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549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6-21
產業時事

大罷免投票日確定!首波24名藍委+高虹安罷免成案上場,為何選7/26中選會解釋了

全國大罷免邁向第三階段。中央選舉委員會中選會周五(6/20)公告立委罷免案有24案成案,全數為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此外,已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也成案。中選會此次公布罷免案重要工作日程,其中公辦電視罷免說明會為114年7月16日至7月25日;7月22日前公布投票人人數;投票、開票日期則為7月26日;8月1日預計公告罷免投票結果。

日期:2025-06-20

職場生活

74歲名醫林芳郁罹失智症,太太林靜芸:他當了16年決策領導人,5年前突然病了…10個失智前兆必看

74歲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傳出罹患失智症,他的太太、醫師林靜芸出書談照顧先生的歷程,林靜芸在臉書提到,林芳郁曾說退休之後自己的心願,是替母校台大外科作培育人才的事。「可惜林芳郁突然生病了,過去5年他的病情漸漸穩定,並慢慢變好,我也成為照顧者,我想要替他完成願望,由家族捐款在台大外科成立林芳郁教授基金會,協助外科醫師的養成教育以及進修」。目前台灣失智者人口已超過30萬人,其中逾65歲者占9成6,預估未來平均一年就會增加1萬名失智者。許多人以為健忘、迷路、疑心只是老化的表現,事實上卻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要如何預防失智症呢?

日期:2025-06-20

職場生活

大學個申放榜錄取理工科,未來穩領高薪?頂大教授示警「這種工作」消失中:外包到海外或AI取代

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個申二階)日前放榜,由於AI熱潮影響的緣故,醫學系報名人數略微下降,反觀資訊等AI相關學群的名額使用率為各學群之中最高,台大、成大、清大、陽明交大等頂大的電機系都滿招,資訊、資工系也都很熱門。然而,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快速發展與企業外包,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電腦科學教授表示,科技業就業市場正面臨劇烈轉變,理科畢業生現在很難找到頂尖的工作,他示警,任何「需要實際操作鍵盤」的工作都有可能被外包到海外,或被AI取代。不過,某些專業領域,如電腦科學與AI或資料科學,目前需求依然旺盛。

日期:2025-06-20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悠遊卡成基礎建設「只差飛機其他都能用」!走路可算減碳量,林志盈:減碳存摺ESG利器

第八屆《今周刊》「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週四(6/19)進入第二天議程,國內交通票證龍頭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林志盈,以「行動悠遊建構永續新生活」為題發表主題演說。悠遊卡公司在國內市佔率高達8成,國內擁有1500萬張活躍卡片、行動支付悠遊付活躍用戶也達150萬人。悠遊卡早已不只是交通票證,林志盈點出,悠遊卡早已是台灣重要基礎建設。悠遊卡提出的通勤碳排統計模型,成為全球首家獲得「英國標準協會BSI」認證的交通票證,將成為企業減碳、撰寫ESG年報的利器。

日期:2025-06-19

職場生活

台灣大未來》病理科「想要AI幫忙想很久了!」雲象科技推動AI醫療判讀,連德國醫院、日本藥廠都買單

2025年《今周刊》台灣大未來論壇來到第二天(6/19),雲象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葉肇元以「從台灣到世界 AI 智慧醫療新時代」為題,跟民眾分享雲象科技創辦十年來的努力,以及AI在醫療產業的應用。「我們不希望AI做到人類醫師其實可以做的事情,但我們希望人跟AI協作時,可以進一步的把醫療品質提升,而且可以整個落地到臨床端 ,甚至造福全球的人類」。本身就是醫生的葉肇元,對於AI幫助病理科醫生有很高的期望與想像,透過不斷嘗試,如今也逐漸成為現實。

日期:2025-06-19

職場生活

台大、成大、陽明交大…2025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台大躍升第14名,還有哪些學校也上榜?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HE)公布最新2025年大學影響力排名,台灣大學在全球入榜大學中獲第14名,在全台大學中表現最佳,也創台大歷年最佳成績。

日期:2025-06-19

職場生活

林芳郁69歲罹失智症,5年來慢慢變好…昔談人生最後一課:目的地到的時候「我會快樂下車」

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在5年前、也就是69歲時罹患失智症,他的太太醫師林靜芸週三(6/18)透過臉書說到他的病況:「林芳郁突然生病了,過去5年他的病情漸漸穩定,並慢慢變好」。林靜芸說《謝謝你留下來陪我》這本書是敘述林芳郁,如何從擔任16年的決策領導人,變成了生病之後的他。「想要分享從挫敗中學習成為一個照顧者,並尋著心中的愛與希望,好能跟我最愛的人,永遠在一起。希望所有照顧者能因著這本書獲得勇氣與盼望。林芳郁曾投書安寧照顧基金會,寫到自己對於死亡的看法。他說,「假如有一天要說再見,我心中已經有譜,人生就像一趟旅遊,有一天目的地到了,我會快樂地下車」。

日期:2025-06-18

產業時事

台灣大未來》把「臭」豬場變黃金、酸菜廢水養蝦貝...雲林張麗善如何用智慧科技讓農漁牧大變身?

第八屆《今周刊》「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周三(6/18)登場,地方治理如何永續發展備受關注。雲林縣縣長張麗善以「雲林轉型契機!從農業永續到產業升級」為題,透過在地實際案例,分享這座台灣農業大縣的永續轉型經驗。

日期:2025-06-18

產業時事

研發產值占比高、併購打世界盃、 AI助攻三大亮點 新藥授權創造 生技強動能

近年來,台灣生技業在新藥研發上屢有突破,除了在國際授權展現實力,更積極透過併購,加速全球布局。加上導入AI建置資料庫、提升研發效率等多種升級策略,皆為生技成長注入嶄新動能。

日期:2025-06-18

產業時事

陳曉林、南方朔、林正杰、陳婉真、顏文閂離世…圈內追悼:每天關心國家大事卻忘了自己!5人有3共同點

陳曉林、南方朔(王杏慶)、林正杰、陳婉真、顏文閂…這5位文人、出版界、黨外時期重要人士,在今年5-6月接連離世,顏文閂則是在去年12月底逝世,享壽80歲。其中,陳曉林3年前曾做攝護腺癌手術、76歲過世,南方朔78歲肺炎併發症,林正杰73歲肺腺癌,陳婉真75歲三陰性乳癌擴散至肺部,顏文閂80歲晚年曾中風,離世原因則未公開。5位歷史洪流中重要的人物,幾乎都是70多歲離世,未能達到國人平均壽命80.23歲,而他們在表面上看似風格各異,但在台灣的政治與文化領域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且在某些方面展現出共通的特徵。他們的作品或行動,不僅反映個人對社會現象的觀察與思考,也對台灣社會的發展與變遷,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社群平台上也有不少追悼文,認為這幾位重要人士離世,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而他們時刻關心國家大事,卻對自己照顧少了些。

日期: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