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33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7-09
職場生活

「我爸、我弟都洗腎,我會是下一個?」藥師一席話,救回他半放棄的人生!預防老後臥床,「3代人」救贖指南

預防臥床像是在跟時間賽跑。記得當我開始線上公益演講之後沒多久,有一個長期罹患糖尿病的病人,寫了一封信來謝謝我:聽了你的演講,讓我感覺到被救贖。我是個長期罹患糖尿病的病人,我爸爸、弟弟全都因為糖尿病洗腎。多年來,我其實也一直處在半放棄狀態,認為自己終有一天也會洗腎,而這就是我的晚年。我很認同你強調的「做得到」的概念,是你的演講讓我覺得我還可以再努力看看。謝謝你,你所給的,已經不只是一個藥師所做的了。我回信給他:「太好了,謝謝你的加油打氣,你一定還來得及!」這次也是我第一次領悟到「來得及」這個概念。

日期:2025-07-04

職場生活

失智母長期住院,兒子不繳醫藥費、還花她退休金...醫師目睹無數「年金寄生蟲」:媽媽過世連露面都沒有

編按:許多臥床的長者並非自然衰弱,而是被無效醫療推向衰弱!如何避免臥床折磨,安詳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本書作者宮本顯二、宮本禮子談到阻礙安寧善終的原因之一,就是家屬為了領老人年金,而堅持延命。當「孝順」成了無效醫療的藉口,醫師終究只能為無法言語的患者施作各種醫療,將他們困在衰敗的軀殼中受苦。作者也提醒,如何主張醫療自主權,為自己和家人,留下體面、安詳、不拖累的善終決定,這是值得深思的課題。

日期:2025-06-30

職場生活

說好不急救,為何仍插滿管子?醫師看家屬在愛與放手之間的拔河:臨終該學會好好告別,而不是搶救

編按:本書作者宮本顯二、宮本禮子談到高齡者的臨終照護,分享92歲A女士的故事,女兒遵循母親「你不想承受的,也別用在我身上」的叮嚀,婉拒延命措施,讓母親安詳離世。在讀者來信提到,照顧胃癌末期婆婆的經驗,家屬用自己想被照顧的方式」陪伴,讓婆婆在家渡過近一年,最後1個月還能全家吃飯聊天,這段經歷也成了身教,並告訴子女:「這就是以後我們想受到的照顧方式」。面對親人死亡,家屬往往難以放手,就算本人有表明不要過度醫療,很多時候也無法阻擋家屬,作者認為「不救,也是一種愛」,解決高齡者臨終無效醫療的根本之道,是學會好好告別,而不是拚命搶救。

日期:2025-06-27

職場生活

「求求你,放了我吧」86歲爺爺被綁在病床直到逝世,醫師一生愧疚反思:為何歐美沒有臥床老人?

編按:8成民眾拒絕無效醫療,為何臨終前仍平均「臥床8年」?在台灣,不住院、不插管,竟成了一種奢望。本書作者宮本禮子巡診時,聽到一位86歲長者哀求「求求你,放了我吧!」這位老人因為肺炎就醫,加上他會拔掉點滴,所以兩手都被粗繩綁在病床的護欄,身體也被拘束帶綁在床上,拘束帶甚至還上鎖。這段回憶讓她至今都難以釋懷、有罪惡感。一位護理師曾憤怒地對她說:「難道這一切是正常的嗎?如果是,那醫療簡直是把高齡者的醫療,當成生財工具!」甚至還有護理師因此對年齡增長感到恐懼。作者宮本顯二則指出,日本的醫療水準雖高,但有很多長年臥病在床、無法行動,正在做中心靜脈注射或經腸道營養的老人,相對的,歐美卻沒有長年臥床長者。關鍵在於,歐美人普遍認為,高齡者到臨終期會自然失去食慾,不應用人工補充營養、醫療強行延命。

