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六年,《我們與惡的距離》第二季問世。劇組不只將鏡頭帶往國會、法庭,追溯源頭制度的矛盾,整齣戲還像一本判決書,盼觀眾見證角色生命經驗後,對於人性「善惡」、社會制度進行一場反思。
日期:2025-06-25
震驚社會的男童剴剴遭虐案,台北地方檢察署依凌虐兒童妨害身心發展致死罪等起訴,台北地院週二(5/13)下午一審宣判,北院依凌虐兒童妨害身心發展致死罪,判剴剴的主要照顧者、保母劉彩萱無期徒刑、褫奪公權,劉若琳僅認過失傷害罪,仍被判處18年徒刑,可上訴。檢方認為,劉彩萱、劉若琳共犯「凌虐兒童妨害身心發展致死罪」、「成年人故意對兒童施以凌虐而妨害自由因而致人於死罪」、「成年人故意傷害兒童致死罪」,此3罪法定刑度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姊妹案發後羈押禁見迄今。
日期:2025-05-13
台北地院國民法官法庭審理1歲男童「剴剴」遭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姊妹虐死案,今天傳喚女看護Mira出庭作證。Mira證稱,「剴剴」冬天洗冷水澡,曾看見他穿著尿布發抖罰站,但沒有看過劉若琳對「剴剴」施暴。
日期:2025-04-23
總統府週五(3/14)上午10點半舉行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被提名人介紹記者會,由副總統蕭美琴主持,司法院院長提名人為高檢署檢察官蔡秋明,副院長提名人為最高法院法官蘇素娥,兩人過往都曾參與「拉法葉艦軍購弊案」偵審工作。
日期:2025-03-21
國民法官制度上路,已有法界人士憂心國民法官心證遭輿論影響、判決出現「重刑化」趨勢。在不輕易排除國民參與審判的前提下,若想確保審判公正性,精進選任流程,勢在必行。
日期:2024-08-21
全球首屆「文化奧運」在巴黎舉辦,共聚集十四個國家,一場國際型的文化運動會熱鬧開場,台灣館把廟會搬進巴黎,在廟埕融合不同語言、種族、表演項目,呈現台味文化。
日期:2024-08-07
「我打倒怪物了,總算可以鬆一口氣……」2018年3月,滋賀縣守山市野洲川的河畔邊,找到一具沒有四肢和頭部的屍體。屍體嚴重腐敗,分不清是人類還是動物。經過警方搜查,發現那是當地一位58歲的婦女。婦女和丈夫分居20多年,有個31歲的女兒,母女倆一起生活。過去就讀升學名校的女兒,受到母親高壓脅迫,重考九年醫學系仍落榜,在看不到盡頭的重考生涯,身心受創,最後崩潰弒母。對女兒來說,母親是不可能掙脫的束縛,是囚禁她整個人生的牢籠。後來警方以棄屍罪嫌逮捕女兒,並展開一連串審訊,最終突破女兒心防,坦承弒母。在審訊過程中,母女之間的種種遭遇與回憶一一展露人前……「她拿水泥磚砸爛我的手機,我覺得她砸爛的不是手機,而是我的心。我沒辦法再忍下去了……」「我和母親的心結,是多年來的積怨造成的。母親對我有強烈的不信任感和恨意,這些負面情緒沒人化解得開,即便到現在也是一樣……」「這一切非要等我們其中一方死亡,才會真正結束。」最終女兒被判15年有期徒刑,法官判決時說,贖罪後,請走出自己的人生……這在我們來說如此理所當然的事,對她而言,卻要花四十年的力氣才能走到。曾擔任司法記者的筆者,到獄中採訪女兒,透過30封書信交流,共同撰寫這部驚心動魄,最後卻讓人得到安慰與療癒的紀實作品。
日期:2024-07-21
喧騰一時的1歲10月大男童剴剴遭劉姓保母姊妹凌虐致死案,台北地檢署今天偵結,認為劉姓保母姊妹去年受兒福聯盟委託照顧剴剴,稍有不順動輒打罵,綑綁他四肢、頭部,身體塞入水桶、長時間罰裸體躺在地上、罰站於陽台、雙腳抬高跨門上,不得變換姿勢,甚至重複使用爬滿蟑螂之紙杯,裝不新鮮、冰箱廚餘、燒焦物絞碎或未加熱打泥物餵食,一天只提供一餐約半個紙杯的飯量,致剴剴額頭骨凹陷、屁股嚴重變形,被照顧不到3個月,體無完膚,終因營養不良死亡,今依妨害幼兒發育等罪起訴劉姓姊妹2人,北檢痛批2人作法人神共憤,全案移由北院國民法官審理,並將於審理期間具體求刑。
日期:2024-04-18
國民法官制今年初上路,幾起判決卻引發「重判」質疑,司法院院長許宗力評律師為「一團散沙」。面對種種問題,這條司法重大改革之路,該如何平穩走下去?
日期:2023-11-22
禾馨醫療創辦人、婦產科名醫蘇怡寧在2021年底曾被父親控告棄養雙親,當時蘇怡寧在臉書粉專吐露與家人的多年相處關係,最後遺棄案予以不起訴處分。此外,蘇怡寧也被親妹妹蘇怡華告發,在2005、2006年間涉嫌拿她充當人頭逃漏稅,台北地檢署原本處分不起訴,但檢察官最新查出蘇怡寧及其妻子陳君惠雖然在2005年間無逃漏稅,但2006年至2012年間,冒用妹妹和弟弟、香港公司人頭,7筆收入涉及逃漏稅2877萬245元,依違反《稅損稽徵法》將2人起訴。蘇怡寧在臉書發文,對於被起訴一事表達不滿,坦言自己很無奈,「這件家庭糾紛已經陸陸續續搞了好幾年了,只因為這算是家裡事所以不想說太多」,「簡單來說就是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沒有分我老爸跟妹妹,所以他們就不爽」。
日期: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