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47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卓榮泰施政報告初登場!宣示首重守護安定公義社會,推動國家希望工程

新任閣揆卓榮泰於週五(5/31)首度赴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及備詢,有大師兄之稱的卓榮泰宣示,政府會首重「五打七安」,守護安定公義的社會,並且推動「國家希望工程」八大施政目標,讓國家繼續向前。以下是卓榮泰針對施政報告初登場的臉書貼文,與報告內容相關資訊:

日期:2024-05-31

產業時事

花東三法將在國會開戰,「個案」立法恐創惡例!立法者提預算、破壞憲政制衡等3爭議,為何將開啟下波攻防?

國會改革之亂,為未來4年可能持續上演的朝野衝突、群眾抗議,拉開序幕。接下來,藍白陣營共推的「花東三法」,同樣面臨違憲、兩兆錢坑等質疑,是否將引爆下一波戰火?

日期:2024-05-29

保險稅制

1200萬股民注意!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520後擬調漲」...衛福部:有能力的人多繳些

近期醫界爭取健保保障點值1點1元,健保署擬調漲補充保費費率以擴充財源。健保署長石崇良今(14)日證實,補充保費費率比一般保費費率低,但又依照一般保費去調整,導致兩者間出現明顯差異,基於公平性原則,520後將討論調漲補充保費費率。石崇良也透露,補充保費中偏向「資本利得」的費率不應低於一般保費;意味股票族的補充保費可能提升。

日期:2024-05-14

職場生活

入手電動機車,民眾、車行各補助3千元…這項倡議能支撐電車發展?學者提三贏解方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rt Mobility Association Taiwan, SMAT)週四(5/9)與朝野立委公布調查顯示,有9成立委支持推動電動運具發展,也有7成立委認為台灣電動運具政策落後世界各國。不過,這項朝野、民眾都樂於支持的政策方向,目前卻遇到不少挑戰,其中當然就包括政府財源和油車廠商壓力。對此,長期關注電動運具產業的台綜院副院長蘇漢邦受訪表示,目前碳費徵收與配套措施仍有研議的空間,可以讓企業協助電動車推廣,補助員工購買電車來減免碳費,如此一來政府不用出錢,也不會排擠到其他預算。

日期:2024-05-09

保險稅制

她在騎樓放娃娃機竟被課房屋稅?正常情形本該免稅 一旦出現「2現象」國稅局就會找上你

你完成報稅了嗎?5月報稅季開跑,113年期的房屋稅單也已經寄出,卻有民眾困惑,為何只是在騎樓放2台夾娃娃機給大家玩,今年就被課徵房屋稅?稅務局解釋,一般來說騎樓是免徵房屋稅的,不過如果有2種狀況出現就會收到稅單。而如果要繳交房屋稅,其實除了金融機構外,便利商店或者透過ATM、信用卡、電子支付等方法都可以繳納稅款。

日期:2024-05-09

投資理財

金價還有上漲空間?各投資機構目標價、時間點一表看!當「淘金」成全民運動,布局應看2指標

黃金價格屢創新高,市場看好仍有上行空間;專家提醒,金價短線有過熱跡象,投資人若有意參與行情,應留意美元指數、美債殖利率變化,再行布局。

日期:2024-05-07

保險稅制

修法篇〉史上最艱難的任務 攸關千萬勞工權益 尋改革共識 朝野須啟動溝通

(今周刊1427)未來四年,勞保改革是新政府、新國會責無旁貸的任務,三大黨必須具體提出主張,拋開政治精算,尋求朝野與社會最大共識,才能讓國家重大改革工程向前推動。

日期:2024-04-24

保險稅制

調查篇〉多繳、延退支持度攀高 最抗拒「少領」 即改勞保年金 逾七成民意挺

(今周刊1427)勞保年金改革空轉十年,破產進入倒數計時,這次不得不改。多數勞工願意犧牲權益力挺,但對於改革方案細項,不同世代各有顧慮。

日期:2024-04-24

產業時事

人口最多拿得少 地方喊統籌分配款不公 《財劃法》陳年爭議 搶錢大戰將開打

《財政收支劃分法》人人喊修,喊了二十五年原地踏步,中央、地方分配稅收,「納稅人繳稅繳給誰」是一門大學問,唯一不變的是,不論誰收了稅,誰就該負責,必須要花在刀口上。

日期:2024-04-24

產業時事

邱泰源掌衛福部有三大急解之事!如何優化醫界健保財務困境?洪子仁提建言

準行政院長卓榮泰周五(4/19)發布第四波內閣人事,新任衛福部長由曾任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的前立委邱泰源出任。新光醫院副院長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醫界最關心的衛生福利部部長人選由前立委邱泰源出任,衛福部主掌民眾出生到死亡的全生命週期業務,繁雜卻馬虎不得。疫情後醫療環境面臨許多挑戰,就目前醫界現況統整三大急待解決問題,第一是民生食品安全問題以安定民眾對近日食安事件連環爆的不信任。第二則是補強社會安全網漏洞以緩和國人對於兒虐、性侵事件的恐慌,第三也是醫界最期待盼望解決的問題就是推動健保改革,改善健保給付過低、醫事人員離職潮、健保法修法等。醫界期盼新任衛福部長能傾聽各界聲音、穩定醫事人力並積極接受挑戰,在此先就醫界角度提出針對醫護環境優化及健保改革看法。

日期:202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