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2月開始,鴻海被法人狂賣了數萬張,股價也不斷下跌(12/17收盤價來到183元),看到脆上面一堆人哀嚎,紛紛停損出場…說也奇怪,所有研究報告都指出,2025年的EPS保守上看15元,為何股價會跌?姑且不論外資跟投信打什麼主意,我們要先釐清,自己是打算「波段操作」還是「長期投資」。
日期:2024-12-17
編按:身為蕞爾小國的台灣,極其仰賴開放的世界貿易體制,更與詭譎多變的國際關係緊緊相依。因此要放大台灣,就要從看見世界開始!幾十年來,財經專家謝金河走訪世界各地,不僅深入一般人難以觸及的各國商貿場域最前線,也對國際情勢有著第一手的認識與觀察。多年的經驗更讓他能領略世界經濟的發展與命運,看見國際投資的商機。
日期:2024-12-06
中國在十一長假前,宣布了政策大利多,推升陸股、港股全面飆漲。究竟這次中國股市反彈,是短期煙花,還是長多的開始呢?投資標的是該選ETF,還是主動基金呢?青菜蘿蔔各有所愛,建議投資人雖別錯過行情,但也不要過度衝動。
日期:2024-10-09
越南在慘烈的貪腐鬥爭後,選出了領導人蘇林,他一生都在神祕的公安部工作,外界對他所知甚少,蘇林會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翻版,還是擁抱歐美市場經濟的改革者?
日期:2024-08-14
和碩(4938)在2023年12月底公告,中國昆山廠將由同為蘋果重要供應鏈的陸廠立訊獲得實質控制權,震撼了資本市場。將近三周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首度回應,這是與客戶共同討論後的決定,並非和碩單方面的決策,也是要重新配置和碩的全球資源,把資金投入在越南、印度及墨西哥廠區的擴產。換句話說,和碩此舉應是與大客戶蘋果商討後的結果,而且是複製了2021年初旗下金屬機殼廠鎧勝的中國子公司,開放立訊參與增資而取得控制權的前例。
日期:2024-01-17
「2023年台灣併購金鑫獎」20日舉行頒獎典禮,由國巨、佳世達、統一、星展、光寶、偉詮電、裕融等業者受獎。
日期:2023-12-20
近期,股市最熱門的關鍵字,非「AI」莫屬。只不過,當緯創(3231)、廣達(2382)、技嘉(2376)等企業股價直衝雲霄,鴻海(2317)身為最大伺服器組裝鏈,股價卻文風不動。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曾誇口下半年AI伺服器營收有3位數成長,周一(8/13)鴻海法說會登場,能否捎來好消息,吹動股價,令投資人好奇。
日期:2023-08-14
今周刊編按:緯創宣布認虧出清蘋果中系代工廠立訊精密的所有持股,合計處分損失達人民幣12.66億元(約新台幣55.52億元),加速淡出iPhone供應鏈,週三(7/26)股價以149元開出,最高來到160元高檔震盪。
日期:2023-07-26
鴻海長年是蘋果iPhone Pro系列的獨家組裝廠地位,終於要被陸廠立訊打破了嗎?這是2022年最後一周,鴻海最受矚目的市場消息。但在鴻海眼中,隨著大客戶蘋果持續將供應鏈分散至中國以外,而且從iPad、AirPods到iPhone各系列都有,所謂獨家代工這回事,似乎不是那麼重要了。其次,在美中科技戰及地緣政治風險下,同樣是iPhone組裝廠,紅色供應鏈能否像鴻海、和碩及緯創一樣,順利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建立一定產能,如今已不無疑問。同樣重要的是,在印度政府、蘋果及鴻海的三方各自推動下,未來十年印度組裝iPhone產能與中國之間的差距,可望快速拉近,2025年印度就可能達到全球iPhone組裝佔比的兩成,長期甚至超過40%。換句話說,隨著未來鴻海在印度的iPhone產能大增,憑藉在印度加上中國的產能總和,將使任何打入iPhone組裝陸廠的產能佔比更小。
日期:2022-12-30
今周刊編按:有「iPhone城」之稱的富士康鄭州廠,有高達30萬名工人在此工作,先前因防疫管控措施引發騷動、導致部分生產停擺,鴻海今天下午提出兩點說明:1. 自10月份疫情發生以來,我們與地方政府、客戶密切聯繫與合作,在遵守官方的防疫政策下,照護員工健康以及安全生產一直是公司始終堅持的首要經營原則。我們也盡力維護員工權益,讓現有與新進員工都能受到最好照顧,一起度過此波疫情。2. 目前整體疫情已經受到控制,11月份是本次疫情影響最大的期間。我們除了調配不同廠區產能支應外,先前也已經開始招募新進員工,逐步往恢復正常產能的方向進行,預估第四季營運展望將與外界預期大致相當。另外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鴻海正盡全力招聘新員工,順利的話,未來三~四周應可以全線正常生產,意即12月底至明年1月初可恢復滿載產能。
日期: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