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共有143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7-11
產業時事

輝達(NVDA)財報將揭曉,中國專用晶片B40能突破管制?台灣全年保3有挑戰,最大關鍵是他|今周重磅

輝達(NVDA)將在美東時間5/28公布最新財報,在Blackwell全面量產出貨,業績表現可望再超越財測目標,但更令市場關注的是,輝達是否有機會斷開美國AI禁令,推出專攻中國市場的Blackwell晶片。主計總處本周將公布最新經濟預測,儘管受惠急單效應,我國首季GDP成長衝破5%。只是,在後續對等關稅效應發威後,主計長坦言,「全年保3仍有一些困難」,就看主計總處如何看待下半年對等關稅影響。1、輝達財報公布!Blackwell晶片發威2、全年保三有挑戰 川普關稅戰陰影壟罩3、鴻海股東會登場 董事改選名單未見郭台銘,新面孔是他

日期:2025-05-26

產業時事

台積電(2330)拒絕「3國家」建廠邀約!中東砸錢也請不到…背後有哪些考量?他揭「台灣地位」難取代

早期半導體產業乏人問津,如今半導體技術成為各國競爭追逐的重中之重,握有關鍵技術的台灣在美中科技戰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台積電(2330)。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就曾在2024年時說過,台積電已成為「真正的兵家必爭之地」,想搭上半導體順風車的國家無不盼借助台積電之力來「抄捷徑」;不過,近日有消息指出,台積電婉拒3個國家的設廠邀約,背後考量也隨之曝光。

日期:2025-05-22

產業時事

這是台積電「最好的選擇」?沒入股英特爾、沒課稅100% 只要技術不外流,就能取得美國重返製造最大商機

川普新政下,赴美製造勢在必行,但也有人將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視為重大利空,面對政治變局與外界質疑,台積電在前所未有的挑戰下,更須謹慎安排全球戰略、展現競爭力。

日期:2025-03-05

產業時事

魏哲家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五個疑問一次解答,林宏文:台灣的台積電正走向「世界的台積電」

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繼先前承諾的三座晶圓廠,以及650億美元的投資之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會面,宣布再加碼10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蓋三座新的晶圓廠及兩座先進封裝廠,另外研發中心也會落腳在亞利桑那州。

日期:2025-03-04

產業時事

新漢(8234)股價52→105.5元翻倍,搭上人形機器人熱潮?董座解密原來10多年前曾做這件事

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都同步看好人型機器人發展商機,連帶讓人形機器人概念股後勢看漲。近月股價從2/3最低52.5元,至周一(2/24)最高已經翻倍來到105.5元的新漢科技(8234),董事長林茂昌指出,過去因為標準不一,無人全自動生產線很難打造,現在透過開放標準,可以打造無人生產線和無人工廠,台灣若能領先全世界走向開放標準的相容機器人和智慧產業,可以為全世界打造無人工廠。黃仁勳日前看好未來2 到3 年內,AI 人形機器人將出現明顯突破,林茂昌則相對保守,他引用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的見解說,「現在時機還沒有完全到」、「我在看5年之內,大概還沒有完全的實用的價值」。謝金河也認為,跟自駕車一樣,都需要一點時間。至於台廠在這場AI、人形機器人戰役中要如何突圍?政大數位內容學程助理教授侯宗佑認為,機器人的大腦,也就是晶片運算能力還是滿重要,大家會更期待人形機器人可以溝通上無縫溝通,這時運算速度就很重要,這就會是台灣一個很大的優勢。謝金河秀出機器人產業分佈圖指出,從最高端的AI感知系統,也就是晶片到視覺系統,有大立光、聰泰;機器線性關節零組件相關零組件、電池機構件、散熱、軸承齒輪、自動化設備,這些和大、鴻海、華碩、和椿到英業達都會有角色。

日期:2025-02-24

產業時事

中國大舉擴充成熟製程,「No China、No Taiwan」趨勢逐漸成形,聯電、世界、力積電未來面臨兩大挑戰!

