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川普對14國發出首批稅率信函,其中包括對日韓商品加徵25%關稅,引爆全球貿易戰疑慮,美股週一 (7/7 ) 愁雲慘澹,台積電ADR (TSM-US)下跌 2.40%,美元延續漲勢,韓元、南非蘭特和日圓均貶超過1%。台股週二(7/8)開盤下跌逾百點,台積電跌幅超過1%。日經無懼關稅利空,以上漲開出,韓國股市開高超過1.55%。
日期:2025-07-08
台南市政府周五(7/4)攜手國科會、經濟部於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舉辦「台灣智慧系統整合製造平台暨台南智慧城市應用發表會」。現場展出智慧製造、智慧醫療、智慧服務三大領域的創新應用,更以國產無人機替活動揭開序幕。台南市積極推動智慧城市,以生成式AI與城市主權AI為核心,發展健康、交通、產業等多面向應用。結合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與「大南方新矽谷」政策,打造數位基礎建設,推動市民生活數位轉型與產業創新升級。台南市長黃偉哲就說:「創新應用從實驗室走向市民生活,讓科技真正成為市民日常的一部分。」
日期:2025-07-04
美國參議院通過名為「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的綜合稅收和支出法案,其中包含對半導體公司的重大激勵措施。該法案最終版本規定,在現行半導體法規定的2026年截止日期前,於美國啟動新半導體工廠建設的公司,將獲得35%的投資稅收抵免。這項稅收抵免額度遠高於目前的25%,以及該法案早期草案中提出的30%。預計這項稅收抵免將為所有公司,包括那些未獲得半導體法案資助的公司,提供強大的誘因。此項資助的主要受益者包括英特爾、台積電、美光科技和三星電子等主要半導體製造商。參議院通過法案後,美國午盤半導體股整體跌幅收窄。費城半導體指數盤中一度下跌2.1%,收盤幾乎收復失地,最終收跌0.7%。台積電ADR盤中一度下跌逾2%,收盤下跌0.8%,而美光科技早盤一度下跌逾3%,收盤下跌1.9%,英特爾收盤上漲約2%,不過台股開盤後,台積電(2330)未受利多加持,反而下跌15元或1.38%,股價最低來到1070元。
日期:2025-07-02
美國對等關稅緩徵期,將在七月九日屆滿,究竟會對股市造成哪些衝擊?展望下半年,市場專家與贏家分享他們的台股操作策略,讓投資人掌握下一波獲利機會。
日期:2025-06-25
今周刊編按:聯準會週三 (18 日) 連4次維持利率政策不變,主席鮑爾釋出偏鷹訊號,台股投資人關注川普關稅政策影響,加上以伊戰爭戰線恐怕再擴大,傳出美國將在24小時內空襲伊朗,市場多空交戰明顯轉向空方。指數最低來到21981.68點,下跌375點或1.6%,台積電也是開低走低,最低來到1030元,下跌25元或2.3%。金控股包括富邦金、國泰金也都下跌2%之多。盤面資金明顯轉向部分小型概念題材,分析師認為,投信季底作帳、低基期具漲價題材概念股,像是記憶體股、伺服器機殼、數位雲端、重電等類股逢低可留意,但仍務必「低接不追高」。鮑爾表示將在觀察關稅對通膨的影響後再行動,委員會透過「點狀圖」(dot plot) 指出,預計年底前仍可能進行2次降息,但明後年將只各調降1次,等於這3年一共降1個百分點。FOMC本次聲明內容與5月會議差不多,美國經濟整體將以穩健速度成長,失業率偏低、通膨略高。鮑爾指出,歷史經驗顯示關稅最終會推高消費端價格,「我們知道這會發生,只是時間問題,我們希望看到更多實際跡象後再做決策。」觀察聯準會目前面臨兩難的部分,主要是通膨上升通常要求升息抑制過熱,但經濟成長疲軟又可能需要降息刺激,而美國失業率維持在4.2%,仍相對穩定,也是聯準會官員認為不急於行動的理由之一。鮑爾強調,當前經濟環境不確定性仍高,目前只是迷霧籠罩時期的預測,穩健的勞動市場提供聯準會更多彈性延後降息時點,避免對抗短期數據波動。聯準會也同時關注其他政策對通膨與經濟的潛在影響,包括國會稅改與支出法案、移民政策收緊及放寬監管等措施,政策有望推升溫和推升經濟成長,但也可能擴大赤字、限制部分產業勞動供給。
日期:2025-06-19
台灣在全球經濟動盪與川普政策震盪下,出口卻逆勢創新高,五月出口突破五百億美元,對美出口占比首度達三成,資通訊與半導體雙翼驅動新一波成長動能,出口市場結構也正悄悄改寫。
日期:2025-06-11
上週我們到力成科技的湖口總公司參訪,在進入會議室的途中,我們見到一個非常大的餐廳,還有一些店家,這是力成員工用餐、休息、購物的地方。
日期:2025-06-11
最近看到記憶體股南亞科(2408)大漲,讓我回想起過去一個真實的故事。
日期:2025-06-10
雲豹能源(6869)旗下小金雞天能綠電(7842),6月10日以每股80元登錄興櫃,早盤狂飆273%,一度看到299元。天能綠電去年轉供1.8億度電,營收衝上10.24億元,年增率高達338%,稅後淨利0.25億元,EPS 0.92元。天能綠電總經理唐亞聖看好國內綠電市場需求,預計2025年全年轉供度數可達4.3億度電。他說:「這代表今年不論綠電交易數、營收,都可望再翻倍成長。」
日期: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