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8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0
產業時事

除了輕微發燒沒別的症狀,卻差點送命...一個從鬼門關回來的新冠故事,讀完可能會救回你一命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日期:2021-05-24

職場生活

多起確診者家中猝死? 醫曝恐怖真相:即便輕症、無症狀仍會死亡

「為何COVID19 患者,容易猝死在家中?」

日期:2021-05-24

職場生活

顛覆一般人印象!飯店最「髒」的地方不是房間內… 名醫曝:打掃阿桑是關鍵

疫情未平,出國旅遊仍受限制,民眾轉向台灣各地景點、各大飯店,進行一波波的「報復性出遊」;不過,大家在入住飯店前,想必都會有客房內乾不乾淨的疑慮,可能是床鋪、開關、遙控器、拖鞋……不過,有醫生點出,飯店內最髒的東西其實不在房間內!

日期:2021-04-23

職場生活

被丈夫死前「嘎嘎呼吸聲」嚇出病來!人死前真實狀況,絕不是交代遺言閉上眼睛就走了

死前變化,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日期:2021-04-15

產業時事

新疆棉花意外撞擊中國股市

如果股市是經濟的櫥窗,那麼春江水暖股市最先知,在股價紛紛下挫中,似乎預告中國經濟向下調整的壓力。

日期:2021-03-31

產業時事

H&M拒用新疆「血棉花」 中國炸鍋掀抵制潮:滾出祖國! 藝人挺中急切割

中國人的愛國心再度沸騰了!因關注「人權問題」,瑞典快時尚品牌H&M發聲明稱,未來將不再採用來自新疆棉花等產品,因為該產品涉嫌用新疆少數族裔「強迫勞動」生產,此聲明一曝光立刻引爆中國怒火,全國從上到下紛喊抵制,並要H&M退出中國市場。

日期:2021-03-25

職場生活

「含糖飲料」根本就是代謝殺手! 醫師曝「這成分最致命」:恐致肝癌

台灣手搖飲店眾多,常常人手一杯;不過嗜「糖」的「螞蟻族」要小心了,攝取過多糖份不但會造成肥胖,罹患糖尿病的比例大幅增加、心血管疾病也會浮現;更嚴重還可能罹癌。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提醒,「長期喝果糖、蔗糖飲料,恐影響代謝健康」,其中果糖更會「加速肝臟脂肪合成」,使得更多脂肪堆積在肝臟,還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這對全身代謝都有負面的影響!

日期:2021-03-18

職場生活

「帛琉團最快4月初首發」指揮中心證實洽談中 到底「旅遊泡泡」怎麼玩才安全?醫籲3大問題勿輕忽

COVID-19大流行,導致幾乎全球所有跨境旅行停止,經濟影響,也相對的是空前的。在封鎖期間,伴隨的是旅行禁令。據估計,2月初從中國大陸到其他國家入境確診病例也減少了77%,而出境確診病例更減少了81.3%。在澳州硏究模型顯示,全面禁止旅行令自己國內確診病例減少了86%,嚴格遵守在邊界,不准入境的規定到處林立。

日期:2021-03-12

職場生活

咖啡5種成分,讓心血管、糖尿病和癌症風險大降!醫:每天4杯,大腸癌死亡率降5成

我閱讀了一篇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JAMA Oncology文章,其主題是:喝咖啡和晚期或轉移性大腸癌的存活關係。

日期: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