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止外籍旅客退稅後將商品在日本轉賣,先前傳出日本擬於2026年採用「先付後退制」。但日本自民黨最高顧問麻生太郎指出,已成立學習小組研議是否要取消外籍旅客退稅制度,也不排除將來只針對日本特產進行退稅。
日期:2025-05-23
日本自民黨重量級人士、曾任日本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及總務大臣的眾議員高市早苗,上周旋風式訪台三天,除了必要的官式訪問及拜會前總統蔡英文,還罕見地在台北做了公開演講,這在過去訪台的日本政界高層人士中極為少見。高市在印太戰略智庫為她舉行的國際政經論壇發表演講前,受到現場聽眾熱烈歡迎,不僅有人送花、向她索取簽名,還有人要跟她自拍,宛如一場粉絲見面會。現年64歲的高市早苗,2024年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與石破茂一對一,最後在第二輪投票敗下陣來,這是高市距離日本首相大位最近的一次。由於自民黨在今年7月日本參議院改選的選情不佳,不少人推估石破政權很可能撐不過夏天,若真如此很可能再來一次自民黨總裁選舉,而高市成為日本第一位女首相的話題熱度依然不減。但看在專家眼中,高市早苗爭取成為自民黨總裁,也就是實質上的日本首相,今年挑戰不見得低於去年,女首相成真的變數依然不小。
日期:2025-05-07
中國企圖以軍事暴力逼迫台灣接受併吞,不時在台灣周遭發動對台軍演並頻繁派出軍機、軍艦擾台,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日本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眾議員高市早苗表示,不能給中國「侵略台灣的藉口」,稍早晉見賴清德總統確認日本與台灣應在防衛安全、經濟安保以及民主聯繫等三面向加強交流,以及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日期:2025-04-29
美國總統川普於週四(4/3)凌晨宣布「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政策,隨即引發各國強烈反彈。澳洲總理痛批川普,此舉「毫無道理」;而日本汽車產業則是繃緊神經,不過,紐西蘭外長卻表示「非常高興」被課最低關稅。對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警告各國不要報復:「只要你不報復,最高的稅率就會是現在這個數字。」
日期:2025-04-03
投資人提防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後續出招之際,暫且將目光轉移23日(周日)的德國國會大選。左右兩大黨若是加起來未能拿下三分之二的席次,市場擔心新成立的政府很難就財政刺激政策達成共識。此外,投資人也關注攸關美國股市走向的兩大指標:輝達(Nvidia)財報和美國1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
日期:2025-02-23
日產汽車與本田汽車雙雙在周四(13日)董事會通過,終止雙方的事業整合談判,為這齣持續近兩個月的日本企業連續劇,暫時畫下休止符。然而,這意味鴻海有機會成為日產的救世主嗎?根據日本媒體觀察,從產業政策、外人投資限制、地緣政治風險,以及美國意向因素來看,只要鴻海不是只甘心做個投資人,而是更深入參與日產汽車的經營決策及日常管理,日本政府就很可能封殺鴻海併購日產。若真如此,這齣日產連續劇今年肯定將「繼續演出」很長一段時間。
日期:2025-02-13
(今周刊1460)尹錫悅自殺式的戒嚴令,得罪了重要美日盟友,也重創了「美日韓三邊聯盟架構」。朝鮮半島風險暴增,威脅台海安全,卻又帶給台灣再次擴張的歷史機運。
日期:2024-12-11
日本周一(11/11)舉行首相指名選舉,自民黨總裁石破茂驚險在第2輪投票出線,確定連任首相,石破茂提出,日本政府將在2030財年前,提供至少10兆日圓(約2.1兆台幣),來支持推動半導體和AI產業,日本政府預計,這項新框架計畫將帶來160兆日圓整體經濟影響。
日期:2024-11-12
今周刊編按:日本周一(11/11)舉行首相指名選舉,因10月底眾議院大選結果各黨不過半,指名選舉相隔30年進行兩輪投票,自民黨總裁石破茂驚險在第2輪投票以221票打敗最大在野黨黨魁野田佳彥的160票,確定連任首相,預計今晚公布第2次內閣名單。
日期:2024-11-11
川普贏得2024年最大的一場勝選!2024年是全球的大選年,今年有67個國家,涉及41.7億人口,擁有投票權的人逾20億人,占全球GDP總量42%的國家,進行大規模選舉。這場選舉由台灣揭開序幕,最後是由美國壓軸,今天的美國大選,確定由川普勝出,而且是由共和黨控制參眾兩院,這是川普的完全執政,難怪川普在勝選感言中直呼「接下來將是美國的黃金時代!」
日期: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