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西松井(Kathy Matsui)於1999年在日本高盛服務時,與兩位同事共同提出了一份研究報告,題為《女性經濟學:女性經濟就是答案》(Womenomics: Buy the Female Economy),主張日本要走出1990年代的失落十年,就必須推動更多女性投入職場,推升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才能在生育率下降、高齡化趨勢及成長停滯的逆境中,為日本經濟找到另一個成長引擎。曾任高盛集團日本首席策略師及日本副主席的凱西松井,絕對沒想到13年後的2012年,二度執政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僅把女性經濟學納入國家政策,甚至設立的主管女性活躍與育兒支援事務的內閣大臣,也是專職推動男女平等的部長職務。她率先提出的女性經濟學概念,竟然成為2012年安倍經濟學的重要內容,這個經驗也間接促使凱西2021年離開高盛創業,與兩位志同道合的合夥人在東京成立了MPower Partners,是日本第一個結合ESG概念的全球創投基金。
日期:2025-06-10
今周刊編按:自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提出「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的論述後,近年,兩岸關係持續受到日方關注。近期,日本電視台不僅高規格專訪總統賴清德,同時也關注對岸對台動態。去年,有網友在內蒙古一處軍事基地,發現與博愛特區的極為相似的演訓場所,不只在國內引發軒然大波,如今,也受到日媒關注。日本電視台(NNN)記者就拿著地圖,實際走訪博愛特區,驚呼「真的一模一樣」。
日期:2025-05-31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針對臺日、臺美、兩岸關係、半導體產業及國際經貿局勢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日本經濟新聞》週二(5/13)刊出相關報導。賴清德在訪談中,提到希望與美國、日本以及荷蘭,合組「半導體非紅供應鏈」,確保未來世界可以進一步繁榮發展,也確保自由貿易能夠持續運作,而不受到低價傾銷的影響,破壞未來世界的繁榮發展。「半導體是一個生態鏈,好比說日本有材料、設備、技術,美國是IC設計、行銷,臺灣是生產製造,荷蘭也是長於設備,所以希望藉由臺灣在生產製造上面的優勢,能夠串連民主陣營建立一條全球半導體非紅供應鏈」。以下為賴清德接受日經專訪全文。
日期:2025-05-13
日本自民黨重量級人士、曾任日本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及總務大臣的眾議員高市早苗,上周旋風式訪台三天,除了必要的官式訪問及拜會前總統蔡英文,還罕見地在台北做了公開演講,這在過去訪台的日本政界高層人士中極為少見。高市在印太戰略智庫為她舉行的國際政經論壇發表演講前,受到現場聽眾熱烈歡迎,不僅有人送花、向她索取簽名,還有人要跟她自拍,宛如一場粉絲見面會。現年64歲的高市早苗,2024年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與石破茂一對一,最後在第二輪投票敗下陣來,這是高市距離日本首相大位最近的一次。由於自民黨在今年7月日本參議院改選的選情不佳,不少人推估石破政權很可能撐不過夏天,若真如此很可能再來一次自民黨總裁選舉,而高市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的話題熱度依然不減。但看在專家眼中,高市早苗爭取成為自民黨總裁,也就是實質上的日本首相,今年挑戰不見得低於去年,女首相成真的變數依然不小。
日期:2025-05-07
關稅大限倒數中,眼看美日談判已經展開,投川普所好成為關鍵。而隨台灣企業布局世界,矽盾作為國家防衛的優勢也正在提升。
日期:2025-05-07
