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帝寶(6605)第2季營收出爐,我們也著手對第2季獲利進行預測,進行「緊迫盯人」。研判,帝寶第2季的匯損將頗為驚人,深入研究會發現,這竟然是帝寶「太會賺」的一種後遺症。
日期:2025-07-14
在弱美元趨勢看似沒有要逆轉的氛圍下,許多投資人都擔心,用台幣不管是買美股、美債,都可能賺價差、利息卻賠了匯率。然而,凱基投信董事長丁紹曾分析,匯率風險宛如「汪洋中的船,永遠不靠岸」,對投資人而言,他建議應以長期目標為依據,做好美元與本幣的資產分配,而非陷入過度擔憂每檔資產匯率風險的泥沼中。
日期:2025-07-14
今周刊編按:台泥集團所屬三元能源科技Molicel電池品牌,在高雄鋰電池廠發生大火,高雄市長陳其邁已下令全線停工,引發上下游產業鏈關注,傳出恐怕影響特斯拉TESLA S型號電動車,以及無人機、電動重型機車、電動跑車的下游產業的高階電池,恐將斷貨。對此,綜合媒體報導,公司澄清表示,並無供應特斯拉電動車電池產品。
日期:2025-07-14
有學員問我,高股息ETF的殖利率動輒10%以上,這些產品真有選股有那麼厲害嗎?要知道一件事,買個股時所謂的殖利率是指股票所配發的現金股利、而買ETF除了成分股的現金股利外還有其他的來源組成。
日期:2025-07-14
編按:鴻海日前公布6月營收5402.37億元,年增10.09%,累計Q2營收1.79兆、前6月營收3.43兆元,年增19.6%,也是歷年同期最高。今年鴻海除息,配息金額亦為上市以來最高水準5.8元,創辦人、也是鴻海最大個人股東郭台銘(郭董),共計持有鴻海股票17.42億股,所以光是股息收入就可進帳101億元。不過投資人最關心的,應該還是鴻海股價何時能重返200元?自去年7月234元高點下滑 (11月曾短暫拉回200元以上),一路跌到今年4月股災最低點112.5元,今日(7/14)收盤價為160.5元。
日期:2025-07-14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表示,美國「再工業化」科技製造的計畫是「完全正確」的做法。黃仁勳在接受 CNN 主播法里德 · 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採訪時指出,美國應該投資製造業,目前「我們的行業缺少這一整套技術」。黃仁勳說:「那份熱情、技能、製造的工藝;製造的能力對於經濟成長至關重要,它對於一個穩定的社會也很有價值,讓那些不必擁有物理學博士學位的人也能創造美好的生活和事業。」
日期:2025-07-14
今周刊編按:台泥(1101)集團子公司三元能源科技公司,也是全台首座超級電池工廠,周一(7/14)清晨約5點發生火警,在多次爆炸聲響後冒出火光,並在內部悶燒,高雄市消防局出動上百人搶救,但不敢冒進,另調派9台消防機器人以及2台重機具進入支援。這起火警也造成15人受傷送醫治療,其中包含3名消防員。而高雄市環保局也發出空汙警報,呼籲小港地區的民眾盡量待在室內,緊閉門窗、減少外出,如需外出請戴好口罩。環保局也依法將對三元能源裁罰,為10萬至500萬元不等罰鍰。而台泥股價一早開盤後一度下殺逾3%,跌破23元來到22.9元。台泥稍早發出聲明表示,起火點為三元能源科技小港廠內進行第1次充電作業的電池半成品倉庫,依內部標準作業流程,第一時間啟動火場應變機制,並主動通報高雄市消防局。台泥表示,三元能源科技已完成相關保險投保,相關損失正進一步確認中。三元能源科技將全面配合高雄市政府與相關單位進行環境監測作業,提供所需資訊,並接受相關檢測與評估,以確保處理過程合乎法規,保障環境安全與社會信任。台泥集團近年積極投入綠能、電池事業,台灣也展開投資,這座電池工廠為台泥耗資120億在高雄小港打造產能約1.8GWh的全台最大電池廠。
日期:2025-07-14
由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簡稱亞總)與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共同主辦的「2025亞洲嘉年華會」,已於7月13日(星期日)在台北101水舞廣場熱鬧登場並圓滿落幕。此次活動匯聚來自亞洲多國的台商會員,透過展售海外經營商品與服務、文化演出、公益捐贈與國際交流,成功打造一場融合經貿、文化與公益的跨國盛典,展現台灣企業在亞洲的深厚能量與國際連結實力。
日期:2025-07-14
38歲印尼移工唐柯塔(Silwanus Tangkotta)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爆料,自己去年在台灣遠洋漁船工作期間遭到嚴重虐待。當時他手掌重傷,船長卻以捕撈量不足為由拒絕返航,他只能靠指甲剪與牙籤自行剔除外露骨頭,忍痛強撐1個多月才終於返回台灣就醫。但此時他已失去兩根手指的部分指節,且隨即遭解雇,未獲任何補償。事件引發國際質疑台灣是否真正恪守保障人權的價值。
日期:2025-07-13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陸續公布對多個貿易夥伴的關稅通知信,引發部分人質疑川普似乎更傾向課徵懲罰關稅而非達成協議。截至目前台灣尚未收到信函,根據紐約時報12日報導,美國可能快要與台灣達成「握手協議」,但恐怕仍須大量後續談判;即使真的談成,美方也可能保留2位數稅率,並對輸美商品實施更高關稅。
日期: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