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技術遙遙領先,如今已眾所周知,不過,成熟製程陣營的晶圓代工廠,從聯電、格芯、中芯 、世界先進到力積電等公司,都已面臨激烈競爭的局面,未來二線晶圓代工廠的命運,很值得探討。

日期:2024-12-23

產業時事

示警美對中課高關稅,恐引發亞幣競貶潮!國泰世華銀首席經濟學家為何用「亂世繁花」形容2025年局勢?

「倘若美國對中國課徵高額關稅,中國透過將人民幣貶值以回擊,恐引發亞幣競貶潮。」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在「第五屆臺北經濟論壇」專講時表示。他剖析美中角力與地緣政治可能引發的挑戰,也表示儘管明年金融環境與股票市場仍有樂觀表現,但總體經濟卻混沌不明。

日期:2024-12-12

產業時事

尹錫悅暴走戒嚴背後, 中韓FTA反挫財閥、中小企業倒閉潮、青年 淪低薪臨時工 韓國病 台灣能學到什麼?

(今周刊1460)韓國,一向是台灣最可敬的對手。經濟上,兩國有相似的發展軌跡;產業上,兩國也常存在競爭關係。過去10年間,韓國的經濟、貿易、政治、社會,隱然存在環環相扣的病徵,種種症狀蓄積的民怨,因為一場師出無名的戒嚴令而徹底爆發。細究之下,韓國面對的困境,其實有許多值得台灣借鏡深思之處。

日期:2024-12-11

投資理財

外資11月賣超台股2729億史上第3大!台積電破千元、鴻海不到200、廣達失守300該衝?一指標出現再說

今周刊編按:台股周五(11/29)開低走高,然而受到地緣政治以及美國晶片法案補貼恐生變數等影響,台積電(2330)最後一盤爆出超過1.4萬張賣單摜壓下,跌破千元大關,終場下跌9元,收996元,為近兩個月再見千元以下收盤價。台股尾盤遭急殺,終場下跌36.4點或0.16%,收在22262.5 點,周線收黑下跌 641.82點或 2.8%,月線同步收黑,下跌 557.93 點或 2.44%。觀察3大法人籌碼動向,外資賣超264.65億元為連4賣,自營商賣超21.9億,投信買超47.5億元,3大法人合計賣超239.06億元。外資本周連4日大砍達千億元,為1066.66億元,11月累計賣超2729億元,創史上第三大賣超金額。不過法人表示,今年來指數共有3次跌破半年線,前2次分別是8月初、9月初股災,事後來看,當時都是不錯的買點。市場投資人先前想等「台積破千、鴻海(2317)破200、廣達(2382)破300」再買進,如今3檔都出現布局機會。法人認為,現在跌下來的空間就是將來上漲的空間,日KD已低檔背離,不需太過害怕,看好個股包括鴻海、台積電、神達(3706)、偉訓(3032)、順達(3211)、華星光(4979)、東陽(1319)。

日期:2024-11-29

產業時事

全球經濟展望論壇》川普2.0時代來臨,AI持續領航 投資人如何在2025穩中求進?

2024年是充滿挑戰與轉變的一年。地緣政治衝突未歇,全球經濟幾度深陷迷霧,與此同時,日本告別負利率時代,睽違十七年首度升息,美國在歷經兩年半的高利率環境後,啟動降息。展望明年,AI熱潮方興未艾,當新興科技與經濟動盪交織,企業與投資人又該如何因應與佈局?《今周刊》第三屆「經濟展望論壇」今日(11/22)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諸位講者針對2025年的經濟局勢、投資佈局與產業前景作出評析。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致詞時表示,世界現處一個劇烈變動的時代,許多人都在問明年景氣?全球經濟仍是看待美國總統川普態度,至於台灣, 2024年經濟成長率達4%表現不俗,雖然出口暢旺,但產業差異甚大,例如半導體產業熱、鋼鐵和塑化業就冷;而內需呈現一般穩定並沒有特別突出,展望2025年,大致穩定。經濟部長郭智輝則指出,政府持續推動AI產業創新與應用。「未來將促進百工百業導入AI,打造台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4年內將提升製造業導入AI應用的普及率至50%,並培育20萬名AI人才。

日期: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