中國企圖以軍事暴力逼迫台灣接受併吞,不時在台灣周遭發動對台軍演並頻繁派出軍機、軍艦擾台,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日本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眾議員高市早苗表示,不能給中國「侵略台灣的藉口」,稍早晉見賴清德總統確認日本與台灣應在防衛安全、經濟安保以及民主聯繫等三面向加強交流,以及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日期:2025-04-29
編按:本書作者勝間和代是經濟評論家,她認為,股市下跌時,正是投資「播種」機會。因為股價持續上漲,幾乎不下跌,導致能購買的股數較少。相較之下,全球股票時而大幅上漲,時而大幅下跌,因此能累積更多持股。股市下跌時,正是開始定期定額中長期投資的最佳時機。儘管最初的半年或1年會持續虧損,但是在下跌時開始投資,才能為將來的龐大獲利鋪路。股市下跌時,千萬不要打開證券帳戶。即使知道未來會轉虧為盈,看到賬面上的虧損還是會讓人心情很差。因此當股市下跌時,乾脆忘掉自己有投資還比較好。
日期:2025-04-09
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HFX)今年首度移師台灣。總統賴清德直言俄烏戰爭持續,中俄朝伊等威權勢力持續集結,且中國透過傾銷衝擊全球經濟,對國際經濟秩序、民主、自由、和平與穩定帶來嚴峻挑戰。 賴清德強調,台灣位於第一島鏈關鍵位置,直接面對威權主義威脅,但台灣不會被恫嚇。他強調「台灣珍惜和平,但對和平沒有幻想」,台灣將秉持「和平靠實力」的精神,以具體行動打造韌性台灣,並壯大全球自由民主陣營。他向國際社會民主陣營提出三點呼籲,包括「威權主義愈集結,民主陣營愈要團結」、「讓我們共同打造全球非紅供應鏈」,以及「 讓我們團結重現和平曙光」。
日期:2025-02-20
今周刊編按:以「寒夜三部曲」聞名的國家文藝獎得主、高齡90歲作家李喬周四(2/14)發表聲明表示,出任苗栗第2選區國民黨立委邱鎮軍罷免案的領銜人,李喬說,「台灣有難,我選擇站出來」。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在臉書發文分析,這一次台灣的大罷免,光是看被提出罷免的在野黨立委,與罷免運動領銜人之間的對決,就十分有意思。作為媒體人,「我認為有三組對決,值得大書特書」。第一組,是曹興誠對徐巧芯。一個是曾經領導產業界的「龍頭大佬」,一個是對人隨便比中指的「小太妹」,完全不是同重量級的選手,卻在這裡上演一場「上駟對下駟」的大戰。曹董勝了理所當然,但萬一沒有把徐巧芯罷掉,對曹董的一世英名可能會有影響。按道理說,曹董不應該下來淌這灘渾水,但或許是過於擔心台灣落入對岸共匪之手,才親自跳出來對戰。「這幾天,我看曹董在臉書上每天都發一篇犀利的戰鬥檄文,好像是樂在其中,說不定心中已有勝算」。第二組,是苗栗第二選區的老作家李喬,親自披掛上陣,當起了罷免立委邱鎮軍的領銜人。據說上一任領銜人因為受到了巨大的壓力,而不得不退出,如果因為出於恐懼而沒有人接班,不僅是苗栗,恐怕台灣的民主都會蒙羞。幸虧有老作家出面。「台灣有難,我選擇站出來」,這句話,鏗鏘有力,令人敬佩。「我年輕時就聽說過李喬在文學史上對台灣的貢獻,不知道老作家此次親自出陣,能否立下新功」。第三組,是知名音樂人、曾獲金曲獎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的朱約信(朱頭皮),領銜罷免林德福。「朱約信是我非常尊敬的音樂人,3年前我在台北主辦追悼安倍晉三前首相音樂會時,他主動和我聯繫,在音樂會上無償獻唱自己特別創作的歌曲路燈悼念安倍首相,感動了很多人」。他這次挺身而出,除了是對國民黨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羞辱藝文界深感憤怒之外,也是對藍白立委無視民生、亂砍預算,甚至危及國安的行徑無法坐視,因此決定並肩作戰。林徳福從1990年代就開始擔任永和市長,在地經營30年,不知道這一次會不會中箭落馬?曹興誠、李喬、朱約信,本來都不是政治圈內的人物,把他們都逼到不得不出來擔任罷免領銜人,說明台灣的政治真的出了大問題。
日期:2025-02-14
台海緊張態勢日趨升高,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提出警示與建議。他以其獨特視角剖析習近平對台政策的轉變、台灣面臨的安全困境,以及美國新政府下的台美關係走向。
日期: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