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南港生技育成中心,自2018年開始推動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計畫,透過複合式創新育成模式,至今已協助超過百家生技醫藥、醫療器材、應用生技等相關新創企業升級與發展,將臺灣卓越的生技醫藥與醫療量能導入國際,在世界發光發熱。
日期:2024-12-24
比翼加速器股份有限公司(後簡稱比翼生醫)是臺灣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投資創新醫療科技的「醫院創投」,也是臺灣目前最大的醫療生技新創加速器。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比翼生醫聚焦智慧醫療、高齡與居家醫療領域,運用過往累積的資源與能量,扶持專注高齡醫療生技的新創團隊茁壯,共同擴展海外市場。
日期:2024-12-24
我們下修對遠百(2903)今年的期望值,主要的理由是年初時看的太樂觀。存股池醫藥股—杏昌(1788))獲利達成率狀況則相當良好,公司在日前法說會中表示,將切入AI智慧醫療設備的領域。
日期:2024-11-22
子宮內膜癌已居女性生殖系統癌症發生率首位,且無單一致病關鍵因子,停經前後女性必須隨時關注身體是否釋放警訊,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日期:2024-10-16
編按:藝人汪建民去年11月確診肺腺癌第4期,抗癌一年仍不敵病魔辭世,享年56歲。由於汪建民不菸不酒,仍得到肺癌,胸腔科醫師杜承哲表示,肺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與一般肺部疾病混淆,建議可以定期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早期發現,存活率可以相差10倍以上。肺癌已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除了定期篩檢外,醫師也分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注意及保養,避免肺癌找上身。
日期:2024-10-08
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和疾病負擔的加劇,再加上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現有的醫療照護體系正面臨巨大的挑戰。醫療人力短缺、用藥安全把關、手術安全控管以及偏鄉醫療匱乏,都是當前亟需解決的棘手問題。解決方式不能再用傳統的線性思維, 必需借力科技來偕同照護, 特別是在機器人、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等領域的突破,讓醫療照護的質量能持續提升。
日期:2024-09-20
醫療科技近年快速進步,台灣健保署對提升民眾的新醫療科技可近性向來不遺餘力,以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為例,繼去年健保署開放17項納入給付後,今年宣布再通過46項,包括子宮肌瘤切除、子宮切除及其他手術。為兼顧健保永續性以及新醫療科技可近性,商保與健保如何齊行發揮綜效也成為各界高度重視議題。全球微創醫療技術的領導者直覺公司(Intuitive)於8月10日(六)舉辦「商保健保齊行 新醫療科技導入曙光」論壇,邀集產官學代表共商解方。與會貴賓包含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與龐一鳴副署長、臺大醫院賴逸儒副院長、長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研究所暨醫務管理學系盧瑞芬教授、安達人壽張志杰總經理、韓國三星人壽(Samsung Life) Won Kim產品總經理以及今健康洪素卿總經理,期盼在新醫療科技時代之下,民眾能獲得更佳的醫療保障。
日期:2024-08-17
我常聽到病患詢問:「我明明吃的不多,為什麼就是瘦不下來?」這時候我會問:「你早餐吃什麼?」大多數人的回答不是「三明治」就是「麵包」,這2樣都是屬於高熱量的精緻澱粉食物。我會提醒他們:「吐司和麵包是用油去揉麵粉做出來的,越鬆軟好吃的麵包,油加越多,早餐要換吃別的,例如水煮蛋、雞胸肉、花椰菜、地瓜等。」
日期:2024-07-24
台灣自2021年犬貓寵物數量超越新生兒人口後,「寵物」一詞逐漸被「毛小孩」取代。飼主愛寵花錢不手軟,近期除了史上規模最大寵物展將於7月5日登場,坊間也出現頂級寵物服務,從帶毛孩用餐、暫時分開的住宿,甚至健檢、寵物離世後的思念安放,寵物及飼主們的需求都能被滿足。
日期:2024-07-03
這陣子,髖關節酸痛突然變成好熱門的健康話題,從蕭亞軒(44歲)、郁方(52歲)、盧秀燕(62歲)到李艷秋(66歲),都透露自己為髖關節酸痛所苦。也就是說:這波髖關節酸痛熱潮,從女明星,橫跨到勤走基層的女市長、熱愛運動的資深媒體人,年齡從40多歲到60多歲都囊括在內。
日期:202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