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44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7
職場生活

台南鹽水必看景點!400年廟宇、國寶級虎仔香、八角樓和美味老店…沈方正帶逛沒被商業化的老城市

「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鹽水月津港曾經是台南市往北交通的樞紐,經歷數十年時代變遷,繁華不再。現較為人所熟知的是元宵節後的「鹽水蜂炮」慶典。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很喜歡鹽水,熱愛發明新事物的他,因而特別設計旅人來台南很少會到訪的鹽水小鎮行程,「這是我個人很喜歡的全台小鎮之一,有悠久的歷史又不這麼商業化,到現在還保留清朝、日治時代的風貌。」最特別的是,鹽水有幾間老店經營超過4代,甚至有傳承6代、全台最古老的「泉利打鐵老鋪」,逾400年的「鹽水護庇宮」,以及清光緖27年(1847年)建造、177年歷史的豪宅—八角樓,值得好好安排時間來探訪

日期:2024-06-05

職場生活

廢死廢奴挺窮人 大文豪行動實踐大愛

一八八五年五月二十日,法國文豪雨果寫下「愛就是行動」,兩天後過世。這位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文學評論家一生積極參與社會,投身法國十九世紀的變革。

日期:2024-06-05

產業時事

台灣2千名孩子不工作就沒飯吃…台灣世界展望會痛心「一個台灣、兩個世界」…飢餓三十活動聚焦全球難民

近年世界各地戰亂、天災頻仍,導致居民流離失所,難民人口如今已逼近1.1億人,其中更有多達四成是無辜的孩子。因此,台灣世界展望會將2024年第35屆「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主題訂為「搶救奮力生存的孩子」。台灣世界展望會特別在周二(6/4),亦即聯合國訂定的「受侵略的無辜兒童日」召開記者會,邀請今年「飢餓三十」代言人陳庭妮出席,分享其探訪台灣中部生命小鬥士「小閔」,以及前往孟加拉科東南方「克斯巴扎爾」難民營,感受百萬羅興亞人在當地艱困的生活。台灣世界展望會會長李紹齡表示,不管是氣候變遷、戰火或突發災難,甚至是通膨,都會帶來難民問題,每個危機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最脆弱的孩子 。她表示,每一年大家都響應攜手幫助更多孩子,但她仍祈禱,明年不再有「飢餓三十」這樣記者會。

日期:2024-06-04

產業時事

亞細亞的孤兒後來怎麼了?75年後與台灣的這分情如何延續,《今周刊》攜手《大愛台》直擊探訪「異域」人們

「泰北孤軍」,這名詞台灣人並不陌生,他們源於1949年的第二次國共內戰,走過四分之三個世紀的現在,泰北孤軍後裔們現在依然存在,七十五年,他們怎麼了?《今周刊》與《大愛台》攜手前進泰北,直擊孤軍的過去、現在到未來。

日期:2024-05-31

產業時事

「泰北孤軍」攀越大山,學中文、考獎學金改變命運!《今周刊》攜手《大愛台》直擊當地人與事

「泰北孤軍」對台灣人並不陌生,但在泰國北部,難民們不只有華人,他們如何透過教育,翻越大山,改變命運,《今周刊》與《大愛台》攜手前進泰北,直擊泰北的人與事。

日期:2024-05-31

職場生活

不喜歡跟團,害怕自助旅行又想深入旅遊?雄獅結合名人,推「風格旅人帶路」,連馬來西亞粉絲也來報名

「出國旅遊」對台灣人而言已成為剛性需求,雄獅旅遊媒體管理部總經理單葑觀察,仍有非常龐大的興趣分眾旅遊市場尚未被滿足,這些旅客尤其在意「稀缺資源」與「名人推薦」的多元精緻主題旅遊行程,這也是市場上少見的旅遊商品模式。看準旅遊型態的改變,雄獅結合各界旅遊達人,推出一系列「風格旅人帶路」主題遊程,首波主打藝術文化、建築設計、攝影美學和世界探索4大主題。

日期:2024-05-30

職場生活

賞螢、揉茶、看雲海拍神級美景...阿里山消暑趣,慢遊路線這樣玩

隨著暑氣升溫,正是著手規劃上山避暑的好時機。位於中台灣、海拔兩千公尺以上的阿里山,孕育著闊葉林、針葉林等豐富林相,紅檜、台灣扁柏、樟樹、楓樹、台灣冷杉等綠植沿著不同高度分佈,到此一遊不僅能消暑、感受芬多精,走進這個物種豐富的自然生態庫,環境幽靜了,心也跟著澄淨,靜下來,就能欣賞天造萬物的奇想奧妙。

日期:2024-05-29

職場生活

三意學校的三意人》新加坡才獨立60年為何這麼成功?駐星代表童振源的三意經驗

我國駐新加坡代表童振源派駐即將滿一年,我們組團到當地探訪他,同行的朋友有立法委員、企業家和資深媒體人。

日期:2024-05-24

投資理財

3歲兒子一句話,他40美元買進輝達、大賺數十億美元!和黃仁勳一聊2小時:現在1000美元還很便宜

「我們在2016年開始買進輝達股票,當時會發現這個題材,是因為我3歲兒子的一句話。」摩根美國科技基金經理人Joseph Wilson如此談起投資輝達的契機。

日期:2024-05-23

產業時事

農電共生新典範》八成電力來自太陽能、年產百噸蔬果自給自足 日本直擊 荒地翻身永續農場

光電滅農爭議,在台灣延燒十年,種田與種電的二分法,引爆搶地大戰。但實際上,「農電共生」的想像可以很多元。今年三月初,《今周刊》前進「太陽能大國」日本,探訪位於千葉的「KURKKU FIELDS」農場:他們主打有機循環農業,更藉光電自給自足,靠著永續理念,讓農電共榮,與在地共好。台灣能否借鏡,開創新的發展型態?停滯不前的農電政策,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日期: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