品,去年第4季共2.9萬名房貸族,購買電梯大樓產品,數量也遠遠超過公寓、透天、套房產品,房貸族購買電梯大樓比例高達56%,數量也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日期:2022-05-12

全台防疫報導

今增5.7萬例8死》兩健康婦打3劑卻昏迷不治「死因是這個」…疫情高峰往後延?陳時中:已面臨重大轉型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57,21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7,188例本土個案及28例境外移入(2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8例死亡。

日期:2022-05-11

全台防疫報導

「共存是妥協,但科學家從未放棄」亞東院長一席話感動無數人…如果你不幸確診該如何自處?

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週一(5/9)記者會上,分享照護經驗時,一席話感動無數人、獲讚「真的很有智慧」,隨著本土疫情升溫,民眾對於何時該快篩、何時該做PCR,以及確診時該如何領藥,仍是一頭霧水。《今周刊》整理以下QA,帶你快速了解目前疫情政策,保護自己與身邊的親朋好友。

日期:2022-05-10

財經時事

陳時中估520起疫情高峰「連燒22天」!解封口罩、新冠降第4類法傳?首曝可能時間點

編按:本土疫情升溫,快篩實名制上路後各地都有缺貨情形,對於台北、基隆喊快篩量不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週一(5/9)表示,「我認為這樣是夠的」,但地方若覺得不足,可以再報上來。而針對疫情高峰,陳時中也預估5/20~6/10會是高峰期,算下來疫情恐連燒22天。他表示,邊境放寬要看醫療量能,以現在疫情而言,放的機會不大,進來確診如果還是很多,醫療量能就要增加,所以這情況下不適合的。

日期:2022-05-09

產業時事

前瞻國際》淨零的推手,可能帶來新麻煩 BMW提早布局三技術 電動車化身智慧電網神隊友

「二○三○年電動車占比達到三成,二○四○年新售汽機車全面電動化!」在國發會於今年三月底公布的台灣淨零碳排路徑方案中,有著這樣的規畫。確實,在追求淨零的目標底下,電動車是個重要解方之一;但你可能沒想過,這個重要解方,卻可能是「電網的大麻煩」。

日期: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