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349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4
投資理財

00919、00878、0056、0050...月存1萬元怎麼配?達人不藏私:00733一起存提早退休

「市值型跟高股息ETF,只能擇一檔要選誰?」有投資新手感到疑惑,指出打算每月定期定額1萬元、平均投資2檔高股息ETF,強迫養成儲蓄習慣,目前考慮的有00919、00878,好奇這樣配置可以嗎?;但其他人建議,若有現金流需求,可以改考慮存「市值型加高股息ETF」,像是006208、0050等。

日期:2024-01-31

投資理財

00929、00919、00904...存股族心頭好Top5!00919今年還能一直配高息?「看選股邏輯就有底」

最新公布的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受益人最新一周微減35080人,終止連續8周創高,總受益人來到638萬3720人;不過雖然人數微減,但在56檔台股ETF中,仍有13檔股東人數逆增,包括00919、00929、00904、00632R等4檔都增逾千人。此外,0050受益人數大減1萬1386人、00891、00881、006208、00878受益人也都減少2千人以上。法人分析原因,隨台股來到萬八高點,加上農曆長假將至,抱股過年意願降低,才使得0050受益人銳減,不過高息型ETF仍持續受存股族青睞。

日期:2024-01-30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436期︱龍年投資的三道陰影與因應之道

離農曆春節愈來愈近了,加權指數漲上1萬8000點大關,市場洋溢著一片樂觀氣氛。雖然有點觸霉頭,但是還是要向訂閱戶提醒,此時此刻應該居高思危,而且把龍年投資的「三道陰影」謹記在心,才是守住我們去年戰果,持盈保泰的穩健投資之道。

日期:2024-01-26

投資理財

存股族注意!高股息ETF殖利率縮水恐成定局…平準金發放4原則「未來想超過10%難度提高」

金管會於週四(1/11)公布ETF收益平準金分配原則,表示已於去年11月函請投信投顧公會轉知投信業者。業界評估,在原則上路後對高股息ETF投資人來說,最顯著的影響就是「難以期待輕鬆拿到10%以上配息率」。

日期:2024-01-12

投資理財

0056、00878...只知道追求高股息,可能讓你少賺很多?10年績效揭真相:主動基金大勝被動ETF

2023年台股漲勢居全球第5,帶動主動式基金績效亮眼,而國人近年則偏愛台股ETF,若拉長時間來看,主動基金與被動ETF投資績效表現如何?

日期:2024-01-10

投資理財

月配息ETF不會讓你賺更多!00919+0056+00878自組「月月領」,照樣每月數錢又分散投資風險

最近3年,ETF是台灣股市投資的顯學,許多過去不敢買股票的人,都開始願意買ETF。雖然我自己是以指數化投資為主,但台灣的投資人更喜歡高股息型的ETF,近幾年也不斷的有新的高股息ETF推出。相繼推出的高股息ETF都有著不同的選股邏輯,每檔新推出的ETF都會考量投資人的需求與喜好,編制更合適的指數選股規則與配息頻率,來吸引喜歡高股息ETF的投資人,也因此,台灣股市有相當多不同類型的高股息ETF可以選擇。

日期:2024-01-08

投資理財

2023年國人最愛「台股人氣王」出爐 年輕人最愛這5檔、退休族群不愛ETF反偏愛「它」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大數據平台1/4公布去(2023)年台股回顧數據,資料中顯示,2023年台股首次開戶有年輕化趨勢,19歲以下新開戶比例攀升,從15.26%上升至21.07%,顯見投資理財教育向下扎根趨勢成形。值得注意的是,各個年齡層持股偏好差異極大,22歲以下學生投資族群偏好ETF,而66歲以上退休族卻反而以個股為主,在該族群前20大持股中,沒有一檔台股ETF進榜。

日期:2024-01-05

存股助理

存股助理第426期︱2024年高股息與債券ETF投資戰略

《存股助理電子報》對ETF存股池的內涵與表格呈現做了一番調整。2024年我們ETF投資最高戰略指導原則為:「堅守現金殖利率原則,不追高、不殺低」。期望ETF能成為我們股債投資組合中,扮演最佳配角的功能。

日期:2024-01-03

投資理財

ETF退休族、年輕人都愛,「新微笑曲線」掀浪潮…劉宗聖:配息買0050資本利得

近年ETF大受歡迎,尤其高股息ETF受到退休及年輕族群喜愛。最近市場上更有不少投資者靈活運用檔ETF,打造「月月配」創造現金流,其中最受歡迎的組合是元大高股息(0056)、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元大臺灣ESG永續(00850)。

日期:2023-12-31

投資理財

股債ETF配置用不完的現金 10年就退休的他最強調1件事

理財達人「怪老子」蕭世斌用股債配置「最佳比例」達成提前退休目標,這個最佳比例,指的是股債各半;相較於市場多認為年輕時應把股票比例拉高,隨著年紀增長則把債券比例拉高,怪老子則認為,與其把焦點放在股債比例,更關鍵的其實是「曝險比例」。

日期: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