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11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4
投資理財

股市大跌,每天心情都在焦慮中度過…怎麼辦?做好這2件事,長期投資就能獲得不錯的收益率

以前亞馬遜的CEO貝佐斯有一次問巴菲特,「你的投資理念非常簡單,為什麼大家不直接複製你的做法?」巴菲特說,「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地變富。」

日期:2022-05-16

產業時事

當清零政策成為政治運動,連老上海人都說「全毀了」!中國經濟「越看越險」,什麼時候才是進場時機?

阿扁曾經說過,他很討厭吃地瓜,因為年幼家貧只靠地瓜果腹,以致於長大後對地瓜生出厭反感。在上海居家關了40多天後,我的潛力發展出了蘿蔔的N種吃法、自製了幾回醬脆瓜後,更能體會阿扁對於地瓜的厭食感,我大概有很長時間不想再看到黃瓜、白蘿蔔了。

日期:2022-05-09

職場生活

發現胃癌,一周就走了…今周刊發行人:正面看待癌症,擁有10倍存活率

近期俄羅斯總理普丁驚傳罹癌,在台灣也有無家族病史、非高風險族群的36歲藝人朱芯儀確診乳癌;同樣罹患癌症,前副總統陳建仁、廣達電腦創辦人林百里、台北市長柯文哲夫人陳佩琪等知名人士,皆曾罹肺腺癌治療康復;但劇場鬼才李國修、秀場天王豬哥亮等知名人士,則因不敵大腸癌逝世。造成癌症的原因是什麼?其中,又是什麼關鍵的「救命稻草」能預防憾事發生?

日期:2022-05-06

產業時事

台灣不可忽視的高成長地區!工廠都來了、獨角獸紛紛到美國上市,東南亞憑什麼成為「小中國」?

人口紅利及年輕世代,造就多樣化的創業機會。依據Worldometers網站顯示,東南亞(South-Eastern Asia Population)目前人口數為6.8億人,而且持續成長中。

日期:2022-04-25

產業時事

疾病和戰爭都遇到了,今年果真是投資的「歹年冬」!?歷史經驗顯示,「永遠不要浪費每一次危機」

什麼是危機?毫無疑問,疾病和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危機,2022年這兩個歷史上最大的危機都遇上了,今後投資該怎麼做?

日期:2022-04-18

產業時事

上海封城後,「外賣小哥」成了最難約到的男人…如果連北京都跟進,中國經濟恐會走向這樣的結果

「若干年後子孫繞膝,問爺爺為什麼愛囤貨,我雙眼凝視夜空,語重心長地說:這事說來話長,你爺爺在和平年代的GDP第一的城市,差點餓死....。」「一群累的死去活來的醫護,照顧著一群生龍活虎的確診者。醫院裡精力旺盛的確診者滑著手機,命繫一線的病危者卻被擋在醫院外」「有人提議將上交所改成方艙醫院,確診者進來之後立馬就轉陰的(4/11當日A股上演黑色星期一)」這是4月1日上海封城後的冷笑話。

日期:2022-04-12

產業時事

「小角色」成為大國的標竿!立陶宛躋身全球第4大金融科技中心,這給台灣帶來什麼樣的震撼?

在3月1日的黑傑克專欄中(網址如下),我們探討了台灣國家基金如果要投資立陶宛,必須優先探索那斯達克維爾紐斯交易所(Nasdaq Vilnius Exchange)的高科技企業。在我們持續觀察立陶宛產業投資機會的同時,我們發現,立陶宛的金融科技非常發達!

日期:2022-03-28

投資理財

指數兩天重挫15%,許多人信心崩潰,連法人都急著賣光股票…要避免殺在最低點,這個心法是關鍵

最近又在居家隔離辦公了,整體感受又回到了2020年疫情剛開始的時候,雖然這次上海沒有封城,但是網格化分片區封閉48小時做核酸,每天都有同事說今天他們社區要隔離測核酸,這也讓我們在安排同事輪崗上班出現困難。辦公樓也可能隨時要被封閉,每個去公司上班的人,都要做好隨時可能被封閉在公司過夜的準備。

日期:2022-03-21

產業時事

「沒見過血流成河的行情,別說你見過世面」…當大型藍籌股出現跳樓大拍賣,代表分批進場的時機到了!

「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這本來就是川普的大選口號,川普沒做到,才做一任總統就被哄下了台。誰也沒想到的是,川普沒整成的大事情,普丁卻緊趕著上來幫大忙,讓美國再次偉大,他還真做到了。」——這是中國網友的嘲解式幽默

日期:2022-03-15

產業時事

A股跌跌不休,很多投資人想要逃離股市…中國經濟還會再壞嗎?一文看懂兩會報告釋出的訊號

歷來被稱為中國總體經濟信號燈的「政府工作報告」剛剛公佈,報告包含未來一年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並給出今年2022年GDP增長目標為5.5%,以及各行業的發展路徑。讀懂它,就可以幫助我們在投資A股的資產保衛戰領先一步。

日期:202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