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川普關稅升溫及國際政經風險,2025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場瀰漫不安,韓國、以色列、德國和香港股市卻表現突出,背後的產業結構與發展動能成市場關注焦點。
日期:2025-07-02
韓國民眾用選票將承諾振興經濟的李在明送入青瓦台,在他宣誓就任後,韓國股市連續大漲;接下來進入李在明時代,三星走下坡、SK海力士崛起、百年集團再生、新產業升級,都是市場關注焦點。
日期:2025-06-18
近年來,台灣生技業在新藥研發上屢有突破,除了在國際授權展現實力,更積極透過併購,加速全球布局。加上導入AI建置資料庫、提升研發效率等多種升級策略,皆為生技成長注入嶄新動能。
日期:2025-06-18
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的興櫃生技業者普生(4117),今年第一次參加由美國舉辦、堪稱是創新界奧斯卡的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在「癌症診斷及治療技術」類別拿下銀牌獎,是國內生技業少見在這類國際創新評比拿下重要獎項的業者。不僅如此,台灣這次總共拿下18座獎項,創下歷年最佳成績,獲獎數量高居全球第二,僅次於地主國美國。特別的是,在台灣獲得的18座獎項中,經濟部旗下研發法人包括了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車輛中心及船舶中心等,總共抱回14座獎項,獲獎數創歷史新高,且得獎技術全數與廠商合作,包括台灣光罩、台大醫院、中興巴士、台灣自來水公司及加拿大戶外用品業者始祖鳥等,展現出研發產業化的成果。
日期:2025-06-04
日日好食是全球第一個,以「製藥」的嚴謹科學精神來研發製造「麵條」的企業,3年來嘗試數十種不同的配方,連手臂粗的製麵機鋼製輪軸都弄斷4根,才將壓力、濕度等參數調整到最佳狀態。創辦人麥育瑋說:「研發就是這樣,要不斷打磨,一碗麵不僅有相當於一整片雞胸肉的蛋白質,還好吃到得國際食品獎!」
日期:2025-06-03
半導體與藥品是美國總統川普在祭出對等關稅後,新開闢的兩大戰場。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試圖調降藥價,以美國市場為主的台灣生技業者,恐將難以避開衝擊。
日期:2025-05-21
博太生醫南港營運總部啟用,4月24日首次對外公開,博太也對其在植物新藥的佈局進行公開說明。 在全球產業加速數位與綠色轉型及中美貿易衝突下,全球供應鏈被迫重構,台灣除半導體產業外,亦需拓展具軟實力的創新動能。生技醫療產業被視為未來關鍵戰略產業,台灣有潛力從科技製造延伸至生技醫療等高附加價值領域,成為台灣下一座能兼具人類福祉與全球競爭力的護國神山。
日期:2025-04-24
今周刊編按:被動元件大廠國巨 (2327) 今 (17) 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每股面額由 10 元變更為 2.5 元,以目前國巨股價在457元,分拆後仍可維持在百元俱樂部之內,而國巨也表示,分拆讓國巨股價可以更親民。另外,國巨也宣布對日本熱敏電阻廠芝浦電子收購價,由每股4300日元調升至 5400日元,增加約 25%。
日期:2025-04-17
中國的醫藥監管制度,以及利用AI開發新藥,成為中國製藥業加速發展的關鍵優勢。面對半導體生產轉移的壓力,台灣應該更廣泛地應用電子業的專業知識。
日期:2025-03-19
農曆年後,與台灣生物醫藥製造公司(TBMC)執行長張幼翔做了一場專訪,除了談到TBMC的選題策略及競爭優勢外,對於台灣生技業如今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也有不少討論,藉此與大家分享。
日期: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