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26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5
產業時事

後疫情時代,台塑集團再出新招提升企業免”疫”力!

新冠肺炎影響全球至今逾一年半,臺灣在今年五月也面臨到有史以來最嚴峻的疫情考驗,三級警戒造成許多商家、企業及公司行號受到衝擊,居家辦公及防疫清消頓時幾乎成了所有人的生活日常。面對工作型態的改變,對於新興產業或許可以很容易地轉換,只要有手機、電腦及網路,哪裡都可以是辦公室,但是對於百貨零售業、製造業及傳統產業等卻是面臨巨大考驗的時候,在沒辦法縮減人力的情況下,要如何做好防疫、減少感染風險、又要維持企業繼續營運成了老闆們最頭痛的課題。

日期:2021-08-11

財經時事

塑化、鋼鐵業的大麻煩!歐美開徵「碳稅」箭在弦上 台灣還有哪些沒準備好?

歐盟與美國在近期釋放出將課徵碳稅的計畫,歐盟甚至提出全球第一個「碳邊境稅」計畫,尤其是對低環保標準國家的水泥、鋼鐵、鋁等產品課徵碳稅,一旦通過此法案,開徵碳稅將從2026年起分階段實施;此外,美國國會也正在研究推動對高碳排進口產品開徵碳稅的可能性,以實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

日期:2021-08-09

產業時事

美妝面膜、健身器材、休閒零食,換腦袋迎疫情海嘯 疫中拚轉型他們這樣做

疫情三級警戒持續逾六十天,備受衝擊的美妝業、百貨開店的零售品牌該如何因應?面膜大廠軒郁國際、本土按摩椅龍頭督洋生技、休閒食品黑馬品牌大眼蝦,不浪費危機,透過存量深耕、放大電商和異業合作等策略,逆勢突圍。對這三家企業來說,市場最嚴峻的時候,也是最好的轉型和強化核心的關鍵時。

日期:2021-07-21

產業時事

他山之石〉高碳排百年產業「轉型起手式」 力拚碳中和,他們這樣應戰

誰也想不到,一輛電動車竟顛覆了百年車業;未來,一顆主打碳中和的塑膠粒、一罐用再生能源生產的化學品,將可能就此翻轉發展同樣超過百年的石化業。

日期:2021-07-14

產業時事

鴻海電動車10月亮相 年底在高雄上路! 攻國內EV市場 劉揚偉「這麼說」

鴻海(2317)旗下鴻華先進以MIH平台開發出的首款電動巴士「E BUS」,預定10月在今年度的鴻海科技日首度亮相,年底在高雄客運的營運路線開始試營運,2022年正式導入高雄客運。鴻華先進今(6)日與三地集團旗下的北基國際(8927)及高雄客運,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這項合作案將以鴻華先進打造E BUS出發,結合三地集團的在南台灣及台東的客運系統、充電設施佈局優勢,協助客運業者在經營節能減碳、提高營運效益,同時推廣國產化電動巴士與充電設施。這也意味,留著鴻海血統的第一款電動巴士,獲得高雄客運這第一家客戶,終於打開了國內市場。

日期:2021-07-06

產業時事

全球家具龍頭的ESG狂熱 誓言讓一年兩千萬噸碳排「歸零」 IKEA豪砸二二○○億投資綠能發電廠

從「吃樹巨獸」形象,到宣示二○三○年前達成「氣候正數」目標,全球家具龍頭IKEA追逐綠能的魄力,值得台灣企業學習。

日期:2021-06-30

產業時事

疫情衝擊讓他們走出「斜槓之路」!這家「全台最忙碌旅行社」如何把部桃、機捷都變客戶?

去年疫情爆發後,全台旅遊業只剩國旅市場,今年本土疫情更讓旅遊業運作「一夕歸零」,但是,賣機票的易飛網卻靠代理健康、防疫產品逆勢成長,連續3個月繳出營收正成長成績單。

日期:2021-06-23

產業時事

疫情塞爆物流 四業者「貨物山」下的試煉

本土疫情爆發短短三十日,卻塞爆低溫宅配運量,更讓四大物流業者罕見喊出,暫停消費者低溫寄件服務。但這道難題沒有特效解藥,第一線仍在苦撐,只盼疫情趨緩的那一日。

日期:2021-06-16

產業時事

疫情下蔬菜箱意外大紅 連全家都上門談合作 這業者才推出「一天就賣1000箱!」

疫情升溫,全民瘋搶蔬菜箱,各通路紛紛揮軍進攻,開賣沒幾分鐘,就被民眾搶光!蔬菜箱到底有什麼魔力?供應商如何布局,又將面對哪些挑戰?

日期:2021-06-16

產業時事

這竹科大廠去年EPS近30元 股價超越聯發科! 原來多年獨門技術因疫情大翻身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遠距工作商機,驅動信驊科技伺服器晶片供不應求。但除了伺服器市場,信驊也加緊腳步發展影像專用處理晶片,打造關鍵第2成長動能。

日期: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