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21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3-20
投資理財

本金只有20幾萬,分批買進0050還是歐印好?這樣買能就多賺5成...一文破解高勝率 vs 本金大小的迷思

先前有人留言,選擇歐印是要有筆大一點的資金,如果只是20-40萬左右,基本上與分批買進沒什麼差別。為了破解這個迷思,YP打算用24萬來做個回測,當10年前歐印0050跟分批買進至今,金額高低對於勝負是否有什麼差別。

日期:2025-03-17

職場生活

老公把弟妹接回家住「24坪擠5人」,她卻堅持切水果、餐具也要儀式感:把日子過得精緻,才是有本事

編按:曼曼是一位普通女子,不是嫁給高富帥,也沒有衣食無憂的婚姻。老公是一家汽車經銷商的售後服務經理,婆家兄妹4人,他排行老大,不只負擔弟妹學費,還把他們接來自己的家住,直到他們找到工作為止,全部人就擠在24坪的房子裡。曼曼的夫妻兩人世界卻變成團體生活,但她仍對生活很講究,從切水果、餐具、家中布置都過得有儀式感,就連吃泡麵也要邊聽歐美民謠。老公私下對曼曼說:「謝謝老婆,家裡這麼多人,你做了這麼多,辛苦了。」她就從柴米油鹽的普通生活中,變得有格調、找到情趣,讓日子不將就。

日期:2025-02-21

投資理財

早上8:45帳面已賠掉1台進口車...補習班老師股市慘賠告白:一按停損就上漲「我捲曲在床上,動不了也哭不了」

編按:本文訪談現任Facebook萬人社團【當沖波段價差】版主張衡,他曾任【花花當沖分享社】版主,擅長技術分析與各類期貨交易。張衡分享他的成功經驗,也坦誠講述了他在投資路上遇到的挫折與挑戰,讓人深刻理解成功背後的艱辛與努力。市場的勝負往往取決於心態的平衡與心理的堅韌。投資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續的學習與自我反思。

日期:2025-02-21

產業時事

金融專家也會上當 哪些人容易成為箭靶? 五情境釀破口 心理師教你識詐

(今周刊1465)「我是金融專家」、「我很懂得辨別詐騙招數」、「我怎麼可能被騙!」你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嗎?小心,這正是容易被詐騙集團利用的認知誤區。

日期:2025-01-15

產業時事

「詐騙集團太懂人性⋯」 五十二名受害者血淚報告 反覆上當 多因急於追回財損

(今周刊1465)「我太容易相信別人,陷入投資和愛情詐騙後,心裡很慌亂,只想趕快追回被騙走的錢,結果沒隔多久,又再次上當……。」碩士畢業、在不動產業工作的小李兩次遭詐騙,連同現金、存款、股票和基金,賠上七百多萬元。

日期:2025-01-15

產業時事

柯文哲從羈押到起訴,113天5度現身鏡頭前「容貌心情」巨變…上次理個大光頭「如今變這樣」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身陷京華城弊案、政治獻金案,9月5日羈押禁見至今已113天,台北地檢署上午10時將召開記者會說明偵查結果,對柯文哲等11名被告提起公訴。期間柯文哲因剃了大光頭引發熱議,而從羈押至起訴,柯文哲不管是心理狀態還是容貌,都有極大轉變。

日期:2024-12-26

投資理財

10個人玩股票、2個家破人亡...投資28年老手:世上所有事都必須汲汲營營,但股票要放鬆才能成功

美國詩人約翰・格林里夫・惠蒂埃(John Greenleaf Whittier)說,世界上最悲傷的一句話就是「我當初應該那麼做的⋯⋯」。投資股票的我們,果然也無法擺脫這句話,我們都不是可以脫離人類普遍心態的特殊存在。所以說,如果想在股票投資上取得成就,了解心理方面的因素非常重要。

日期:2024-12-22

產業時事

三意學校》AI時代,誰還有隱私權?每一個點擊、每一句話語都化做數據...無所不在的新型剝削,該如何避免

政治和商業一直是影響社會發展的兩大權力結構,兩者關係也深刻複雜。在AI的推動下,這兩股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形成了新的數位時代現象:數位全景監獄(Digital Panopticon)與監控資本主義(Surveillance Capitalism)。一個是無所不在的監視機制,另一個是以數據來剝削的經濟模式。兩者不僅共享技術基礎,也共同挑戰著自由、隱私與公平等人類社會的核心價值。

日期:2024-12-17

職場生活

自律神經失調教會我的事「1秒能做完的事,請花2秒鐘做」!放慢動作為何更有效率?醫學權威「健康減壓」這樣做

編按:飽受失眠所苦,還是怎麼睡都睡不飽?沒來由的暈眩、心悸、手麻腳麻,或是老是覺得這裡不舒服那裡痛的...到醫院又找不出原因,可能都是自律神經失調在作祟。自律神經是不受意志影響,調解身體機能的神經,控制我們的呼吸、血液循環、消化和排泄等功能,當自律神經失調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讓你覺得做什麼都不爽。日本自律神經權威小林弘幸教授表示,除了少數的周邊神經病變引起除外,大部分的人都是因為壓力過大、作息不良而導致,所以即便去醫院就診,藥物的控制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如果沒有消除根本的原因,也可能反覆復發。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病,但放著不管絕對會成為大問題,藉由生活習慣的調整和簡單的動作,每天只要1分鐘,就能有效改善自律神經狀況。

日期:2024-12-12

產業時事

林家正東京賽後專訪》15歲赴美,小聯盟教他「相信自己」…神鬼配球又鼓舞軍心:最關鍵「心靈捕手」

(今周刊1458)「我們從第一場比賽就百分百付出,過程中沒有對不起自己。」這是台灣隊長陳傑憲,對本屆世界棒球十二強賽的總結。一次次的美技接球、反覆激勵隊友的言語手勢,到幾支重挫對手的長打,所有代表隊選手展現的拚搏精神,將永遠成為經典。奪冠後,《今周刊》專訪三位台灣英雄,回顧他們如何登上棒球最高殿堂,進而綻放光芒。

日期: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