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101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一夜暴增60例確診》前台大感染科醫師:英國這4週4739人死亡...醒醒吧,這不是小感冒

編按:國內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桃園電子廠「亞旭電腦」昨(21)日晚間一口氣爆出60例新確診個案;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2)上午地方防疫會議表示,昨天採檢1005人,其中63人確診,加上之前6人,另尚有1人在返國時採檢確診,總計達70人確診!對此,日本旅遊部落客、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在粉絲專頁上分析Omicron致死率,提醒國人打疫苗對於防止重症死亡具有明顯效果。兩劑很好,三劑更好。50歲以上差別更明顯,更需要第三劑。疫苗沒打好打滿,別奢言與病毒共存。

日期:2022-01-22

產業時事

怕血栓不敢打AZ…其他國家可以自選疫苗嗎?一文看懂英、美、澳、德怎麼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今(14)日下午,公布第3輪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意願登記數據,總人數達643萬3528人,受血栓案例頻傳影響,單獨勾選願意施打AZ(AstraZeneca)疫苗的人數,只有11萬6258人,占比僅1.81%,遠低於單獨勾選莫德納(Moderna)的59.57%。事實上,對疫苗不良反應的擔憂,並非台灣特有現象,他國民眾在接種疫苗時,也會擔心血栓等副作用;至於是否會因此開放民眾「自選疫苗」,各國政府作法不一,本文以下將以英國、美國、澳洲、德國為例,說明其因應方式。

日期:2021-07-14

職場生活

「拎著LV包包,裡面裝的都是藥」退休後生活簡單,每月2萬夠用吧?輕忽5大風險,老年恐一毛不剩

很多人談到退休金,大概都是報章媒體常出現的數字:至少3,000萬元。其實退休的生活規劃豐儉由人,不一而足,如果能夠符合心中的安全數值或是能夠算出每個月的現金流入,這樣才能夠舒心地過著退休生活。

日期:2022-07-27

保險稅制

52歲想提早退休,每月被動收入5萬夠用嗎?勞保老年給付該一次領?辭職前先想清楚3件事

又有一個朋友想要退休了,她今年52歲,勞保的投保年資已經30年,想退休的原因是現在的公司要數位轉型,她自我檢視了一番,覺得在數位這一塊領域遠遠輸給現在的年輕同事,她覺得未來公司轉型後,自己對公司來說已經沒有太多「利用價值」,而且她在這家公司已經任職30年,於是才想乾脆申請退休。

日期:2023-03-23

保險稅制

勞退金一次領還是月領好?他揭父親「慘痛經驗」勸世!專家:不必2選1,先看有無這習慣

一輩子辛勞工作,就為了退休後能安心享清福,而有關於「勞保退休金」相關議題,一直以來都備受民眾關注,有人便好奇「勞保退休金到底要一次領還是月領?」對此,一名網友以家中長輩經驗來勸世,呼籲別選一次領,但真的是這樣嗎?

日期:2022-10-09

保險稅制

勞保投保薪資這兩種算法 會影響你的退休金

勞保老年給付在年金開辦後,可以選擇一次領或按月領,但因各有不同平均投保薪資計算規定,因此很多勞工等到申請給付時才發現,無論是按月領年金,或是一次金與一次請領,採計平均投保薪資的期間都不相同。勞工若要正確計算自己的勞保老年給付請領金額,最好搞懂平均投保薪資期間計算方式。

日期:2019-06-27

保險稅制

勞保中斷多年...還是可以請領老年給付! 勞保局:年資未滿15年者,請領老年一次金給付

聽說只要保過勞保,不論中間中斷多久,年老時就可以申領老年給付,這是真的嗎?

日期:2022-05-29

產業時事

60歲劉德華自曝「超自律晚餐」!30年堅持做這件事 粉絲驚呆:難怪不會老

60歲天王劉德華縱橫演藝圈40年,在影視、歌壇都有相當卓越的成就,親民、敬業的態度更是圈粉無數,向來自律的他,儘管已經走入6字頭的年紀,卻依然保持凍齡的外貌,從前至今似乎沒有太大變化,他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呢?劉德華曾難得曝光了自己的晚餐菜色,以及一直以來只吃「7分飽」自律的吃法,讓粉絲驚呼「難怪不會老!」

日期:2022-09-24

職場生活

60歲拒當豪門妻!她去當藝術家,砸3千萬學費找回失落瓷器彩繪技藝

瓷器彩繪藝術家徐瑞芬因為喜歡喝咖啡,進而收藏咖啡杯和瓷盤,意外成為藝術家。移民紐西蘭26年的她,在紐西蘭華人圈和瓷器彩繪圈相當有名,還是奧克蘭瓷藝協會會長。駐紐西蘭大使蔡爾晃很欣賞她,不停遊說、希望她將失傳已久的彩繪技藝帶回台灣、傳承下去,2013年,她終於下定決心返台。曾在嘉義大學擔任駐校藝術家,並在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的支持下,經營「世錦文化藝術中心」和瓷繪工坊。

日期:2022-08-09

投資理財

60歲前想財富自由 施昇輝投資法:20起定期定額、30買保險、40挑台積電

每個讀者看到這篇文章,或許都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如果你還年輕,當然就可以好好規劃未來的人生。如果你已進入中高齡,驚覺現在才要開始理財,可能已經遲了,但我要提醒你,現在不做,就會永遠陷在後悔的焦慮中,所以即使如此,也應該有「永不嫌遲」的體悟。

日期:202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