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62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投資理財

電子股被外資打趴後,誰當扛霸子?傳產這兩族群擁3大題材最具漲相!

由於美國政府因應疫情所推出的多次經濟刺激方案,加上非農就業等經濟數據表現不俗,以及德州暴風雪造成能源價格上漲,對於通膨的擔憂,帶動美國主要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

日期:2021-03-07

產業時事

鴻海擬進軍晶圓代工! 劉揚偉首度證實 競標大馬8吋廠 傳出價24億台幣 「年底會有結果」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首度證實,公司參與競標擁有8吋晶圓廠的馬來西亞半導體製造商Silterra Malaysia,對方「應該會在年底做出決定」,這是鴻海第一次證實有意進軍晶圓代工領域,而且這與鴻海大動作發展電動車技術有莫大關係。

日期:2020-11-12

產業時事

台積、三星爭霸先進製程!定價恐一路受壓至2022年

先進製程技術對專業晶圓代工廠的營收成長至關重要。分析顯示,0.5µ 8吋矽晶圓跟20奈米以下12吋晶圓的平均營收相差了16倍以上。科技市調機構IC Insights預測,未來五年先進製程市場將有激烈競爭,預估至2022年為止,晶圓代工市場恐面臨定價壓力。

日期:2018-10-15

投資理財

3兆男黃仁勳來台加持,台股飆300點進逼2萬2!AI股、高股息…誰能助攻大盤再往上衝?

今周刊編按:美股4大指數上周收高,加上AI教父、黃仁勳輝達創辦人抵台,激勵台股周一(5/27)開高,以21699.98點、大漲134.64點開出,指數隨後飆漲逾300點,最高來到21871.34點,越過上周前高21668.84點,再創新高。電子股與運輸類股表現最佳,台積電(2330)早盤最高大漲11元至878元。鴻海(2317)漲6.5元至182.5元,最高一度185元,聯電(2303)漲2.2%,來到55.8元。

日期:2024-05-27

投資理財

台股又破萬四,他們不跑反貪婪?這檔ETF吸金130億!存股達人怪老子:我今天才又買5張

在周一(7/11)國安基金拍板確定短期內不進場護盤後,台股週二(7/12)應聲下跌,盤中電金族群齊跌、11點左右更下殺超過411點、摜破萬四關卡,最低來到13928.66點,再創波段新低。科技股包括台積電(2330)、聯電(2303)、聯發科(2454)、大立光(3008)都有逾2%跌幅,金融股像是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兆豐金(2886)等更是走跌超過2.5%。

日期:2022-07-12

產業時事

台積電、聯電明年解救全球晶片荒! 2022年晶圓代工新增產能 估晶圓雙雄將佔最多

產業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科技估計,由於全球電子產品供應鏈出現晶片荒,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造成晶圓廠持續漲價。繼過去兩年來,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產值皆年增20%後、突破千億美元後,2022年更上看1176.9億美元,年增13.3%。不僅如此,與2021年不同的是,2022年全球新增產能的要角,將是台積電(2330)及聯電(2303),而非陸廠。

日期:2021-10-28

投資理財

外資破格追蹤! 瑞信喊買力積電目標價83元

興櫃股向來不是外資戰場,但潛力強大股可能讓外資「破格」率先追蹤。瑞士信貸最新出具力積電(6770)的首評報告,認為力積電受惠晶圓雙雄台積電(2330)、聯電(2303)產能滿載,但成熟製程需求龐大,使其營運大幅受益於供不應求的漲價循環,今年晶圓收入看增34%,毛利率挑戰40%;給予「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83元。

日期:2021-03-31

麥克連 ─ 給想以法人角度思考投資的你:看懂法人佈局

【麥克連】20221115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11-15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237期︱融資停損造成股價超跌,外資提前回補4檔績優股

今年初以來,外資淨賣超台股累計達1兆3042億元,融資金額則下降1150億元,目前來到1695億元。沉重的賣壓何時結束難以預料,資深分析師陳唯泰分析,時值市場氣氛低迷之際,外資近來回補四檔大型電子股,透露著未來反彈主流的方向。

日期:2022-10-19

投資理財

不只砍00878,這3檔金融股外資還在賣!轉頭買超中信金、永豐金,最愛友達NO.1

台股上周反彈 286.35 點,周線連 3 紅,外資也連三周加碼台股,上周買超322億元,改寫今年以來單周買超次高金額紀錄,僅次於1月10日當周的424.32億元。不過,周五美股再度逢壓、台股已反彈至季線反壓附近,法人認為,即便上海宣布解封有利供應鏈問題緩解,但反彈的延續性有待觀察,且近 3 周來平均每日量能僅在 2200 億元左右,就看強勢個股輪動,能否有效使大盤先行滾量。

日期:2022-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