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watch》報導,美國總統川普 16 日被爆可能計劃開除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引發市場劇烈震盪。彭博率先報導此事後,股市與美元急挫,30 年期美債殖利率飆高。不過不到一小時,川普即在白宮對媒體表示,並無相關打算,股市迅速翻紅,但債市反應仍偏向保守。30 年期美債殖利率收盤走低,儘管高於盤中低點。美元指數仍收貶。
日期:2025-07-17
這起案件屬於典型的「假友人+投資詐騙」,詐騙集團透過熟人信任、虛假獲利、專員到府收款,一步步騙走受害者6600萬元現金,甚至慫恿受害者抵押房產借款投資,導致血本無歸,欠下一大筆債務。
日期:2025-07-16
甫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延續川普過去的減稅改革,更加大企業優惠措施。但台灣企業赴美是否能真正受惠?而法案終止綠能補貼的措施,可能撼動全球的綠能布局嗎?
日期:2025-07-09
(今周刊1489)一樓,向來是百貨櫃位的兵家必爭之地,然而,過去常態上保留給國際精品或是化妝品品牌的位置,已悄然產生變化。香氛、冰淇淋、潮玩櫃位赫然攻占一樓門面地位,業績表現更證明取代有理。
日期:2025-07-02
好市多攜手Uber Eats,拼起大型量販店外送的「最後一塊拼圖」。不用辦會員卡,就可以點到明星商品,還意外讓送貨的電動三輪車暴紅。
日期:2025-07-02
今周刊編按: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比亞迪在中國降價衝市占率,5月旗下22種車款全面降價,最低價車款一台只要23萬元台幣。引爆內捲式降價戰,損害利潤,也讓中國汽車行業前景蒙陰影。如今傳出,比亞迪對海外市場的野心與日俱增,台灣也是下一目標。根據《鏡週刊》報導,比亞迪有意將台灣視為重點戰略市場,要以泰國為跳板,透過泰國「整車出口」進台銷售,避開敏感的中國製造、中國關稅等問題。對此,經濟部表示,會採取監4項作法,包括監測進口量、從嚴處罰、違規者最高罰300萬元,甚至停止其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輸出、輸入或輸出入貨品。經濟部已明文規定「依交通部『車輛型式安全審驗管理辦法』規定,所有整車進入國內市場,都要取得交通部核發的車型合格證明書,經查本案BYD並未取得車型合格證明書,故並不能在台銷售」。
日期:2025-06-06
台積電近期接受美國一家新創公司投片,生產光學傳輸接收器。這麼一個小小的動作,為何讓沉寂多年的台灣光電業者,大為振奮?
日期:2025-06-04
編按:本書作者洪仁基靠虛擬貨幣套利,從4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8000元)小試身手,賺到800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160萬元)。在22歲就存了1億多韓元(約合新台幣200萬元),自詡為「少年股神」。他入伍前,將所有資金押注在爆出財報造假風波的三星生物製藥,並以股票質押加碼買進。沒想到當兵期間股價腰斬、遭券商強制平倉,資金全部歸零,賠到一毛錢也不剩。這場慘痛教訓讓他訂下「不輕易加碼、穩定提領」與「降低風險曝險」原則,專注於短線交易以追求穩定獲利。
日期:2025-06-02
每一陣子社會大眾流行的投資標的都不同,2021年有風光無限的航運股,2023~2024年有讓人不惜解定存、借房貸瘋搶的高股息ETF。如今,風水輪流轉,市值型ETF成為2025年投資大眾的新寵兒。
日期: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