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68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7-15
產業時事

張善政用創新、科技治理桃園「忘記任期,去做20年後的願景」 推LDCT為市民把關肺腺癌,與美名校攜手大數據

從2022年的九合一選戰,到勝選後的施政表現,桃園市長張善政展現出「非典型政治人物」的特質。相較前任首長,張善政較少跑攤、趕紅白場,即便首年被地方人士怨「市長好久沒看到你了。」但他用實際成績,讓選民信服。細數2年多任期,張善政首創婦幼發展局、打開桃園捷運綠線工程死結、推展智慧城市。更首開地方政府先河,大量推廣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替市民揪出肺腺癌病癥,進一步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攜手,用大數據精進政策。自產業界、學界轉投政界的張善政,又從行政院長、政務委員的中央政務官身分,投入藍營地方選戰,首次出任地方父母官。但他絲毫未改變初心,理性、科學問政,不受選票、首長任期或傳統政黨政治左右。「我總是要市府團隊,別想張善政的4年、8年任期,我們的使命是未來20年桃園的發展願景。」張善政說,每一位首長都能替我作證,至於2026是否連任,他則是雲淡風輕地說「順其自然、交給老天」。

日期:2025-07-11

產業時事

研發產值占比高、併購打世界盃、 AI助攻三大亮點 新藥授權創造 生技強動能

近年來,台灣生技業在新藥研發上屢有突破,除了在國際授權展現實力,更積極透過併購,加速全球布局。加上導入AI建置資料庫、提升研發效率等多種升級策略,皆為生技成長注入嶄新動能。

日期:2025-06-18

產業時事

陳曉林、南方朔、林正杰、陳婉真、顏文閂離世…圈內追悼:每天關心國家大事卻忘了自己!5人有3共同點

陳曉林、南方朔(王杏慶)、林正杰、陳婉真、顏文閂…這5位文人、出版界、黨外時期重要人士,在今年5-6月接連離世,顏文閂則是在去年12月底逝世,享壽80歲。其中,陳曉林3年前曾做攝護腺癌手術、76歲過世,南方朔78歲肺炎併發症,林正杰73歲肺腺癌,陳婉真75歲三陰性乳癌擴散至肺部,顏文閂80歲晚年曾中風,離世原因則未公開。5位歷史洪流中重要的人物,幾乎都是70多歲離世,未能達到國人平均壽命80.23歲,而他們在表面上看似風格各異,但在台灣的政治與文化領域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且在某些方面展現出共通的特徵。他們的作品或行動,不僅反映個人對社會現象的觀察與思考,也對台灣社會的發展與變遷,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社群平台上也有不少追悼文,認為這幾位重要人士離世,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而他們時刻關心國家大事,卻對自己照顧少了些。

日期:2025-06-17

職場生活

吳明賢將卸任台大醫院院長...賴清德笑稱「做完馬上有下份院長工作」,虧張上淳可能要升台大校長

總統賴清德今(16)日午間出席「台大醫院130週年院慶活動」,感謝台大醫院為民眾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持續引領台灣醫療進步。也期盼未來該院在智慧醫療、癌症防治等領域繼續努力,讓民眾健康更有保障,醫療服務更有效率,共同打造「健康台灣」。特別的是,賴清德也在現場說,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做完,馬上有下一個台大醫學院院長的工作,應該是第一個。

日期:2025-06-16

職場生活

十大死因「癌症」霸榜43年,「蓄意自我傷害」重返榜上…銀髮輕生率居全齡層之冠,一圖辨識高齡憂鬱症狀

衛福部統計處今(6/16)日公布2024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仍居主要死因前3位。前年度(2023)排名第6的新冠肺炎,則隨疫情緩和跌到榜外(從第6名降至第14名),死亡人數較2023年減少4,192人,主要是因為COVID-19(減6千人)、糖尿病(減962人)死亡人數減少。

日期:2025-06-16

保險稅制

老父800萬買3張保單,過世後2個兒子卻被催繳137萬遺產稅「投資型保單不是能節稅?」...國稅局揭避稅盲點

別以為披著「保險」外衣,投資帳戶就能躲過遺產稅!基金和ETF要課稅,保單的投資收益也逃不了!

日期:2025-06-08

保險稅制

兩年一二三萬件保單遭強制執行 追債制度失衡壓垮弱勢 救命保單變要命保單 修法補漏仍缺配套

最高法院的一紙裁定,使得保單強制執行案件飆破百萬件,引爆諸多執行亂象。政府配套不足、執行標準不一,讓許多本該被豁免的保單遭錯殺,民眾權益怎麼兼顧?

日期:2025-06-04

職場生活

6月新制/夏季電價起跑怎麼算、出國帶1物回台最高罰1.5萬!報稅倒數、台鐵漲價…7項新規必看

6月新制即將上路!包括影響民眾荷包的夏季電價以及所得稅申報延長至6月30日;凍漲30年的台鐵票價,將於6月23日起全面調漲,平均漲幅約26.8%;出國買山寨品最高罰1.5萬、健保擴大給付多種癌症的免疫療法。汽車隔熱紙透光率指引將出爐,規範小客車擋風玻璃及車窗可見光透過率,不符規定將有相關處罰。6月有諸多影響民生消費的新制上路,《今周刊》本篇整理新制懶人包,帶讀者一次掌握!

日期:2025-05-31

職場生活

「吃錯油」加速癌細胞生長!腫瘤科醫示警:「這類油品」刺激4癌發生,挑選好油有這些

乳癌是國內婦女最好發的婦癌,其中又以三陰性乳癌最為惡性。放射腫瘤部醫師廖志穎指出,最新動物實驗發現,攝取過多Omega-6油品,會刺激三陰性乳癌生長,也會刺激攝護腺癌、大腸癌、肝癌生長。營養師呂美寶則建議,家中應少用沙拉油、玉米油、葵花油等Omega-6為主的油品。

日期: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