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幫忙認證台灣八大軍工產業。今天國台辦譴責八家軍工企業分裂國家,將這些企業列入管制清單,就好像是中國幫台灣認證有競爭力的八家軍工企業。
日期:2025-07-10
人形機器人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而除了歐美、日本及中國業者以外,台灣不少零組件業者也卯足全力,搶搭這波未來高成長商機。
日期:2025-06-25
聯電(2303)除息在即,殖利率達6%雖具吸引力,但回顧過去15年填息紀錄,殖利率越高,填息機率越低,投資人應關注公司基本面與下半年營運挑戰。
日期:2025-06-19
AI不再摸不著,這場由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構成的AI場域經濟,市場規模十年內上看四.三兆新台幣,不僅推動供應鏈商機,更將徹底重塑人機互動新世界。
日期:2025-05-21
總統賴清德周二(5/20)在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開幕式上致詞透露,今年登記要來台灣參展的外國參觀者有5萬人,今年主題「AI Next」,代表台灣正站在科技革新浪長的頂端,也代表人工智慧下個世代,勢必改變人類生活、生產製造,甚至全世界面貌。賴總統向台灣產業界、全球供應鏈提出三點呼籲,第一,台灣產業界,政府希望能夠立足台灣,把台灣當作未來產業發展,無論遭遇任何困難或機會,都可把台灣當作產業立足點。第二,他希望產業界攜手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第三,台灣企業可以籌組國家隊。賴總統強調「AI Next,Taiwan Leads」(AI世代,台灣領航),他允諾政府會持續不斷推出新法令、有益政策、稅賦減免、金融支持,打造讓ICT產業更容易發展的環境。賴總統也提到,政府將善用AI、半導體優勢,與友盟國家共同合作,推動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讓上中下游可以串連起來,效率更加提升,避免紅色供應鏈低價傾銷,這樣才有辦法確保未來國際可以持續不斷地繁榮發展。
日期:2025-05-20
4月3日,美國對等關稅震撼全球,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經歷與川普多輪「報復攻防」後,已形同在貿易上幾乎與美國「全面脫鉤」。究竟,川普的「極限關稅」將給中國帶來多大衝擊?
日期:2025-05-07
(今周刊1481)4月3日,美國的對等關稅震撼全球,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經歷與川普多輪的「報復攻防」後,已形同在貿易上幾乎與美國「全面脫鉤」。面臨這波史無前例的極限關稅,中國經濟將受到什麼衝擊?無數以出口為重的中小企業又將如何應對?從南方的廣州、佛山、浙江的義烏、杭州到上海,本刊透過一線直擊,搭配一年一度的兩岸三地一千大獨家調查,深度解讀在這場世紀關稅戰下,中國經濟的危與機。
日期:2025-05-07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壓境,台灣企業面臨「第二次供應鏈出走」挑戰。中經院院長連賢明週三(4/30)在座談中直言,若中國無法再對美輸出、改轉其他市場傾銷,台灣傳產恐首當其衝,建議政府協助東南亞台商進行「在地轉型」,經營東南亞當地市場。台灣電動車聯盟副理事長/摩比和協(M Mobility)董事長鄭顯聰建議,政府可整合中國台商產業鏈,幫助他們到對的地點。以電動車領域來說,除了美國之外,他認為中南美洲、東歐、中東有很大商機。前外交部長田弘茂則是認為,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若要南向,建議可以投入到菲律賓、印度。
日期:2025-05-02
美國總統川普一日三變的對等關稅威脅,造成全球經濟持續劇烈震盪,以出口導向為主的臺灣,亟需善用半導體、物聯網、人工智慧及智慧能源等產業優勢,深化鏈結國際市場,力求在變局中站穩腳步。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今日舉辦「TEAM TAIWAN鏈動全球 打造經濟日不落國」論壇,邀請國際與本土業界領袖共商國際合作,找尋供應鏈優化、技術共享與永續發展的新世代經貿戰略對策。
日期:2025-04-16
美國總統川普對各國加關稅的政策反反覆覆,周一(4/14)稱關稅豁免清單是「假新聞」,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受訪時透露,智慧型手機、電腦和其他一些電子產品都將納入半導體的範疇。對於中國商品可能有洗產地問題,行政院長卓榮泰接受專訪時強調,「台灣不能成為破口」,政府祭出3道防線因應洗產地或違規轉運,事前要防治、事中要嚴查、事後要嚴處。對此,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認為,實情恐怕是,行政官僚部門對川普發動關稅戰不滿,企圖「調整」關稅政策變得較不激進,在執行層面和川普拉鋸中。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分析,美國商務部長的談話,顯示美國將對全球關鍵供應鏈展開更高標準的「安全溯源」調查,篩選出可信賴的夥伴。台灣應把握此機會建立信任產線與製程透明機制,確保台灣資通訊產業符合美方未來《232條款》(Section 232)下的「安全供應鏈」條件。
日期: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