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日本國寶級醫師野原重明活到105歲,認為年過65歲後繼續工作,能維持健康。調查顯示,43%的日本勞工退休後還要繼續工作,多非因經濟壓力,而是維持身心活力。且持續工作能降低死亡風險與失憶症機率,因此,一個公園掃落葉的老人可能是身價千萬的富翁。退休金要準備多少才夠?其實沒有標準答案,要考慮生活方式、開銷和收入。退休後少了房貸、教育和通勤費,生活開銷通常比工作時期少,花費不像想像中呈U型,初期高、中期減少、晚年再增,多數人隨著年紀越大、花費逐漸減少,僅少數在生命末期醫療費用上升。
日期:2025-06-17
編按:本書作者安德魯.哈藍儘管打扮樸素,仍被住在加州波托拉谷的科技新貴夫妻詢問是否也有保時捷,顯示在他們的富裕世界裡,豪車是「基本配備」。作者引用研究指出,收入達10萬5000美元(約合新台幣307萬元)時,快樂感最高,但在波托拉谷,這筆錢連房貸都難辦。住在有錢人身邊,即使收入不低,也容易產生「比較」的失落感。像是一位年薪12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50萬元)的公司財務長,雖然收入高,但鄰居的收入更高,導致對她的健康造成危害,最後心臟病發作離世。甚至,即便億萬身價富豪,也身陷「同儕比較」的焦慮。
日期:2025-06-17
編按:本書作者安德魯.哈藍原本是高中老師,任教於新加坡的美國國際學校,以教師的薪水打造出千萬財富。他指出,致富關鍵就在日常小錢。以買精品咖啡和自己泡咖啡為例,若每天會有5美元(約合新台幣150元)的價差,都用來投資,如果每年他們平均收益9.47%,從22歲到65歲,43年後,這筆錢會增長為101萬1422美元(約合新台幣2986萬元),這也凸顯小額投資的威力。看似小額的存款都可能造成重大影響,這就是為什麼一對夫妻退休時有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3000萬元),而薪水差不多的另一對同事到頭來卻什麼也沒有。
日期:2025-06-11
「唉,買股票常踩雷,看來我要多賺一點錢很難了…。」「不一定喔,有人操作勝率不到5成,報酬率很驚人!」「…………,怎麼可能?」真的,要有好的投資報酬率,不一定要每一筆賺錢。
日期:2025-06-10
編按:來自中國的盲盒公仔Labubu、Crybaby(哭娃)掀起搶購潮,韓國天團Blackpink成員LISA、貝克漢女兒Haper Seven都是粉絲。而炒熱Labubu等公仔IP的泡泡瑪特公司,原本只是一家雜貨店,2020年底在香港以每股38.5港元發行,6/9收盤價已來到250.8港元,市值超過3368億港元(約合台幣1.28兆)。而這一波的股價飆漲,也讓公司創辦人王寧半年內身家暴漲近150億美元,以205億美元(約合台幣6,136億元)躋身中國富豪榜前10名,更讓他登上河南首富寶座。本書為作者與泡泡瑪特創辦人王寧的深度對談,揭露泡泡瑪特如何從一個街邊的小玩具舖,發展到現在市值兆元的IP帝國。
日期:2025-06-10
長榮(2603)訂於6月19日(下周四)除息。隨著除息日期逼近,手上擁有長榮的投資人,可能會擔心所得稅以及除息金額太大難以填息的問題,考慮要不要棄息,或等除息後再買回來。針對這些疑問,總編提供您一個思考座標。
日期:2025-06-09
週六(6/7)下午,台北工商協會於官邸舉辦了第五場大師講座,榮幸邀請到新加坡赫比集團的姚曉東董事長擔任主講貴賓。姚董事長白手起家,以每七年成長十倍的驚人速度,短短二十八年間將公司規模擴展了一萬倍。2023年,他榮獲新加坡商業獎「年度傑出商人」殊榮,身價更一舉躍居新加坡富豪榜第八名。這便是姚曉東董事長傳奇人生的最佳寫照。
日期:2025-06-08
我常被問到:「那現在要不要買房子?」我總是覺得一頭霧水。你要我怎麼回答?要不要買房,必須依據個人現有的財力、需求、理由,還有買來到底要做什麼來做決策。我不了解你的狀況,怎麼知道你要不要買?
日期:2025-06-08
本書作者陳威良從30萬起家,曾在市場翻倍、再翻倍,也慘賠過只剩2萬,他從月薪22K小資族,再到外商、金融圈歷練,成為傑出的操盤手,他深知散戶的痛點,靠著20年實戰經驗,打造出一套「小資也能用的飆股獲利術」!
日期:2025-06-06
富邦金融控股公司(2881)在週四(6/5)舉行法說會,公布亮眼營運成績,由於在2025年第一季,各子公司維持穩健表現,富邦金控稅後淨利410.6億元、年增35.0%,每股盈餘(EPS)3元,稅後淨利及每股盈餘均居業界第一。
日期:202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