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成為各國政府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政策。不過TOD同時也是一把雙面刃,難以避免推升了房價,導致居住其中的中產階級、基層勞工面臨「仕紳化」,漸漸被迫遷離都市。OURs都市改革組織政策研究員洛書指出,TOD不應只是「在捷運旁蓋共購宅」,更應提供一定比例「可負擔住宅」維持都市多元勞工階級。他認為政府目前各部門對於TOD的落實立場不一、互相拉扯,亦缺乏完善的計畫。建議可導入TIF機制(租稅增額融資),強化捷運興建基金。或是仿效日本的鎖定重要樞紐開發方式、韓國的eTOD明定住宅分配的比例與用途,使都市的發展更加健全。
日期:2025-07-10
(今周刊1490)今年上半年韓股暴漲近三成,成為全球最亮眼的股市,帶頭領漲的不是三星、現代等龍頭財閥,而是韓國最老的斗山集團。這個經歷多次重組的老財團,吃了什麼返老還童的神藥?
日期:2025-07-09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開始開獎,分階段公布對各國的關稅課徵數字,儘管目前台灣的關稅數字尚未明朗,但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預估,「高於25%(日、韓關稅數字)的機率是不低」。依據現有的情勢研判,張繼文認為,台灣關稅稅率甚至可能落在25~30%的範圍。
日期:2025-07-08
財政部週二(7/8)公布6月份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該月出口額達533.2億美元、年增率高達33.7%,創下歷年單月新高。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說,6月出口概況,依舊只有「熱」字足以形容,創下連續20紅的出口成績。令人驚豔的是, 2025年不論單月出口金額、第二季累計出口額1537.1億美元、上半年累計出口額2832.6億美元,均創下歷史新高。這是罕見創下單月、單季、上半年都同步創高的「三高紀錄」。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上半年對美國出口額,累計已達789億美元,占比為27.9%,已與中港地區並列我國最大出口國。至於7月進出口數據預測,由於川普延長談判期至8月,加上電子零組件6月進口依舊維持熱度,財政部認為,7月出口要「連21沒有問題」。
日期:2025-07-08
2025年第一季,全球半導體產業出現一股明確的「強者恆強」趨勢。在這場AI驅動的產業競賽中,台灣的台積電(TSMC)與美國的輝達(NVIDIA)堪稱當仁不讓的雙主角——一者稱霸晶圓代工市場,一者壟斷AI晶片設計版圖,兩者不僅相互成就,更聯手打造一個新時代的半導體生態。
日期:2025-07-02
最近香港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不管是在經濟還是金融層面,連先前發表「香港玩完論」的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都修正他的論述。
日期:2025-07-01
新台幣狂升,週四(6/26)盤中一度來到29.122,週五(6/27)一早繼續走升,直接看到29元價位,10點半後見到28字頭,最高來到28.904,這是3年多來28字頭首度再現。不過央行進場調節,週五匯價在收盤時上演大逆轉,收在29.18兌1美元。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近期報告預估,台幣第四季可能會升至28.8元,而淡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接受《今周刊》訪問時表示,台幣在2021年初就曾到27元,現在台美又在貿易談判,「27、28元是有可能的。」至於台幣會升到何時?蔡明芳指出,關稅談判若順利,預期台幣升值心理就會消除 ,屆時很多廠商到美國設廠,需要兌換美元,對美貿易順差慢慢減少,台幣繼續升值的柴火會少很多 。他也斷言,觀察亞洲各主要國家如中國、日本、韓國與美國談判的過程,台美貿易談判應該相對順利,可能很快有好消息,原因是台美的產業本來互補性就比較高,且無論大中小台灣企業的主要市場,都還是在美國,「不可能丟掉美國這個市場,所以兩害相權取其輕之下,談判應會較為順利。」
日期:2025-06-28
新台幣強升帶來了產業貧富差距加大。昨天去錢櫃參加董事會,一直以來經營都保守穩健的錢櫃今年前5月業外突然出現1.19億元的虧損,原來是帳上的美元在5月強升中,大約提列1.37億元的損失。錢櫃不是出口的企業,只是公司的現金以美元持有的部位高,台幣突然強升,避險不及,也遭到重傷害。
日期:2025-06-27
經濟部周五(6/20)公布5月份外銷訂單金額衝上579.3億美元、年增率18.5%,創下歷年同期新高,連4個月正常成長,更是外銷訂單史上單月第十強!2025年累績前5月外銷訂單金額,已達263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則為歷史第二。經濟部統計處代理處長黃偉傑指出,受惠美國高額對等關稅暫緩期,廠商積極拉貨,加上AI伺服器、半導體需求不墜,推升我國5月外銷訂單創同期歷史新高。值得留意的是,據官員指出,已有部分傳產廠商反映,對等關稅提前拉貨潮已見減緩。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則為48.9,已低於50,預期6月份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較5月份減少。
日期: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