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大罷免將進入最後投票階段,7月26日進行首波24名國民黨立委和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投票。罷免團體週四(6/26)也召開記者會,公布將於7/4起展開為期16天的全台遶境活動,期待「大罷免大成宮(成功)」。聯電創辦人、罷免徐巧芯領銜人曹興誠表示,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公然警告台灣人不准去大罷免,大家可以看國民黨有多少言行和共產黨完全一致,朱鳳蓮要幫國民黨站台,更讓大家瞭解這次大罷免非常必要。此外,曹興誠也呼籲總統賴清德,在最後時刻可以出來跟罷團合體,「作為執政黨,立法院在中共手裡,你還能順利執政嗎?希望賴總統最後能站出來。」朱立倫26日出席活動時被媒體問到,怎麼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聲援反罷免?朱立倫回應,「我想民進黨最開心,每次都用老共牌想打擊政敵」。要爭氣一點,告訴大家執政一年解決什麼問題,「沒出息的民進黨」。朱立倫說,會邀請立法院長韓國瑜、直轄市長、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等重要意見領袖,來參與重要的反惡罷。
日期:2025-06-26
第八屆《今周刊》「台灣大未來 - 國際高峰會」周四(6/19)進入第二天,擔任壓軸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博士,以「美中競爭與台灣挑戰」為題發表演講,他認為美國要贏得與中國的競爭,在傳統領域的勝算不大且盟友難尋,因此只能從網路世界(cyberspace)下手。朱敬一觀察,美國從歐巴馬政府後期就開始形成對中國的遏制手段,到了現在川普2.0更火力全開,希望從科技及數據兩大方向,設法拖慢或消除中國的威脅,惟中國對此正在召集友好國家打造以區塊鏈技術為主的陣營,以降低對美國及西方國家的依賴度,效果仍待觀察。他認為,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戰因為攸關選票,所以不至於打太久,但科技戰反倒可能打很久,而台灣將是美國對抗中國威脅的最佳幫手。
日期:2025-06-20
韓國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贏得韓國總統大選,這位韓國新總統的崛起歷程有如電影高潮迭起,從清寒的血汗工童工一路苦讀成為人權律師,從政過程中還曾被刺殺,最後終於當選總統,不過身上仍有不少司法案件。剛從韓國觀選返台的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榮譽理事長、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洪耀南接受《今周刊》訪問時分析,李在明的庶民形象鮮明,不過他非主流派系、未歷練外交、經濟體系,在目前美中對抗、地緣政治詭譎的國際情勢下,需要有相關人才協助。回到台韓關係,洪耀南則分析,李在明有一些「親中」的標籤,應該要更深度解讀,避免誤判。而他提名的新任國家情報院院長李鍾奭,最近剛發表一篇有關賴清德面對中國威脅的文章,顯示李在明雖然缺乏國際事務經驗,但團隊中仍有了解台灣所面對的壓力、對中國擴張抱持警覺的人。
日期:2025-06-05
台日關係與半導體合作的蜜月期能否延續,仍取決於地緣政治與中美科技對抗的長期角力。當中國以ECFA施壓、半導體成為國安前線,台灣與日本在產業互補與風險分散中找到合作契機,也逐步塑造出一條超越外交形式、以實利為核心的新型經濟同盟。
日期:2025-05-26
一個不再是民主與尊重法治的美國政府並不符合台灣的利益與價值觀,也可能因此失去對抗中共的軟實力與硬實力。
日期:2025-05-05
總統賴清德日前宣布17項國安因應措施,倡議武統的中配亞亞則被取消居留等,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多位學、政界各界75名人士,在周三(3/26)發布《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聯合聲明,聲稱台灣言論自由被壓縮,還喊話政府「懸崖勒馬」。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則回應,台灣是民主社會,自由與民主是國家根基,總統府尊重也捍衛不同主張者的言論自由。但郭雅慧也強調,對於鼓吹對台發動侵略戰爭、仇恨與強暴犯行,已觸犯聯合國公約明訂的犯罪行為,是對台灣自由民主國家體制的挑戰,也抵觸民主與言論自由的紅線。
日期:2025-03-26
美國趕在聯邦政府關門前通過了撥款法案,危機總算解除;在各種追加預算的利益盤算裡,有一項反中法案值得讀者高度關注。
日期:2024-12-31
(今周刊1463)看準中央無法對地方財政需求袖手旁觀,縣市首長對於撒錢兌現「有感政策」樂此不疲,一旦《財劃法》上路,地方憑空多出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經費,很難期待你我的稅金會花在刀口上。
日期:2024-12-31
今周刊編按:多家外媒周一 (12/9 ) 報導,中國因懷疑人工智慧 (AI) 晶片巨擘輝達有害市場競爭,開始展開反壟斷調查。消息傳出後輝達(NVDA) 股價一路走跌,終場下跌2.55%,台積電ADR也受累跌1.9%。針對此事,外媒報導,輝達發言體系提出3大重點回應,第1、公司努力在每個地區提供最好的產品;第2、在開展業務的任何地方履行承諾;第3、樂意配合回覆監管機關業務上的詢問。而天風國際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則是在X平台上分析,Nvidia可能需向中國政府解釋下列事項,以證明該公司沒有違反規定,包括Nvidia的AI晶片壟斷地位,是否與Nvidia將AI晶片與NVlink綑綁銷售有關 ,例如GB200。另外,替代方案限制部分,Nvidia是否刻意降低第三方網路方案效能,像是搭配x86處理器的PCI-E之AI伺服器方案,促使客戶購買Nvidia AI晶片與NVlink組合之方案?最後就是,Nvidia是否有歧視中國客戶,提供更低效能的方案?郭明錤針對調查結果也預測3種情況:1、違反規定的分析項目中,上述1與2存在爭議,3則是外部不可抗力造成 (美國政府禁止Nvidia銷售高階晶片給中國客戶)。2、在美中地緣政治衝突下,類似中國政府這種做法,可提高對美國政府的議價力。3、美中地緣政治競爭非短期內結束。過去案例顯示此類案件調查時間需一年以上,中國政府為維持對美國政府的議價力,故此案可能在短期內不會有結果。歸結以上推論,郭明錤說,Nvidia資料中心營收中國市場佔比約5%,即便考慮最壞狀況,也就是中國政府禁止Nvidsia對中國市場銷售AI晶片,中短期內影響非常有限,對股價影響可忽視,若造成股價波動可視為短期影響。不過他也說,可見未來類似調查有可能還會發生,如調查Nvidia是否利用CUDA優勢達到AI晶片壟斷地位,投資人須做好心理準備。
日期:2024-12-10
川普加速籌組新團隊,勝選不到十天已經發布超過一半的部長與白宮一級主管,他們每人都背負極為具體的政治任務,驍勇善戰,卻也充滿爭議。
日期: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