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025年第1季獲利表現好到真的不需要多說什麼。惟獲利公布後的首個交易日,股價反應平淡,今天終場小漲3元,來到850元。今年初以來下跌20.9%,從前波高點1125元則回跌24.4%。分析台積電的價值,不能拘泥在川普貿易戰的泥淖中,而是要從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來看。
日期:2025-04-18
(今周刊1478)川普變幻莫測的關稅政策,讓各國政府與資本市場隨之起伏震盪。除了主角之外,得力助手與幕後編劇,作用也不容輕忽。
日期:2025-04-16
(今周刊1478)川普關稅大刀重整國際經貿秩序,但擁有豐富經貿談判經驗的鄧振中並不悲觀。在談判桌上,台灣還可以釋出更多善意,而現在,更可能是台灣企業轉型的契機。
日期:2025-04-16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企圖為過去運行80年的世界經貿秩序大幅整形;但其快速搖擺的態度,讓全球政府與企業陷入未知,身處供應鏈一員的台灣該如何應對這場史無前例的危機?
日期:2025-04-16
(今周刊1478)關稅政策朝夕令改,稅率正式落地前市場只敢觀望,但產線停下等同恐慌與憂心的開始。身處供應鏈一員的台灣該如何應對這場史無前例的危機?不論外移或轉型,找到實力與定位才是最有保障的生路。
日期:2025-04-16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正在考慮暫緩25%的進口汽車關稅,讓汽車製造商「需要一些時間」將生產轉移至美國、轉向美國本土製造。川普指出,「正考慮為汽車製造商提供協助。他們正改用來自加拿大、墨西哥等地的零件,但還需要一點時間,這些零組件今後要在美國生產」。川普考慮汽車零件關稅豁免消息釋出後,底特律三大車廠鬆了一口氣,福特 週一大漲 4.07%、通用汽車3.46%,Stellantis更飆5.64%。台股週二(4/15)汽車零組件股搶先歡慶,包括和大(1536)、堤維西(1522)、大億(1521)、耿鼎(1524)、虎山(7736)、宏旭-KY(2243)、麗清(3346)、聯嘉(6288)8檔個股,開盤30分鐘內即強攻漲停。東陽(1319)、車王電(1533)漲幅也高達5-7%。汽車股中,裕隆(2201)、中華(2204)、裕日車(2227)、和泰車(2207)漲幅1-3%不等。
日期:2025-04-15
輝達(NVIDIA)在台灣時間周一(14日)深夜宣布,將攜手台積電(2330)、矽品、鴻海(2317)及緯創(3231)等製造夥伴,在美國打造一條龍的AI超級電腦生產線,其中輝達Blackwell晶片正在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廠生產,以及與矽品及美商安可(Amkor)在亞利桑那州做封測。輝達也將與鴻海在德州休士頓,以及與緯創在德州達拉斯,共同建立AI超級電腦的製造工廠,預計未來12~15個月後投產。這意味輝達身為當前AI霸主,以及美股市值最大的科技業者,為因應川普關稅大刀的影響,已經快速拿出應變對策。美國總統川普則是對輝達揪眾在美設廠,感到開心和驕傲,不忘強調是因為他推動的關稅政策帶進來的,「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宣布之一」,川普特別點名感謝黃仁勳,「我要感謝Jensen(黃仁勳)和我們合作的所有人,他們是了不起、聰明絕頂的人,沒有關稅,他們是不會這麼做的。」
日期:2025-04-14
今周刊編按:美國政府的對等關稅豁免智慧型手機、電腦及晶片等電子產品,不過路透社等媒體指有白宮官員表示,總統川普很快將對半導體展開新一輪國家安全貿易調查,屆時可能對晶片產業施加其他新關稅。而川普在準備飛往佛州邁阿密時針對半導體關稅,他向記者說,自己將在週一給答案,其餘詳細內容他並未說明。《彭博》預測數週或數個月內,就會有半導體新關稅出爐。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政論節目訪問說,智慧型手機、電腦和其他部分電子產品,將與半導體一併面臨個別關稅,可能在約1個月後施加。「所有這些產品都將屬於半導體,它們將有一個特別的關稅型別,我們需要半導體,我們需要晶片,我們需要平板——我們需要在美國製造這些東西,我們不能依賴東南亞來為我們運作的所有事情」。
日期:2025-04-13
經濟學家吳嘉隆接受《鉅亨網》專訪,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進行深入討論,他拆解川普的動機與戰略,包括重塑美國製造業、增加財政收入、刺激經濟、解決國債、重整國際經濟秩序、迫使各國選邊站等 6 大意圖,他並進一步剖析,台灣在這場美中貿易戰中扮演的角色不可小覷,台灣擁有他國無可取代的 5 大談判「籌碼」,可望在這場大國博奕戰下全身而退。
日期:202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