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共有16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4
產業時事

減資操作學

長榮減資引起市場雜音,歸根究柢,大家擔心的是貨櫃航運股是否能繼續一帆風順。減資其實是中性的,終究要回歸到企業競爭力與產業前景,若前途無量,怎樣都會受到青睞。

日期:2022-03-30

職場生活

成功治療結核氣管病變 讓患者一年後照常工作、跑步 亞洲首例 一一團隊朝研究豬隻主動脈移植人體氣管努力

四年前,《JAMA》刊載法國胸腔外科暨心血管外科醫師馬丁那團隊,於○九年至一七年利用大體捐贈者的主動脈,為十三位癌症病人進行氣管移植手術,其中十人近四年後仍然健在。若你身為醫師,看到這篇期刊的反應會是如何?

日期:2022-03-30

產業時事

電信業變身金主爸爸!共享經濟、串流音樂都是目標 兩年20個投資案 台灣大創投推手曝光

5G高投資成本、電信用戶利潤不再,中華電、台灣大、遠傳逐漸將眼光轉到「創投」身上。其中,台灣大找來具有國際投資的專業經理人,有辦法從這裡找到第二條成長曲線?

日期:2022-03-30

產業時事

41倍本益比售股吸法人搶買 蘋果、Sony都是大客戶 「聯發科小金雞」達發 憑什麼估值近千億

隸屬聯發科集團、一家看似橫空出世的子公司,為什麼目前估值可以來到近一千億元?它為什麼能「斜槓」無線與有線晶片,並都能躋身世界前三?

日期:2022-03-30

產業時事

散戶必懂  重點不是喊價結論 而是分析是否合邏輯 大摩調升、高盛猛降目標價 五大外資看台積差異在哪?

台積電三月雖然被外資賣超近二千億元,外資券商對台積電的評價依舊維持買進評等。外資券商的看法有哪些異同?投資人又該如何解讀目標價的異動?

日期:2022-03-30

產業時事

新秀點將  曾開台積降評第一槍 對上死忠看多派 大摩詹家鴻犀利、花旗徐振志穩健 年輕分析師磨刀霍霍搶占舞台

隨著谷月涵、何資文等第一代天王紛紛退出第一線,新一代的外資分析師立刻遞補上位,尤其在半導體產業當紅的此刻,這些上游分析師比以前更受市場重視,成名更容易,也更應珍惜羽毛謹慎發言。

日期:2022-03-30

產業時事

名將風雲  縱橫數十載 點石成金也看台股風華 細數那些喊水會結凍的 外資分析師們

江山代有才人出,是外資圈明星分析師的真實寫照,尤其產業變動快速,長江後浪推前浪更是殘酷的事實,那些年,喊進喊出、喊水會結凍的天王們,如今安在?

日期:2022-03-30

產業時事

專業見解 提款台股不代表看空後市 業內大老看外資大賣超 籌碼調整、迴避風險才是主因

外資今年以來的大賣超是否真的把台股當提款機?資深證券圈大老剖析,MSCI權重調整才是主因。

日期:2022-03-30

產業時事

從淡馬錫、GIC到孫正義 都陷中概股風險 吃中國資產瀉肚子 新加坡基金積極轉軌

北京整頓互聯網,新加坡的淡馬錫與GIC淪為慘賠的苦主,過去積累的獲利大吐一場,如今正在積極尋求轉軌,降低中國風險。

日期:2022-03-30

產業時事

釐清資產負債後 未來財務規畫更為關鍵 避免悲劇重演 台鐵公司化不能再拖

2022/4/21編按:立法院今排定審查台鐵公司化草案,但考量交通部和台鐵工會對內容尚未達成共識,加上工會可能發動五一勞動節不加班行動,多數立委提出程序問題,籲交通部和工會先溝通再審法案。交通部長王國材強調,有把工會版本和行政院版本做對照,目前「已有腹案」。雙方提出的版本究竟落差在哪裡?《今周刊》在1319期曾以專文比較交通部和工會各自提出的版本,也訪問多位財務和交通界專家進行深入剖析。

日期: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