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182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中美大國競爭下的價值觀、台灣與香港的角色

對中美關係,川普總統傾向把重點放在兩國的經濟關係,事實上在2017年底發佈的《國家安全戰略》(NSS)中將中國(與俄羅斯)定位成「試圖削弱美國的安全與繁榮」並「挑戰美國的力量、影響力和利益 」,而隨後發布的《國防戰略》與《印太戰略》進一步闡釋其中一些論點。但最近發生的事點醒美方中美競爭的關鍵是價值觀競爭。

日期:2019-10-21

產業時事

台大、建中學生齊聚怒吼要修法 「民法」竟是將台灣青年推向媽寶的溫床

從辦手機、辦學貸、開銀行帳戶、保旅遊平安險,這些現實生活中最簡單不過的日常瑣事,20歲以下的年輕人卻什麼都不能做,都得要通過父母同意、同行才能做!這看似荒謬,卻是90年前就訂定的《民法》所規範的。事實上,台灣《民法》以20歲作為成年的規定,早已不合時宜,甚至在法規的潛移默化當中,讓台灣青年慢慢成了「媽寶」!

日期:2019-10-15

財經時事

NGO、學生團體熱烈嚮應民法成年下修至18歲 修民法挺青年陣線下周成軍

民法成年年齡下修18歲議題,近日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一波波必須負起完全刑事責任的18-20歲青少年發出不平之鳴,呼籲立法院本會期修改民法,成年人年齡從現行的20歲下修為18歲,還給青少年權責相符的公民權利,避免出現「18歲能組成家庭,卻不能組織社團,也不能申請新創補助」的狀況。

日期:2019-10-10

投資理財

打假球的居住正義

談到住宅政策,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嘆了口氣,「房市問題,一是貴,一是漲,另外一個是炒。」接著他又皺眉:「最近三、四年,『漲』沒有整體上發生。『炒』也還好。」然而「貴」呢?他攤手點了頭。台灣房價貴,房價所得比更一路向上攀升。今年是「巢運30年」,但數十年間歷史沉痾猶在,政策假球又還在飛,年輕世代更加無力了。

日期:2019-10-08

產業時事

人權組織示警 中國黑手已伸入香港校園

近日一份人權組織的報告揭露,中國介入大學校園的力度,正傷害香港學術自由與校園人權。港民「反送中」抗爭的當下,報告凸顯的現象格外值得重視。

日期:2019-09-25

產業時事

社區推動公民電廠 阿公阿媽有錢領、年輕人有工作機會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副理事長陳秉亨投入環保議題多年,他看見農村的老化、凋零等問題,「我在偏鄉長大,很清楚了解偏鄉問題所在,所以希望推動農村、漁村、原住民社區的地方創生。」他認為,只有社區自力自強、打造一桶金,才有未來,「再生能源就是最好的管道,讓社區的人靠綠電賺錢,年輕人也有機會返鄉就業。」

日期:2019-09-16

財經時事

台大畢業,投800多封履歷找不到工作...他人生3次落魄領悟:希望大學就知道的6件事

作者前言:我2018年11月10日受邀在台大校慶、化學系系慶時演講分享,為了這次公開演講,我要和公司申請,法務、政策、公關部門審核同意後才可以公開演講,考慮到活動在我飛機抵達台灣的不到 12 小時的隔天,以及許久沒有演講,我一度想打退堂鼓。但後來想著要回饋母校、母系,以及分享經驗給有興趣的朋友、學弟妹、粉絲們,我還是咬著牙,在過去一個月工作很忙之餘,做文件提交申請、以及寫稿、做投影片、練習演講。以下是我昨天的演講稿,分享給不能到現場的朋友。謝謝系主任,徐丞志老師的邀請,系辦許小姐的協調聯繫。今天很榮幸可以參與台大及化學系 90週年的慶祝活動,我是 2008 年 80 週年時學士畢業的! 今天想要從我大學及畢業後這 10 年來的經驗來和大家分享6 點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事,以及我 3 次人生低潮落魄時期故事。

日期:2019-08-26

產業時事

台灣大車隊推動樂齡交通生態圈 銀髮族群暢行首選 陪同就醫促親老照護

內政部於去年4月正式宣告,台灣老年人口遠超過7%門檻,達到總人口的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排名亞洲第三高!台灣大車隊身為國內計程車業第一品牌,總車輛數突破21,000台,全台各地都可見到55688的身影,加上多元的叫車管道及超過18種支付方式,讓台灣大車隊成為各地方政府推動老人交通福利政策的合作首選。

日期:2019-07-05

品味人生

一日散策 認識老風城

近年來,台灣各地開始有自己的地方誌,這些小誌編輯團隊有如地方樁腳,對於在地的風土歷史、人情掌故、地景地貌、名產名店瞭若指掌,外地人往往難以深入認識,有時甚至連當地人都不一定清楚。透過地方誌,重新認識或發現更多珍貴的人事物,跟著地方誌的團隊玩在地,準沒錯。

日期:2019-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