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5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6
【黃豐凱】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20111暖神投資組-關鍵K指標日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1-11

職場生活

我的「錢途」被科系決定了?這3類碩士起薪比學士高15K,另有1類多不到2千塊

教育部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台灣攻讀研究所學生人數,已連續8年下滑;對多數大學畢業生來說,讀不讀研究所,除個人志趣外,有無「錢途」,也是關鍵考量,據人力銀行業者統計,有3類研究所,畢業生平均起薪較學士高1萬5000元,而「含金量」最低的研究所,碩、學士起薪差距,則不到2000元。

日期:2019-10-21

職場生活

武漢肺炎匡列5千人》如何避家庭傳播?胸腔重症醫師:做足三動作,這招簡單最見效

20210126編按:部立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周一(1/25)雖未出現新增病例,但因案889、案890感染源不明,讓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緊急宣布回溯進出桃醫的住院、陪病者等居家隔離14天,匡列人數超過5000多人。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上分析,哪些族群是家中最高危險傳播者呢?又要如何避免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在家庭傳播、進而阻擋社區傳播擴散?

日期:2021-01-26

【黃豐凱】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30908暖神投資組-關鍵K指標日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9-08

【黃豐凱】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30907暖神投資組-關鍵K指標日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9-07

財經時事

中國半導體股價泡沬已現?中芯獲利比聯電差 但市值要追趕台積電!

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昨(16)日登陸A股科創版,收盤時股價暴漲202%,總市值達到5917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48 兆元),不僅成為A股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也是大陸市值最高的上市科技大廠,並且是首家完成實現「A+H」的科創紅籌企業。

日期:2020-07-17

產業時事

股匯雙殺!外資不手軟兩天賣超417億、台股吞兩長黑...AI領頭股廣達照漲、台積電力守520元

今周刊編按:美股週二(10/3)全面下殺!台北股匯市週三(10/4)再演股匯雙殺戲碼,早盤重挫超過200點,一舉失守16400、16300點兩道整數關卡,最低一度來到16222.4點,終場收16273.38點,下跌180.96點,跌幅1.09%,摜破5日線、10日線,成交量2382.38億元。以3大法人買賣超情況來看,外資及陸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賣超259.08億元,投信買超22.17億元,自營商賣超77.74億元,其中自營商(自行買賣)賣超32.62億元,自營商(避險)賣超45.12億元,總計外資兩天賣超417億。權王台積電(2330)以521元開出,下跌8元,最低一度來到519元,終場收520元,下跌9元,跌幅1.7%。不過,廣達 (2382) 尾盤翻紅,終場收在250.5元、上漲2元。

日期:2023-10-04

產業時事

【消失的接班人之一】年過半百仍找不到人接班!台灣中小企業主面臨傳承危機

擁有十年醫院工作資歷,八年前因父親身體因素,被迫回家承接家族果園的苗栗玉順紅棗園二代邱俊閔,在醫院看了太多患者因食安引起疾病,決定從用農業的慣行農法,改為無毒栽種。

日期:2019-01-11

【黃豐凱】暖神投資組

【黃豐凱】20230911暖神投資組-關鍵K指標日報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9-11

職場生活

為何部桃「只出不進」?而不是「只進不出」、「不出不進」 陳時中分析其各優缺點

今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1人為該院出院病患(案889),另1人為該案889之同住家人(案890)。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記者會上,解釋為何部桃選擇「只出不進」策略,他說明不論是選擇什麼策略,院內都還是需要做出區隔,這是必然要做的;而選擇「只出不進」是因為,能讓醫療量能已經變低的醫院,藉由最好的防護轉出病患,降低負荷,也能更有效的管控醫院風險,但此方式還是有缺點,在於出院的病患會有社區感染的風險,管理上需要做到很嚴謹。

日期: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