日期:2025-06-20

職場生活

在一州實踐平等 孕育一國民主起點

一六八二年六月十八日,賓恩建立費城。作為貴格會的信徒,他懷抱人人平等的信念。賓恩治理賓州時,制定開創性的民主法律,為後續美國自由獨立的精神奠定堅實基礎。

日期:2025-06-11

職場生活

他錢多到能買醫院大樓,過世前卻低語「不值得為錢犧牲自己」...安寧醫師從兩個臨終病人學到的人生啟示

編按:本書作者喬丹・格魯米特是安寧照護醫師,他分享了兩個經濟狀況截然不同的人,卻帶著同樣遺憾離世的故事,因為他們的人生都未能實現「足夠」。一位經濟拮据的老人,為了讓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妻子得到公共醫療補助,不得不簽署離婚文件,他最後心臟衰竭,卻不願向孩子求助,帶著遺憾和空帳戶離世。另一位是擁有數十億身家的富翁,臨終前低語:「不值得為錢犧牲自己。」他生命結束時,沒有親人陪伴,孤獨感深深籠罩。作者認為,這兩個關於死亡的故事,雖背景迥異,卻共同揭示了人生終點那份「不夠」的悲哀,無論貧富,遺憾總是相似。

日期:2025-06-06

產業時事

中國懸賞20名台灣「資通電軍」,開價4萬照片全公開!稱是美方援台「第四軍種」:發動數千次網攻

新華社5日報導,廣州市公安局天河區分局5日發布懸賞通告,聲稱「公布中國台灣民進黨當局『資通電軍』(意指駭客網軍)指揮實施的非法網絡攻擊活動」,指其涉嫌多項違法犯罪,並點名對「寧恩緯」等20名參與實施網路攻擊活動的重要犯罪嫌疑人懸賞通緝。報導指,此次「一舉查實了20名犯罪嫌疑人真實身分」。

日期:2025-06-05

投資理財

有100萬元本金該怎麼投資?消防員出身的他39歲提早退休,曝致富要訣:別再迷信「股票死抱不賣」一定賺

編按:作者陳繼勛是消防員出身,體悟到「消防是一個死神隨時環伺在身旁的職業,死神想帶消防員離開可以有100萬種理由。」他靠著自學投資,5年創造近10倍的驚人報酬,把5萬滾到千萬,39歲提早退休。有粉絲問他:「如果我只有100萬元資產時,會選擇只做價值投資嗎?」他認為,投資是在市場尋找獲利的機會。甚至有人習慣買了股票就不賣,相信只要長期持有就能賺錢。但長期投資並非死抱不放,而是隨時評估公司的基本面與市場狀況,適時調整策略。此外,投資不是聽專家說了算,而是為了自己手上的「真金白銀」負責,唯有建立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市場、做出判斷,才能在波動中尋找真正的獲利機會,讓本金發揮最大效益。

日期:2025-06-02

投資理財

病人臨終前最後悔清單「金錢從來不在其中」!安寧醫師理財觀變了:「等賺夠錢就…」是對人生最大誤解

編按:本書作者喬丹・格鲁米特是安寧照護醫師,陪伴過無數病患走過人生最後一程,聆聽他們傾訴內心的遺憾、錯過的機會與未能實現的夢想。意外的是,「錢」從未在這些後悔清單之中,也改變他的金錢觀,認為錢不該只是存在銀行帳戶,或揮霍在短暫的享樂上,而應該用來擁抱真正重要、美好的事物。他認為,「只活一次」的口號常讓人過度消費,卻換來空虛;透過穩健的儲蓄與投資,才能帶來更自由與充實的生活。即早開始儲蓄與投資,讓金錢透過複利效應逐步累積。想想年輕的父母或新退休的人有足夠的經濟支持來實現他們的旅程時,那才是真正的快樂。

日期:2025-05-29

產業時事

開啟「協助死亡」的沉重對話

面對難以忍受、無法治癒的疾病,該如何讓患者減輕臨終前承受的痛苦?人們有權尋求「協助死亡」,這樣的觀念愈來愈受到大眾的重視。

日期:202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