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66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8
投資理財

記帳常常半途而廢?3個技巧教你正確記帳,掌握收支平衡,奠定踏實的財務基礎

盤點其實就是掃除盲點,因為我們的消費方式通常不是突然形成的,特別是日常花費很容易進入由習慣所累積而成的「自動模式」。在自動模式中我們不會想太多,只會覺得錢怎麼不知不覺就花光了,但又不知道花去哪了?有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症狀」。透過個人財務報表,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掌握金錢的流向與資產的狀態,其中包含了資產負債表與收支平衡表,特別是如果想要掌控現金流,必須從「記帳」開始。

日期:2024-06-05

投資理財

為什麼我的投資總是賠錢?小心你可能是落入「金錢決策陷阱」而不自知!

聰明主婦在他的第一本著作《盤點致富》中分享,在覺察中我們除了想要得到解決方案外,更重要的是自身對於財務掌控的力量與彈性。接下來他想跟讀者分享,在日常生活中難以覺察的「金錢投資陷阱」。

日期:2024-06-04

投資理財

你也曾經想成為航海王、天國一輝聖鬥士嗎?投資如何不盲從?5帖良藥助你打造富足體質

聰明主婦在他的第一本著作《盤點致富》中分享,內外兼修、養成富足體質的五帖良藥。富足體質說來有些抽象,但其實是非常務實的概念,強調的是一種內外兼修的平衡狀態。外在可見、可量化的資源包括工作收入、資產或是副業斜槓產出的價值等,這些條件支應著我們的生活、行動、欲望與夢想;而內在的資源則是一種無法量化卻真實的力量,支持我們依循著內心找到人生真正的目標 並且實現可能。

日期:2024-06-03

投資理財

媽媽買的保險幾乎壓垮全家...認清當護理師無法財富自由,她辭掉醫學中心鐵飯碗,27歲年賺200萬

如果你剛畢業,即將邁入社會成為新鮮人,這本書或許可以快速讓你變成理財小資;如果你自認為是理財小白,這本書可能也會幫你找到如何成為理財小資的答案;如果你毫無頭緒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走,書中會提供立刻可以執行的理財心法和工具。我並非少年股神,也不是優秀的企業家,只是一名普通的護理師。在畢業不到三年後的24 歲,我是如何成功存下人生的第一桶金100 萬元呢?

日期:2024-05-27

投資理財

第一金(2892)存股65張獲利破百萬!從零股慢慢買,跌到14元也沒賣...存股哥:紀律就是最好的策略

金融股在經歷了疫情幾年的沈寂,在去年慢慢開始回溫,到了今年中彷彿又回到過去金融股大存股時代的氛圍了。金融保險指數從今年1/3收1701點漲到今天1983點(5/21),漲幅16.5%,如果你手上有金融股,應該非常有感。

日期:2024-05-21

職場生活

母親持刀威脅學霸兒「不考台大醫科,就同歸於盡」...10個孩子3個在看身心科,20年補教名師揭台灣教育怪象

教育部統計,學生自殺通報五年飆升八倍,補習班前線,一班有近三成孩子看身心科。比起擔憂成績問題,更重要的是探究在成績背後,究竟是「什麼」讓孩子出了問題。身處補教最前線,近二十年來,種種教育怪象在張祐嘉眼前輪番搬演,不計其數的孩子從教育高塔墜落,來不及被接住……教育本應是昇華可塑性、構築夢想的殿堂,卻在社會及家庭的扭曲壓力下,變形成殘酷的修羅場,一個孩子的成長竟成了以成績決定人格,無休止的痛苦學習。大人膜拜高分,卻漠視問題的「根源」,還會有多少孩子成為榜單祭品?

日期:2024-04-08

投資理財

因為有錢,所以善良?他揭「香港首富李嘉誠如何請人吃飯」背後真相:為何富人比窮人更缺德

人們普遍相信真正的精英都是這樣和藹可親,甚至仙風道骨的,他們的成功根本不是靠投機鑽營,而是靠正大光明的軟實力。然而,皮福在論文中甚至認為愈不道德的人愈容易獲得更多財富。不管怎麼解讀,研究者們公認一個事實: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群往往比普通人更自私。既然如此,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有什麼好處?

日期:2024-04-08

投資理財

應該讓孩子幾歲開始學理財?他讓兒女小一就有帳本和零錢包:教金錢觀最難是「這件事」

「文具架上的自動鉛筆大約25元可以買得到,我可以幫妳支付25元,因為那是妳上學的『需要』;但如果妳要買超過25元的自動鉛筆也可以,差額就要用妳自己的錢付喔!因為超過25元就是妳的『想要』。」這是發生在我與當時三年級女兒的日常對話。

日期:2024-04-06

投資理財

27歲沒錢沒房還欠一屁股學貸...她42歲財務自由體悟3件事:當你像有錢人一樣思考,你離錢就不遠了

在《讓女性受益一生的理財思維》這本書中,作者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金錢故事,或者也可以稱之為金錢劇本─它是你小時候關於錢的記憶和經歷。這並不是你小時候家裡有沒有錢的問題,而是錢帶給你的感受,以及你父母在花錢、理財過程中給你帶來的體驗。除了成長經歷,社會傳統也對我們的金錢觀的塑造有很大影響。在傳統文化中,女性如果很直白地說想要追求財富,就會被人貼上貪婪、不知足的標籤,甚至有人會覺得「想嫁個有錢人」,都比「我想要賺錢」更讓人容易接受。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女性羞於談錢,和金錢的關係也顯得若即若離。

日期:2024-04-04

職場生活

為家人健康辛苦煮飯卻沒得到感謝還被嫌...醫師看主婦的委屈:人可以為他人付出,但得是「心甘情願」

很多人把「愛自己」限縮在「滿足個人欲望」這樣褊狹的定義裡,而「滿足個人欲望」又不斷被各種商業活動詮釋為「滿足物質欲望」,所以隨處可見的廣告活動與行銷宣傳充斥著名牌精品、高檔飲食、豪華旅遊等訊息,鼓勵大家透過消費來犒賞自己,並且要放在社交媒體展示炫耀,直接或間接傳達「人應該要想辦法滿足自身各種物質欲望,這樣才算是愛自己,才顯得高人一等」。其實「愛自己」可說是個假議題,因為「愛自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只有當我們做了「不愛自己」的行為時,才會有「愛自己」的概念。

日期: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