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出生約有200萬顆腎絲球,要使用一輩子,腎絲球不會再生,死掉一顆就少一顆,人類壽命不斷的延長,腎臟的存款一定要省著點用,將來老了才能避開洗腎的危險。這篇文章非常實用且重要,台灣人每9個就有1個慢性腎衰竭,很多人說:「洪醫師,我每天都在吃這些食物,也都沒事啊?」不是沒事,是在緩慢破壞而不自知,這一篇我就抓出10個可能你每天都在吃、非常常見又容易被忽略掉的、披著羊皮的傷腎大野狼!經常吃這類食物,你會口渴、水腫、變胖、小便出現泡泡,在不知不覺當中腎功能就會退化的比別人還快!
日期:2025-01-17
現代人講求吃得健康、養生,會將蔬果打成汁方便補充營養,營養師劉怡里表示,曾遇過一名病患,每天早上打葡萄蔬果汁,連續喝2個月,三酸甘油脂竟飆到200多,較正常值上限150,高出很多;劉怡里說,因為葡萄的糖濃度很高且容易吸收,長期食用不只造成肥胖,血糖也會快速飆升,還增加罹患糖尿病、胰臟癌的風險。
日期:2025-01-04
知名政論漫畫家魚夫傳出週一(12/30)因肝癌病逝,享壽64歲。魚夫的妻子陳文淑在群組上證實,但也希望朋友低調,預計1/3發訃聞,1/11台南舉行公祭。魚夫的粉絲紛紛湧入臉書表達哀悼之意,不敢相信11月都還密集發文、開直播,次數高達17次的魚夫,就這樣離開人世。魚夫的臉書深夜有人代為發佈訊息,證實他因肝癌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辭世,「容後再以正式訊息發佈,感謝各界關心」。據了解,魚夫住院治療約3週,總統賴清德前幾天前往探慰關心。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在臉書哀悼 ,2024又失去一個老朋友「如晴天霹靂,我和他認識超過30年,他幽默風趣,多才多藝,口才絕佳,全身充滿俠氣」。「他生在屏東,對台南情有獨鍾,是全國知名的政治漫畫家和美食家。去年我專程去台南看他,吃美食、喝啤酒、?談天下大事,對時局頗多憂愁」。游盈隆說,魚夫的台灣意識純度百分之百,英年早逝,是家人、朋友和台灣莫大的損失。「他和施明德主席,在同一年辭世,做為Nori桑的義子,父子如今在天上重逢,把酒言歡,應該不會寂寞才對」。
日期:2025-01-01
黑色素瘤在台灣相對少見,然而惡性機率卻極高,當手掌、腳掌、手指、腳趾或指甲下方,出現像瘀青般的黑痣,應立即找皮膚科醫師。
日期:2024-12-31
編按:誰能想到一個獨當一面的外商經理人,竟是個成癮患者?在職場上總是意氣風發,私下熱愛運動、與家人關係緊密的郭艾珊,竟有個秘密:事業愈成功,她愈依賴酒精。醉到最狼狽的時候,傍晚還是搖搖晃晃走到校門口接小孩,結果是兩個小孩一人牽一邊,把我牽回家。也曾經聽到便利商店開門的「叮咚,歡迎光臨」後,再次醒來已經是幾天後的事情,浴缸裡面裝滿了喝完的啤酒罐。當家人把她反鎖在臥室,她卻還是能喝到爛醉,怎麼辦到的?原來她從臥室的陽臺爬出去,踏著14樓高的外牆水管爬進客廳拿酒…直到躺在蒼白的病床上,面對超高的肝指數和嚴重黃疸,才讓她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正式戒酒,重整自己的人生。郭艾珊的故事,揭露了最真實、最脆弱的自己,提醒我們面對困難時不要害怕,鼓起勇氣走下去,無論如何終將迎向康復。
日期:2024-12-26
今年的流感疫情怪怪的,剛看了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流感速報,發現今年流感季才剛剛開始,從10月1日到12月2日,短短二個月的時間,已經累積286例的流感重症病例跟52例的死亡病例。不管是重症病例數,還是死亡數,都雙雙創下十年同期的新高。
日期:2024-12-17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於2019年被診斷出罹患肺腺癌,罹癌後的她積極抗癌,不料,原以為與癌細胞和平共處之際,陳文茜卻在本月6日透露自己肺腺癌復發,更轉移到肝臟及骨盆腔。之所以會發現,正是因為陳文茜在美國的主治醫師提醒,長期服用類固醇有罹癌風險,建議她立即檢查。陳文茜表示,癌細胞擴散的速度連台大肺癌權威陳晉興都不敢相信,「去年九月,電腦斷層掃描還乾乾淨淨⋯⋯怎麼可能一年發展成這樣?」然而,切片結果出爐後才發現,不是醫生們所推估的肺腺癌,而是更惡的黑色素癌,一下子擴散至多個器官,病況跳到第四期,但陳文茜也坦言,「我未曾沮喪,始終冷靜。」直到看到一封信,才忍不住流淚。
日期:2024-12-13
長庚醫院與新加坡HMI新康醫療集團宣布,雙方已在馬來西亞馬六甲仁愛醫院簽署合作備忘錄,確立雙方學術交流與技術合作框架,將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醫療人員互訪與專業培訓,聚焦質子治療、細胞治療、活體肝臟移植手術及顱顏重建手術等四大核心領域,共同推動台馬醫療技術。
日期:2024-12-05
藍領階級勞工朋友的好朋友「保力達B」要漲價了,每瓶600毫升的保力達B將調漲10元,300毫升則是調漲5元。保力達公告指出,由於全球嚴重通膨,原物料以及水電持續上漲,製造成本急速增加,過去秉持照顧勞工的立場自行吸收。「不過,今年有感不漲難以維持產品最高品質,因此自即日起,保力達B末端零售價600c.c.每瓶調漲10元,300c.c.每瓶調漲5元,情非得已,敬請見諒」。
日期:2024-12-01
根據2022年糖尿病年鑑,台灣約有250萬的國人是罹患糖尿病的糖友,約佔人口的10.7%。而2023年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五位,有11,625位糖友因此而離世。每個人會血糖偏高的原因,都不太一樣。像我雖然BMI很標準,也算常運動,但十多年來血糖一直處於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從95到100mg/dL出頭,糖化血色素也常在臨界值5.5到5.7%左右。
日期: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