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575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7-12
職場生活

作家搭電梯短短20秒體悟文化衝擊!白人媽媽「1句話」讓東西教育差異全看透

東西方教育觀念大不同,旅美作家「旅行沙舟」在Dcard上一篇「電梯裡的美式教育」文章,寫道在芝加哥長住的日子裡,常經歷到許多不同的生活體驗與文化衝擊。其中,在一次搭電梯的經驗裡,一對白人母子的互動,讓他有了意外的體悟。

日期:2025-07-11

投資理財

後悔贊助兒子500萬頭期款「把父母當仇人」!律師揭父母資助子女買房前,該想清楚的「6個殘酷真相」

有一位公務員媽媽在Dcard感嘆,拿出500萬元幫讀碩士兒子買預售屋,還自己當保人、扛房貸。但是兒子的女友打算提早在房屋交屋前結婚,然後兩人又突然宣布要赴日生活,想把房子賣掉籌日本生活費。媽媽一反對,兒子就回嗆:「你們根本只在乎錢」、「你們只會給我壓力」。最後他們決定收回房產、自理貸款,與孩子的關係也降到冰點。媽媽感慨,「我很後悔衝動做出當初贊助他們買房這個決定,導致現在關係決裂,兒子現在把我們當成仇人一樣,我不解這過程究竟做錯了什麼?」

日期:2025-07-11

保險稅制

父母想贈房產給已婚子女,又怕萬一離婚房子要分媳婦女婿?規避婚後財產分配「2絕招」安全過戶

自從民國105年房地合一稅上路後,父母親將不動產移轉給小孩,為了避免取得成本偏低,未來出售時可能繳納高額的房地合一稅,所以,父母親會改以買賣方式辦理移轉,讓取得成本高於公告現值,減輕將來兒女出售不動產時的房地合一稅。但是,有些個案反其道而行,只為了證明該不動產是「無償取得」,或許這也是父母親對於小孩子們的另外一種苦心。

日期:2025-07-11

職場生活

勸爸戒菸酒檳榔反被罵「吵什麼?」2天後竟罹喉癌二期,媽媽也累倒...25歲藥師兒如何逆轉全家長照命運

我是減藥藥師胡廷岳,畫面切換到現在,我爸媽竟能從「不願意健康」開始,變得「自願」調整飲食習慣、自己去報名運動課程、還能天天量血壓、測血糖、自己預約回診、月月報平安……我到底怎麼辦到的?我真的無法想像,身為獨生子女的我,家裡也沒什麼財產可以繼承,若還要長期照顧臥床家人將會是什麼模樣。而我,竟還有機會「逃過」雙親臥床照顧。大部分的人遇到臥床問題,應該都會與我一樣力不從心:爸爸罹癌後緊接著臥床,媽媽負責照顧後也忙到差點倒下。理論上保障家人健康、負責預防家人失能這件事情,理應是交給兒女、甚至是考上藥師的我來對吧?喂,考上國考藥師這時根本一點用都沒有。

日期:2025-07-10

職場生活

兒童之家長大、曾被宣判20歲前無法打球 職籃新星慨捐300萬 高錦瑋:我要把收到的溫暖延續下去

拿到球隊大約,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捐300萬元給自己待過的兒童之家。他是高錦瑋,一個曾因等不到爸爸而哭泣的男孩,如今卻成了叱吒球場的明星後衛。他說,這一路有太多人幫助過他,他只想回饋。

日期:2025-07-09

職場生活

高中老師夫妻月收12萬,65歲還清房貸僅剩200萬「差點窮老」!退休月領10萬的秘密「房子就是我的養老金」

我有一個朋友,是我心中最佩服的「退休人生教科書」。

日期:2025-07-08

產業時事

縣市長執政2周年專訪》不只火箭基地、高鐵...黑鮪魚故鄉迎來台積電!屏東周春米:要把孩子留住免到六都擠

2026縣市首長選舉已提前備戰,《今周刊》以系列數位報導,針對有機會持續執政的縣市長,暢談目前的施政成績單及未來願景。

日期:2025-07-04

投資理財

00919、00878...她40歲後才投資,5年滾出1200萬...為何人到中年更適合存股?告別窮老,關鍵在4大理財力

今天瑞奇媽又來灌雞湯了,年輕就開始理財很棒,但中年才開始也不晚。與其感嘆、羨慕別人,不妨檢視自己的優勢,因為中年理財比你想的更有力道。瑞奇媽的千萬股票資產,就是中年醒悟後才開始打造的。今天永遠比明天年輕,趁著還年輕,趕快出發吧!讓50+的自己感謝40歲的決定。

日期:2025-07-04

職場生活

銀行員賣咖啡致富,卻胖到心臟病發...他清空冰箱、拒吃「死的食物」從80公斤瘦回62公斤,10年沒生病

編按:本書作者曹承佑的第一份工作是銀行員,因為每天工作都會接觸到錢,興起了賺大錢的念頭,離職自創咖啡事業。在汲汲營營的生活中,肉類和加工食品成了飲食日常,身體隨之亮起紅燈。身高177公分的他,體重從62公斤飆升至80公斤,還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 儘管就醫服藥,卻毫無起色,為了自救,報考藥學院的韓藥學系,深入學習人體與疾病相關知識,體悟到:吃「活的食物」(蔬菜、水果)能活命,吃「死的食物」(加工食品)則導致疾病與死亡。於是他開始吃「蔬果餐」,體重從80公斤瘦回62公斤,之後10年持續維持輕盈體態。

日期:2025-07-03

產業時事

鹿兒島13天地震千次,「6弱」106年首見!一波波更大,專家:規模8恐現…吐噶喇群島為何成強震指標

今周刊編按:日本鹿兒島近海地震震不停,吐噶喇群島(トカラ列島)周遭自6/21至7/3,13天內已累積超過1000次地震,週四下午發生規模5.5地震,鹿兒島縣十島村惡石島震度首次達6弱,是這段時間內群震中震度最大地震,也是十島村1919年來首度觀測到震度6弱地震福岡氣象台早前指出,鹿兒島縣有可能接下來會發生「強烈搖晃的地震」,提醒做好必要防災準備。吐噶喇群島2022年曾15天內發生346次地震,2021年是在26天內出現308次,這次短短13天就突破1000次,創歷來新高。而社群平台上再度出現「吐噶喇法則」的討論,「吐噶喇法則」指的是「吐噶喇列島地震頻繁後,日本其他地區將發生大地震」。此說法起源於2016年熊本地震與2024年能登半島地震,都在吐噶喇群島出現異常地震活動後,被部分網友視為「前兆」。地震不斷讓日本政府也緊急召開記者會,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台灣時間下午4點召開緊急記者會,日本氣象廳在下午4點25分進行說明地震狀況及注意事項。日本首相石破茂稍也向相關部會下達3項指示,一是盡快掌握受災情況,二是與地方自治體合作,秉持人命第一方針,由中央政府統籌投入救援與災害應變工作,三是準確向民眾發布避難與災情相關資訊。日本氣象廳指出,未來2至3週恐怕會持續有地震發生,且警告可能再次出現震度5強程度的地震,而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主任、台灣地震專家郭鎧紋也示警,狀況會和2024年元旦日本石川縣能登半島規模7.6強震類似,一波比一波還強。「從歷史資料分析,最壞可能會出現規模8強震,但並不會引發南海海槽地震的程度」。

日期: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