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2018年11月底,位於台南的某紡織代工廠宣布結束運營,對近60名員工來說,勤懇工作多年竟迎來資遣命運,原是最蕭瑟的寒冬,卻有道暖流翩然而至,東纖精密工業身為該代工廠長期的大客戶,毅然決定全數接收其員工,至今有80%中高齡員工留任,離職率低於5%。
日期:2021-01-11
年底快到了,環球公司老闆大明覺得員工小華工作績效長期不佳,已經拖累整個團隊的表現,繼續付她薪水根本不划算,想要資遣她。
日期:2020-12-21
寫簡歷、投履歷、面試,通過求職各式關卡後,終於要簽約上工!但,找到工作後,攸關勞雇雙方權利義務的勞動契約,就是職場上「明定」的遊戲規則,勞工應注意契約的這些細節,以免未來發生糾紛時,領不到資遣費,讓自身權益受損。
日期:2020-10-30
阿英是飲料店的主管,最近面試一些新員工,但是上班狀況讓他很頭痛,想要約定試用期,但翻遍勞動基準法,都沒有關於試用期的規定。
日期:2020-10-21
長榮航空劉姓空姐4年前以各種理由請假,1年只上班154天,長榮認為她蓄意曠職,以不能勝任工作為由資遣。劉女自認歷年考績、訓練皆符合規定,請假也照流程,提確認僱傭關係存在訴訟,桃園地院判敗訴。劉女上訴,高等法院發現她利用上班日排減肥、看電影,認定資遣是不得已的手段,駁回上訴,僅判長榮給付1萬2868元工資差額。
日期:2020-09-23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到今年5月失業人數突破48萬人,無薪假人數更已經逼近3萬人,創10年新高。疫情對各行各業的衝擊目前尚未歇緩,企業在這麼嚴峻的社會大形勢下,也是舉步維艱。究竟在這個非常時期,該怎麼保護自己的飯碗、捍衛自己的勞權呢?而身為雇主,又該如何透過管理和制度,不讓瑣碎的人事問題,釀成經營危機呢?
日期:2020-09-03
台灣《蘋果日報》今(22)日下午發布新聞稿宣布,受虧損影響,即起將分批資遣約140名員工,占全體員工約13%,包括數位與紙本編輯部65人、行政及業務部門約75人。
日期:2020-06-22
國境遲遲未開放,五星級飯店歇業潮未見緩和。台北文華東方今(27)日無預警宣布,將裁撤客房部人員,該部人員將全數資遣,且自6月1日起不接受訂房,等於半數員工沒頭路,6月7日將是最後上班日。
日期:2020-05-27
「公司強迫我們要休無薪假一路休到7月,不願意接受的話,就得要『自願離職』,這樣合法嗎?」
日期: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