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許多改變,旅遊作家黃小莫學生時代就有出國夢,但因經濟不允許,趁疫情空檔重返校園,40歲的她前進國立中山大學攻讀研究所,2023年還申請交換學生計畫到挪威一圓留學夢,順勢考察她深感興趣的北歐永續發展實況。
日期:2024-09-12
(今周刊1443)半導體、人工智慧(AI)產業用電需求激增,但在電力供給端,核電如期除役、綠電跟不上,燃氣推動也不順,外界擔憂將面臨缺電危機。關鍵時刻,《今周刊》專訪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曾文生,談當前能源發展的挑戰,以及台電的供電規畫,以下是專訪紀要:
日期:2024-08-14
在父親節這天,總統賴清德周四(8/8)召開首屆「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他表示,在極端氣候衝擊下,有愈來愈多來專家提醒,人類現在所經歷的每一年夏天,都會是「餘生最涼的夏天」。賴總統直言,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對任一國家都是艱鉅挑戰。他譬喻,突如其來的天災像是「急性感冒」,而全球氣候變遷則像是「慢性疾病」,但無論是急是緩,政府都有責任持續加強台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不斷強化國家永續發展的韌性。談到核能,賴總統回想20幾年前擔任立委時,與跨黨派立委提案制定《環境基本法》,首度將「非核家園」入法,並完成立法。他說,當時執政黨民進黨非國會多數,這證明「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賴總統期許國人藉此委員會,了解能源議題絕非僅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他強調,國家氣候治理的每一個決策,勢必都是多元的「選擇題」,甚至是複雜的「多選題」。
日期:2024-08-08
三家SRF發電廠將進駐桃園科技工業園區,引來地方居民抗爭,上演另類的廢棄物大戰。為何政府號稱可減碳、再利用的SRF成為全民公敵?從料源管制到空汙監測,還有哪些不足?
日期:2024-07-03
大台北瓦斯公司於民國53年7月1日成立至今,在週一(7/1)舉行歡慶60週年的茶會,在致詞時,大台北瓦斯董事長吳東進分享,當初父親(新光關係企業創辦人)吳火獅因應社會民生需求,接手台北市政府煤氣公司的情境,也呼籲台灣應該加速推行氫能發展。
日期:2024-07-01
紡織業從夕陽工業變成永續產業的關鍵是材料創新,在知名案例聚陽、儒鴻之外,還有一家優織隆企業,其研發的鳳梨葉纖維環保且具台灣特色,更打動知名運動品牌採購。
日期:2024-06-19
(今周刊1434)「氣象達人」搖身為環境部長,彭啓明如何帶著國際經驗、民間意見,緩解碳焦慮和綠通膨? 面對產業競爭力、環境正義等難題,他會替環境部帶來哪些「新氣象」?
日期:2024-06-12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rt Mobility Association Taiwan, SMAT)週四(5/9)與朝野立委公布調查顯示,有9成立委支持推動電動運具發展,也有7成立委認為台灣電動運具政策落後世界各國。不過,這項朝野、民眾都樂於支持的政策方向,目前卻遇到不少挑戰,其中當然就包括政府財源和油車廠商壓力。對此,長期關注電動運具產業的台綜院副院長蘇漢邦受訪表示,目前碳費徵收與配套措施仍有研議的空間,可以讓企業協助電動車推廣,補助員工購買電車來減免碳費,如此一來政府不用出錢,也不會排擠到其他預算。
日期:2024-05-09
台灣每年新增1.7萬人罹患「肺癌」,造成罹癌原因不只是因為菸害,有專家指出若30年暴露於空汙,風險比每天吸1包菸還高。日前就有一名婦人因為腰痛就醫,原以為是單純腰椎間盤壓迫神經,沒想到竟然癌末,醫院對其兄弟姊妹追查,發現7名手足竟然4人也都罹癌。
日期:2024-05-06
國民黨團週四(5/2)召開記者會訴求台中要增氣、必須先減煤,台電表示,台中用電持續上升,必須要確保台中市民跟全台國人用電,因此才要推動燃氣機組計畫,增加燃氣可以讓供電穩定,也讓減少燃煤的步伐繼續向前。目前台中電廠已減煤600萬噸、空汙排放量減排6成,呼籲在地支持台中用電。
日期: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