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美國的Jimmy熱愛地質研究,說著一口流利中文,決定來台灣求學與生活,探索這片美麗的自然景色,更深深被東部的地質景觀給吸引,直呼「真的離不開台灣」,拍攝YouTube影片希望推廣台灣的岩石給全世界認識。
日期:2025-07-15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關鍵,而教師則是教育的核心。為了讓教師掌握最新技能,啟發學生對未來職業的探索,新加坡教育部於2003年推出「教師實習計劃」(Teacher Work Attachment),並在2021年修訂為「升級版教師實習計劃」(Teacher Work Attachment Plus)。該計劃為中小學教師提供2至4週的專業學習機會,讓他們走出校園,深入公部門、私營企業或非營利機構,拓展視野並提升專業技能。
日期:2025-06-10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近月來將總統賴清德比做納粹獨裁者希特勒,日前遭德國在台協會譴責之外,歐盟、荷蘭、以色列等國也同樣發聲表示遺憾,但朱立倫不僅沒道歉,更扯向干涉內政、不應助長民進黨獨裁等話語。對此,時代力量、台灣基進、台灣綠黨、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周一(5/12)共同喊話,要求國民黨向國際社會道歉。
日期:2025-05-13
中視董事長盧秀芳、台中市新聞局長欒治誼、數位發展局長林谷隆將參與「海明威深度閱讀與媒體素養青年營」,與百位高中生面對面對話,營隊以「AI時代下的真假訊息攻防」為主題,學生將化身「一日大學生」,進入東海校園參與主題演講、新聞座談、媒體識讀講座與青年沙龍等課程,從新聞生成、內容操控到價值判斷,深入剖析假訊息如何運作,並學習在AI內容混淆的環境中辨識真相。
日期:2025-04-21
「我今天是以一位父親、一位24年大學老師的身份與角度來演講」教育部次長葉丙成,4月12日暫拋開次長身份,到TIA台灣勵志協會、以「AI時代人才培育」為題用台語演講,他強調「AI將取代人類超過一半的現有工作。所以,未來的20年,穩定不復存在。職場的趨勢:每3至5年得學新技能。」
日期:2025-04-14
AI時代,若仍仰賴傳統學習模式,個人成長無法跟上變化,容易感受到被AI取代的壓力。在未來,會學習的人將領先,能深度學習的人會稱霸,而能持續自學的人將無可取代。
日期:2025-03-26
(今周刊1472)政府大張旗鼓籌設運動部,培育運動員的「體育班」制度也面臨檢驗時刻。為何有年輕選手逃離體育班?有哪些正面案例能推進改革,或是,它該逐步退場?
日期:2025-03-05
新加坡政府一向高度重視教育,認為教育能培養價值觀、提升技能、建立國家認同,並促進社會凝聚力。經過60年的努力,新加坡的教育成就屢獲國際讚譽,名列全球前茅。面對人工智慧(AI)科技浪潮與國際局勢變革,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於今年2月11日發表演說,回顧新加坡教育發展歷程,並提出九大教育方針,以應對未來挑戰。
日期:2025-03-02
立法院針對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上演表決大戰,國民黨、民眾黨上週五(1/17)聯手大砍,二讀表決通過通案刪減939億餘元,創歷史新高,工商、藝文、研究單位紛紛出面譴責,週一(1/29)開始討論各部會的刪減事項,並繼續進行三讀。不過週一表決一開始就亂成一團,民進黨立委林楚茵質疑,國民黨竟然在「表決之後」才拿出來提案,「可以這樣嗎?」且國民黨提案全部刪除「個資保護預算」,發現成為詐騙集團幫凶之後,表決通過後才說要撤案,痛批「離譜到極點!把預算審查當兒戲嗎?」20、21日兩天預計將繼續進行馬拉松式表決大戰,若依照每小時處理40案的速度,周二(1/21)就能完成總預算表決。民進黨立委范雲在臉書上傳厚厚一疊藍白刪、凍預算指出,「多數根本來不及被立委們細看,現在開始被表決!」稍早已表決通過凍結行政院業務費70%,待執行30%之後,才可申請解凍並需經院會同意。在接近中午時,江啟臣宣布有諸多預算的更正版本待印送,會議休息,等更正版內容印送完畢立刻繼續開會。
日期: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