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生技業在新藥研發上屢有突破,除了在國際授權展現實力,更積極透過併購,加速全球布局。加上導入AI建置資料庫、提升研發效率等多種升級策略,皆為生技成長注入嶄新動能。
日期:2025-06-18
近期台股大盤在高檔震盪整理,但有一些從興櫃轉上市櫃的個股表現亮眼,投資人該如何布局剛IPO或即將IPO的優質潛力股?
日期:2025-06-11
編按:0050 即將進行「1拆4」的股票分割,預計6/11~6/17暫停交易,屆時會以6/11淨值進行分割。而0050在6/5的收盤價則為181.65,若以新股價45元估算,未來入手一張0050的成本,將從18萬元降至4.5萬元,對小資族來說進場門檻大幅降低。不過長期投資0050的樂活大叔施昇輝提醒,投資人一定要特別小心低價的迷思。(原文刊載於2025/3/10,更新時間為2025/6/6)
日期:2025-06-06
編按:本書作者洪仁基靠虛擬貨幣套利,從4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8000元)小試身手,賺到800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160萬元)。在22歲就存了1億多韓元(約合新台幣200萬元),自詡為「少年股神」。他入伍前,將所有資金押注在爆出財報造假風波的三星生物製藥,並以股票質押加碼買進。沒想到當兵期間股價腰斬、遭券商強制平倉,資金全部歸零,賠到一毛錢也不剩。這場慘痛教訓讓他訂下「不輕易加碼、穩定提領」與「降低風險曝險」原則,專注於短線交易以追求穩定獲利。
日期:2025-06-02
半導體與藥品是美國總統川普在祭出對等關稅後,新開闢的兩大戰場。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試圖調降藥價,以美國市場為主的台灣生技業者,恐將難以避開衝擊。
日期:2025-05-21
(今周刊1483)全球經濟局勢驟變之際,透過四大巨頭新一季的持股變化報告可窺見策略轉向。高成長榮景不再,頂尖玩家們也因應風險升高,謹慎增持防禦性資產,以求平安度過波動。
日期:2025-05-21
「做股票最大的目的就是以後不用做股票。」有26年證券分析師資歷的林家洋有感而發的說。他很早就體認到股票是很危險的,但這又是一個絕對不會消失的行業,因而決定以證券業為生。在股海浮沉多年的他體悟:「投資到最後要信仰自己,不是信仰別人,不管是巴菲特或是那位K線大師。」
日期:2025-05-15
編按:0050(元大台灣50)確定將以4倍進行分割、也就是1拆4,並於6月11日至6月17日暫停交易5天,於6月18日恢復交易、申購、借券與過戶。到底該在0050分割前買股,還是分割後進場比較划算呢?
日期:2025-05-02
台中以正宗韓式燒肉為主軸的Ribbon醴本韓國正統燒肉長期關注社會公益、ESG地球環保永續,致力於社會服務與貢獻,為了讓消費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為地球永續上盡一份心力。Ribbon醴本韓國正統燒肉今年開始研發有藍碳食物之稱的海藻類餐點,將積極參與綠色餐飲計劃,響應ESG海洋保育理念,從食材選擇開始落實永續精神。藍碳餐飲的核心理念是利用海洋植物對碳的吸收和儲存作用,將這一自然過程與飲食結合,達到減少碳排放和推動低碳飲食的目標。
日期:2025-04-09
編按:本書作者遊牧民重修三次後終於考到大學,主修法學。30歲中旬放棄了國考,以約聘打工的方式展開職場生活,同時,他在37歲那年,湊齊48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10萬元)的閒餘資金,開始著手研究投資,用3年多的時間賺取超過30億韓元(約合新台幣6309萬元)。遊牧民從約聘打工到財富自由,他分享,投資的本質是「知道為什麼要買」,因此,要買「你很了解」的股票,不要為買而買。但若是聽到讓人心動的「小道消息」,就一頭熱地買股票,他認為,這些訊息已經不知道經過多少手了,如果被誘惑的話,恐怕只會淪為別人的提款機。遊牧民指出,如果是股票高手聽到小道消息,都會把消息假設為「負面消息」,然後開始看線圖。遊牧民建議,聽到小道消息的第一件事是深呼吸、不要急,「股價也絕不會在隔天立刻上漲,所以請不要太過於急躁。」
日期: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