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14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職場生活

和古玩意過生活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物件也是。尤其是隨著歲月沉潛帶來豐厚記憶與美感的生活古道具,帶著時代氣味,更有如時光寶藏。和古道具一起過生活,可能是記憶的ECHO(回音),或RETRO(復古)的生活態度,也間接「為未來保存了美好過去」,還能重新發現Old is New的樂趣與價值。

日期:2023-07-05

職場生活

打開金門 一座橋的小島旅行

為了等金門大橋開通,金門人殷殷企盼了三十年。一座橋,連接了大、小金門,讓兩島變成一島,自此兩方通行,不再僅能仰賴船隻,遊客上島,雙頭通車只要五分鐘,能無拘束地往山邊走、逛巷弄,喝小酒、吹海風,看大橋燈光秀,金門島上行旅,自此更隨心所欲。

日期:2023-03-29

職場生活

玩家私房帶路 主題環島衝一波!

面積約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台灣,藏著豐饒物產和人情,散發無限魅力。聚焦單一目標、蒐集台灣獨有特色的主題環島,是另一種認識土地的旅遊方式。騎乘公路旅行、找浪點馴海衝浪、進廟與月老談心變閨密,不一樣的深度環島行,解鎖台灣百樣態。

日期:2021-03-10

職場生活

小空間打造大花園 宅園藝x綠風潮

拜IG之賜,一張漂亮的照片往往少不了植物,咖啡相伴合影的多肉植物,映襯著主角笑顏的龜背芋,或是映照美麗光影的圓葉刺軸櫚,不知不覺,植物的功用不再只是綠化,而是賦予空間時髦感的重要配件。當戶外空間有限,造景漸往室內領域發展,也帶動「宅園藝」的流行。從壁掛雨林、多肉花園到豆盆栽,三位園藝大師無私分享心法,教你在家玩園藝,打造野趣交織的創意空間。

日期:2020-05-13

財經時事

第一站.台灣 不能開墾卻縱容採礦 20個問題礦區誰來管?

車子經過宜蘭新冬山橋,從台九線拐進宜三十五線後,矗立於蘭陽平原南側的蘭崁山近在眼前,道路漸窄,兩邊樹林漸漸聚攏,平原農舍景象已在身後。如果想要找一個眺望蘭陽平原全景的制高點,就得從這裡進去。「安平坑林道」是唯一上蘭崁山的道路。許多攝影迷愛到這裡取景,但若再往裡走,就會看到全然不同的景象。進入林道半小時車程後,來到海拔一千公尺處,本該是蓊鬱山林處,卻出現一大片裸露崩塌的碎石坡,慘白的泥灰色與周遭綠意的林相形成強烈對比。

日期:2016-04-21

職場生活

記者臥底二十八天 直擊富士康勞動實錄

二十二歲的中國《南方周末》實習記者劉志毅,接受報社指派,經由正式應徵管道進入富士康深圳廠工作,「臥底」二十八天,真實掌握鴻海基層員工的心聲與苦悶,為接二連三的員工自殺事件,提供第一手而深刻的解讀。本文經《南方周末》授權節錄轉載,帶讀者一窺中國年輕一代勞工的深層隱憂。

日期:2010-06-03

產業時事

高中同學悼念陳俊翰「最極致的強大」:數學考試只靠心算、熟練世紀帝國II、還是翻白眼高手...畢業20幾年後人生啟示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多次邀約,這一次,俊翰終於決定不再拒絕,留下他很不一樣的身體,自由自在的飛翔去了。

日期:2024-02-17

財經時事

家暴法24年》15歲遭性侵生子、7年日夜凌虐...她選擇「鐵鎚殺夫」結束地獄婚姻

編按:台南市驚傳30多歲女子,疑似不滿丈夫長期暴力對待、又被出言恐嚇,忍無可忍下,拿事先準備好的熱水朝還在睡覺的丈夫潑灑,後持刀砍殺丈夫,最後送醫不治。其實夫妻兩人早在2015年、2020年就曾因為言語衝突通報,女子被捕後坦言,真的對丈夫是無法再忍下去,才會痛下毒手,而社會局也介入協助安置2歲兒子。社會局表示,如果遇到家庭暴力危機衝突,務必設法離開現場、迴避衝突,若是需要婚姻諮商或心理輔導,都可撥打113保護專線由專人協助,或向各地方政府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求助。----------------------1998年6月26日上路的《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台灣已經實行24周年。《家庭暴力防治法》簡稱家暴法,是為防治家庭暴力行為及保護被害人權益而制定的法令。立法起因於1993年的「鄧如雯殺夫案」。鄧如雯及身邊家人均長期承受來自於丈夫林阿棋的暴力虐待,鄧如雯15歲時即遭林阿棋多次強暴懷孕,在林多次暴力脅迫其家人及小孩後,被迫與林結婚。婚後鄧如雯曾因不堪毆打而離家,但又因林到其娘家大肆施暴及恐嚇全家,甚至揚言強姦鄧的妹妹後將其賣到妓女戶,使鄧如雯不得不返家。連鄧女與林男生下的兩個幼子也無法倖免,甚至遭林提起孩子投入洗衣機內啟動機器成傷。鄧如雯歷經7年的暴力凌虐,終在林又恐嚇殺鄧全家時,鄧為保護家人而趁趁林熟睡時,將林殺害。當時因為相關法令規定不足,使之求助無門,以致犯下此案。事件過後,引發社會討論,婦女權利團體亦開始催生家暴法的訂立。1998年6月,台灣全面實行民事保護令制度,是亞洲第一個實行家暴法的國家。(原文刊登於2019/7/30,更新時間為2022/6/16)

日期:2022-06-17

今選頻道

印度現場》流亡57年 他完美詮釋宗教與民主 達賴:如何轉世 「我的老闆」說了算!

為了關懷國際難民等議題,網路媒體《報導者》前往印度北部達蘭薩拉,獨家專訪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除了分享他信仰的普世價值,他也透露外界關注的轉世訊息。《今周刊》特別取得授權,刊載其精華節錄。

日期:2016-07-21

職場生活

遇見最美好的時光

每年春季,全世界和鐘錶相關的產業,像候鳥般集中在瑞士,參加一年一度的巴塞爾鐘錶珠寶展。它的歷史可追溯至一九一七年,儼然已是一場時間的「忘年會」。人們從四面八方前來,找尋最高貴的時間、最閃亮的時間、最與眾不同的時間。或許你未能親臨瑞士,這一回,不妨跟著《今周刊》腳步,與美好時光再度相遇吧!

日期:201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