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77)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對台灣課徵高達三二%的對等關稅,對台灣經濟投下一枚震撼彈。對此,不少國內權威經濟學者認為,要有效減少對美貿易順差,與其從特定少數高關稅品項著手,不如重新思考央行的匯率政策,才能真正改善。
日期:2025-04-09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啟動,台灣將面臨32%高關稅,更揚言下一波將針對藥品徵稅,引發全球醫藥市場緊張。儘管台灣藥品出口美國的比例僅約10%,短期內衝擊有限,但對保健食品市場的影響卻備受關注。
日期:2025-04-07
臺東縣政府出版刊物《看見臺東》今年邁入第362期,本期全面改版,從原本的報刊形式升級為雜誌型態,以多元主題及細緻設計,引領讀者深入探索臺東的人文風情與生活故事。
日期:2025-04-02
今周刊編按:台灣法律史上歷經再審、非常上訴、再審等救濟程序最複雜的諸慶恩案,於諸慶恩離世後22年,終獲無罪判決確定,並創下我國檢察官成功為死亡被告平冤的司法先例。《今周刊》曾於2021年2月的1259期,以封面故事完整解析監察院對「石木欽案」的230頁報告,揭開司法最黑暗一幕,其中就提到當時台灣高檢署就與富商翁茂鍾案有關的諸慶恩案,決定向台灣高等法院聲請再審,「目的只有一個,還諸慶恩及其家人一個清白」。根據最高檢察署27日新聞稿,本案於台灣高檢署檢察官首次聲請再審遭駁回確定後,最高檢察署林麗瑩檢察官、台灣高等檢察署張斗輝檢察長、黃冠運檢察官及花蓮地檢署陳佳秀檢察長等人仍未放棄,持續以專案團隊發揮「檢察一體」的精神接力救濟,貫徹公義。不僅如此,監委王美玉也在幕後為本案奔走,出力頗多。最高檢察署指出,綜觀全案歷經再審、非常上訴、再審等非常救濟程序前後逾四年,終於使諸慶恩於離世後22年獲得無罪判決確定,創下檢察官成功為已死亡被告平冤的司法先例。
日期:2025-03-27
封關期間「關稅俠」川普頻出招,其中晶片稅更衝著台灣而來,將對台股造成什麼效應?各投資機構分析實質影響,電子、傳產各有風險與機會。
日期:2025-02-05
已故前百利達銀行台北分行經理諸慶恩,20多年前向佳和集團負責人翁茂鍾旗下的怡華公司追債,結果反遭控涉違《偽造文書》、《商業會計法》等罪遭判刑,最終含冤而死,迄今無法平反,高檢署認為本案恐有冤情,向高院聲請再審;高院認定有新事實與證據,週四(1/24)裁定開始再審,但全案得抗告!
日期:2025-01-24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自2018年退休後筆耕不輟,歷時6年,自傳下冊終於問世,而距離1998年的自傳上冊,已相隔26年。近來,張忠謀接受《遠見雜誌》獨家專訪,暢談《張忠謀自傳》寫作歷程、業界秘辛與台積電創辦歷程。該傳將近30萬字的上、下冊全集,於11月29日由天下文化正式出版。親撰自傳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2018年退休後即動筆,卻因疫情與健康因素而寫寫停停,花了6年,才在93歲高齡,成就近20萬字、涵蓋54年歲月的下冊巨作。
日期: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