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72)政府大張旗鼓籌設運動部,培育運動員的「體育班」制度也面臨檢驗時刻。為何有年輕選手逃離體育班?有哪些正面案例能推進改革,或是,它該逐步退場?
日期:2025-03-05
今周刊編按:台灣教改30年論壇與新書發表會,在上周六(12/14)下午舉辦,政大前教授、美國傅爾布萊特資深學者周祝瑛表示,《臺灣教改三十年》這本書今天出版,教授黃光國已經過世了,「但黃老師依然活在我們的心裡,他仍是當年關懷教改亂象的尖兵」。周祝瑛說心中感觸良深,這活動是長期關注教改亂象的學者面向社會的聯合呼籲並集結成冊,表達對台灣三十年教改的批判與期望。《臺灣教改三十年》由長期關心台灣教育改革的「教改總體檢論壇」(教改論壇)策劃,在12位學者專家的合作下,分別從教改政策、國民教育與高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與師資培育等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檢討與反思。其中涉及「為何教改」、「教改監控機制」、「適性教育」、「十二年國教」、「108課綱」、「公立大學法人化」、「教師專業」、「品德與公民教育」、「實驗教育」、「全球化與兩岸交流」等重大議題。書中並收錄「黃光國與教改論壇」專章,以此紀念黃光國教授生前對於臺灣教改的憂思與理性批判。附錄中的「1993∼2024歷任教育部長及政策」與「1993∼2024教育改革大事紀」,則為本書所談的議題做背景鋪陳,希望幫助讀者對30年來臺灣教改相關政策與人事變遷,有進一步的認識。
日期:2024-12-17
隨著12年國民教育的推行和108課綱的落實,學校提供了多元學習環境與素養能力的學習,但許多家長仍對孩子面對未來的考試充滿疑慮,擔心是否具備足夠的應試能力。近年來,補習班的需求持續增加,這反映出家長們期望孩子在課後能獲得進一步的學習資源,協助他們在學業上取得更好的表現。
日期:2024-11-28
(今周刊1438)生成式AI工具ChatGPT問世後,學生「寫作業」多了神助手。AI顯得無所不能,但也帶來更多疑惑,課堂所學,未來還用得上嗎?老師又該如何引導學生跟上時代腳步?教育現場面臨翻轉。
日期:2024-07-10
教育部週四(5/2)發布國中小督導辦法,明定自今(2024)年8月1日起,國中、國小生早自習、午休不能考試,只有國三生能辦模擬考。但國三生雖然能辦模擬考,不過考試時間不得辦於寒暑假後的第1週。
日期:2024-05-02
學校營養午餐挨批「不營養」,食安屢出包,餐費用途更是不透明,各縣市制度紊亂,攸關全台上百萬國中小學生健康的學校午餐,幾十年無專法可管,孩子在校到底吃了什麼?
日期:2023-11-15
台灣當前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可謂呼風喚雨,但到了十年後,還能高枕無憂,繼續稱霸世界嗎?這可能是大問號,因為國內半導體人才已出現斷層危機。台灣正面臨理工人才的數量、素質及就職意願等多重問題,除了大學理工科系畢業生人數逐年下降,大學生素質也令業界憂慮。隨著108課綱培養出的第一屆學生進入大學一年級,有大學發現大一學生數理能力明顯弱化;還有碩士生跟不上進度,迫使教授出手拉同學一把,加強相關基礎課程,甚至得找暑假開課。其次,半導體業遍地工作機會,但有相關科系同學寧願攻讀太空等其他領域,原因從不想顧機台,到政府政策扶持太空產業等不一而足。若台灣半導體業想維持現有榮光,該如何因應人才斷層危機?
日期:2023-07-12
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眾所皆知,但在部分從業人士眼中,半導體人才危機已明顯浮現,因為少子化造成大學生人數逐年減少,投入理工科系比例又一年比一年低,意味大學理工科系學生規模正加速縮水。另一個浮現的危機,就是人才素質弱化,而且這從12年國民教育108課綱實施後,進入大學的第一批學生,也就是目前大一學生的基礎學科能力表現弱化,就清楚反映出來。國立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教授長期投入半導體相關人才教育,在教學現場也有第一手觀察。他憂心忡忡地指出,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根本,人才培育的問題影響產業很大。他認為,如果台灣不改變108課綱對於自然學科的過少必修時數,真正重視對高中學生的數理教育,7~10年後台灣半導體產業是否仍有目前這樣的人才優勢,將是一個大問號。
日期:2023-05-03
我們從小接受教育,也習慣「讀書」,但「讀書」與「閱讀」雖然僅一字之差,卻差之千里,有些人對於「閱讀」,無法擺脫對「讀書」的框架與刻板印象。《去書店買個好人生》作者千田琢哉,神蹟般的從不閱讀到大學時閱讀上萬本書,闡述閱讀帶來的變化。推薦人「銀色快手」也以自身經驗與書籍互作對照,分享閱讀帶來的千萬種好處。
日期:2023-04-21
靜宜女大生入境緬甸詐欺園區,有消息指出女大生堅持「男友不走,她也不走」,讓救援人員感到挫折。警方調查發現,女大生出境前透過手機向詐團借2000元泰達幣(約新台幣6萬元),而手機門號也被查出有博弈網站下注的紀錄。警政署表示,外交部駐緬甸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積極和女大生聯繫,警方也以各種管道持續溝通,專案小組將盡最大努力,期盼女大生能平安返台。此事件引起社會關注,不少外界將輿論指向「教育出問題」,尤其是學子升上大學後離鄉背井,若無及時輔導恐誤走偏門。對此,有大學校長替靜宜大學抱屈,認為是整個社會、治安出問題,「若大學教育可讓人不賭博,不吸毒,警政署也可以收了」。
日期: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