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贏得韓國總統大選,這位韓國新總統的崛起歷程有如電影高潮迭起,從清寒的血汗工童工一路苦讀成為人權律師,從政過程中還曾被刺殺,最後終於當選總統,不過身上仍有不少司法案件。剛從韓國觀選返台的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榮譽理事長、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洪耀南接受《今周刊》訪問時分析,李在明的庶民形象鮮明,不過他非主流派系、未歷練外交、經濟體系,在目前美中對抗、地緣政治詭譎的國際情勢下,需要有相關人才協助。回到台韓關係,洪耀南則分析,李在明有一些「親中」的標籤,應該要更深度解讀,避免誤判。而他提名的新任國家情報院院長李鍾奭,最近剛發表一篇有關賴清德面對中國威脅的文章,顯示李在明雖然缺乏國際事務經驗,但團隊中仍有了解台灣所面對的壓力、對中國擴張抱持警覺的人。
日期:2025-06-05
當全球資金紛紛尋求避險標的,拉丁美洲順勢成為表現最亮眼的「關稅戰贏家」之一。投資人若想乘勢布局這個高成長也高風險的新興市場,該留意哪些基本面與關鍵數字?
日期:2025-06-04
鴻海集團位於美國德州休士頓,建立30年的生產基地,由於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本月中參訪而首次曝光。鴻海正在將該地的產能翻倍,並打算到了2027年再翻倍。根據4月輝達消息,輝達將與鴻海在德州休士頓共同建立AI超級電腦的製造工廠,預計未來12~15個月後投產,這意味輝達身為當前AI霸主,為因應川普關稅大刀的影響,正在快速應變對。
日期:2025-05-27
經濟部長郭智輝在就職一周年後表示,他認為自己任內最大的命題,就是如果總統賴清德可以執政八年,他希望在這八年為台灣培養出為數40萬的AI大軍,不僅投入本地的製造業及服務業,也為全世界所用,讓台灣站在全球半導體強國的基礎上,成為AI時代的強國。他也提到,本月訪美最重要的行程並非拜訪華府,而是拜訪德州,希望能與德州州政府洽談設立台灣產業園區,概念有如在台灣的保稅園區,讓眾多台灣製造業及科技業的供應鏈,可以在免稅條件下於美國本地生產,同時服務整個美國及北美市場,也收到集體擴張海外市場的效果。
日期:2025-05-26
台日關係與半導體合作的蜜月期能否延續,仍取決於地緣政治與中美科技對抗的長期角力。當中國以ECFA施壓、半導體成為國安前線,台灣與日本在產業互補與風險分散中找到合作契機,也逐步塑造出一條超越外交形式、以實利為核心的新型經濟同盟。
日期:2025-05-26
總統賴清德周二(5/20)執政滿一周年,他在總統府敞廳發表談話前,先談及5/19在新北市三峽北大國小校區外發生的重大交通事故,並向罹難者和家屬致上最深的哀悼,也期盼傷者早日康復。賴總統宣布將指示國安團隊著手規劃,向在野黨主席進行「重要國安情勢簡報」。他表示期望朝野政黨領袖,都能夠以國家利益為優先,以守護國家安全為前提,在相同事實基礎上,坦率真誠交換意見、共商國是,攜手面對國家的各項挑戰。賴總統也宣布將成立主權基金。他表示,政府將成立推升台灣經濟發展動能的基金。對外,要放眼全球,投資國際市場,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的投資平台,充分運用台灣產業的優勢,由政府主導,協同民間企業的力量,布局全球,連結AI時代的主要目標市場。最後,賴總統在談話尾聲,以5/20開幕的2025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表示,該展覽起初只是在松山機場旁的小型展覽,但40多年來規模不斷擴大,如今更標誌著全球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賴總統認為,這就是台灣故事的縮影,也是台灣人民共同成就。他強調「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政府會堅持團結,用台灣人的韌性、不服輸的幹勁,「迎風轉型、穩健前行」。(原文刊載於5/20 10:49,更新時間為5/21 10:14)
日期:2025-05-21
英國首相施凱爾風光成為關稅戰以來,首位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領袖。簡短的擴音電話看似符合雙方需求與共識,實際上對英國的進出口具體效益卻禁不起細究。
日期:2025-05-14
賴清德總統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針對臺日、臺美、兩岸關係、半導體產業及國際經貿局勢等議題,回應媒體提問。《日本經濟新聞》週二(5/13)刊出相關報導。賴清德在訪談中,提到希望與美國、日本以及荷蘭,合組「半導體非紅供應鏈」,確保未來世界可以進一步繁榮發展,也確保自由貿易能夠持續運作,而不受到低價傾銷的影響,破壞未來世界的繁榮發展。「半導體是一個生態鏈,好比說日本有材料、設備、技術,美國是IC設計、行銷,臺灣是生產製造,荷蘭也是長於設備,所以希望藉由臺灣在生產製造上面的優勢,能夠串連民主陣營建立一條全球半導體非紅供應鏈」。以下為賴清德接受日經專訪全文。
日期:2025-05-13
有關剛才中美聯合聲明,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從20%的芬太尼、洗產地、非法移民等相關的超級301關稅,加上125%的301“互惠”關稅,加起來共145 %,將保留20%的超級301關稅,原125%的貿易逆差的互惠關稅,將降低到美國一向主張的基本關稅10%,維持90天以利進行談判。中國同時也聲明將對美國進口中國產品的關稅由原先的反擊關稅125%降低低到10%,一樣維持九十天,以進行談判。雙方談判代表將會各自在5月14日之前取得各自政府的政策通過。未來的談判將會在美國、中國或者是雙方認同的中立地點進行,希望能達到最終的協議。
日期:2025-05-12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多數國家皆積極尋求談判機會,爭取降低對等關稅稅率。印度與日本有望率先達成協議,兩國談判策略可成為台灣的參考。
日期: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