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共有21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產業時事

誰緃容出絕命列車?揭絕命太魯閣號背後台鐵「醬缸文化」,負債逾千億、待遇不如人、票價26年未漲...

又一次,翻覆扭曲的台鐵列車,令全台灣心碎。沉痾已久的台鐵局本身、輕率認可台鐵改善作為的交通部、未成立跨部會委員會的行政院,固然難辭其咎,但追根究柢,仍舊是全民要求台鐵改革的力度不足,才讓悲劇反覆上演。我們必須下定決心,告訴自己,這將是最後1次。50條珍貴的性命,絕不能又被白白犧牲。

日期:2021-04-07

職場生活

原來,光排骨便當就有6種味道!4個冷知識一探「台鐵便當」71年不敗傳說

台鐵便當走過71個年頭,感想最深的莫過於還在線上服務,抑或是已經退休的臺鐵人。

日期:2021-03-19

投資理財

6檔最有潛力的ETF大公開!最愛高股息...存股達人怪老子、陳重銘都推薦這一檔

台股交易熱絡,多頭行情不斷,加權指數創歷史新高,台股ETF(指數型基金)吸引不少小資族目光,2020年參與的投資人數量甚至飆破百萬,最有名的國民ETF元大台灣50(0050)股價一飛沖天,小資族想要當個懶人、入市存股,究竟還有哪些是必選具成長潛力的ETF?

日期:2021-03-15

產業時事

311福島事故10周年》核四捲土重來? 台灣若發生核災,4成民眾認為會比日本更嚴重

2011年3月11日,強震引發的海嘯,讓福島第一核電廠停擺失控,險些釀成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核災;日本首相甚至擔心科幻小說中的「日本沉沒」,即將成為現實。最壞的劇本雖未發生,但足以讓人反思使用核電的風險與代價,台灣社會也因此出現前所未有的反核意志。10年後的今天,「非核家園」這項曾具高度共識的價值,卻屢屢受到挑戰;重啟核四,再次成為公投選項。究竟是外在環境發生劇烈變化,還是我們忘記了當年的教訓?

日期:2021-03-10

投資理財

到底存股要如何操作,才能提高勝率?

股利+價差+懂得賣,才是存股族的勝利方程式。偏好存股的投資人,需要養成根據指標,追蹤季報、半年報、年報表現的好習慣,隨時檢視。

日期:2021-02-04

投資理財

台股攻上萬六後失守 還能抱股過年嗎? 這兩位大師告你知

2021年以來,台股從不到1萬5千點,曾一舉突破1萬6千點,不到1個月,台股就漲了將近1成。不過,1月資本市場先盛後衰,指數大幅回檔,有人認為台股從去年3月以來的長多行情已畫上句點。到底要抱股過年,還是年後再行進場?陳奕光、儲祥生兩位專家看法雖略有不同,但長線觀點殊途同歸。

日期:2021-02-03

投資理財

他年收25萬,還要養老父母、老婆跟小孩...誰說低薪就一定要吃土!艱苦人告訴你生活怎麼過

年收入30萬元是什麼感覺?日前有網友在《mobile01》分享,之前看幾個朋友的陳述,說自己一個月25k,覺得很多低收入戶是年收入30萬,平均一個月約2萬5千元,因此好奇這個薪水收入的人,都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真的月底都吃土嗎?

日期:2021-02-01

投資理財

只知道0050、0056 就太遜了,最有潛力的ETF大公開!

存股最重要的是「耐心」,包括持續地買進,耐心地抱著,用時間去滾出高報酬,讓股息愈領愈多,還可以賺到價差,這都需要時間這位好朋友的相伴,和快節奏的短線交易完全不同;此外,當投資標的的基本面出現變化,投資人必須當機立斷,適時獲利了結,以免回吐或損失擴大。

日期:2021-01-28

職場生活

北北桃醫院即起停止開放探病 陪病者仍為1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宣布,因應國內醫院發生COVID-19院內感染事件,調整醫療院所門禁及人員管制措施。

日期:2021-01-27

保險稅制

失能險停售潮該不該買?先有這些「基本保險」,再考慮三原則補足保障

去年底開始,國內失能險陸續停售,今年若想加強失能保障,除了透過附約來持有失能險外,其實還有其他選項,但終究要回歸到個人需求,才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組合。

日期: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