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348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獨家 挺過6年地緣政治危機,台積電 如何走向世界? 劉德音 第一手告白

(今周刊1432)在約莫10公尺外的距離,站在會議室門口的劉德音,向來訪的《今周刊》採訪團隊揮了揮手。他是台積電董事長,兩岸三地最大市值企業的領導人,全球科技產業動見觀瞻的聚光焦點。去年,台積電營收達到2.16兆元,比起2018年他接任董事長時增加逾109%;去年台積電每股獲利來到32元以上,比6年前成長超過138%;而如今台積電22.49兆元的市值,則比6年前成長2.79倍。不過,一趟80分鐘的訪談中,劉德音完全沒有把數字上的今昔差異掛在嘴邊……;若論台積電這些年來的鮮明改變,劉德音說,現在的台積電,不只是台灣的台積電,更是「世界的台積電」!「如果只做『台灣的台積電』,只被台灣自己人一路追捧,豈不是……,不太長進?」他邊說邊笑,我們順勢接話:「董事長,現在你們已經被全世界追捧了呢!」劉德音固然還是雲淡風輕,但也帶著某種程度的苦笑:「那……,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確實,一句「世界的台積電」,背後隱含著許許多多的危機應變與關鍵決策。面對地緣政治的驚天變局,劉德音說,過程中「沒有所謂的關鍵一刻」,層層疊加的事件陸續襲來,「從來沒有一次是簡單的是非題,每一次,都是高難度的問答題。」而詭譎的地緣政治情勢,又讓台積電更須力保製程技術上的絕對領先,他解釋:「我們必須讓全世界對台積電的產品都『無可拒絕』,包括中國大陸。」經歷地緣政治的考驗,劉德音指出,這給了公司各部門難得的機會、也磨練出實力,他更預言,未來的台積電必然會更令人興奮(Exciting)。他向我們揮了揮手,邀請我們一同前行,迎接他眼中更精采的台積電。而種種更精采的底蘊,劉德音是從台積電這些年來驚心動魄的地緣政治應變談起……。

日期:2024-05-29

投資理財

月薪4萬機場小主管,兒子在美國當醫生...為何老後淪落領中低收老人補助?區公所公務員曝「長壽地獄慘況」

李夏苹初入職場時,曾短暫待過殯葬業、賣過線上遊戲寶物、做過房地產廣告文案和翻譯機中文編輯,但都待不久。求職不順的她努力考上了公務員,原本在區公所處理文化行政業務,突然被調到社會課,負責老人福利櫃檯業務。趨勢話題「無緣社會」、「長壽地獄」之後,臺灣現場實況,基層公務員說給你聽。

日期:2024-05-16

產業時事

從大航海時代發跡到先進半導體重鎮 百年大商幫、南瀛第一世家獨家口述風雲史 台南400年蛻變記

(今周刊1430)環泥1962年在路竹廠蓋了第一座水泥窯,但因為90年代台灣西部禁止採礦的政策,這裡已經不再做水泥業了。環泥掌門的侯博義一家卻在這塊土地上,蓋起了「利永環球」無塵室及石膏板產線,至於起家厝所在的台南民權路,「是我們心靈的錨」,侯博義父子說,「利」就是祖師爺侯雨利的「利」,「永」則是侯博義父親侯永都的「永」。嶄新的事業、念舊的名字和土地,濃縮了台南幫侯家對「台南」、對「傳統」,以及對「未來」的願景,直到現在,他們都以台南這塊發跡之土為榮。從1624年荷蘭人在台南築造熱蘭遮城,台南「建城」,走過4百年的悠長歲月。1624年,台南接上大航海時代的世界史,讓原本就承載數千年原住民歷史的土地,混入了更多血脈。再經歷清領、日治,直到今日,上世紀原本是一片甘蔗田的南科台南園區,已成為全球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重鎮,與老城區充滿層次肌理的宮廟、巷弄相輝映。不只侯家,被稱為「南瀛第一世家」的劉家,出身台南的醫師作家陳耀昌、也是世家子弟的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每個人都依戀著這塊土地,更從這裡獲得了值得珍視的精神。

日期:2024-05-15

職場生活

複製經驗

一個適合出去開拓市場的團隊,他們應該要具備一種敏銳度,從各個角度去了解一個新市場,盡快掌握當地消費者的需求與脈動。

日期:2024-04-17

產業時事

專家觀點 碳交易之父籲政府從用途反推費率 碳費怎麼定 先釐清錢要怎麼花

(今周刊1424)「政府應該要把評估結果先告訴我們,到底影響多大?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的喊價,這實在不是一個現代化國家應該要有的作法⋯⋯。」接受《今周刊》視訊專訪時,李堅明輕嘆了一口氣。

日期:2024-04-02

產業時事

大肚山產創論壇》從新南向到全球,台灣產業整隊展翼雁行!林佳龍:不僅世界的台灣,更要「台灣世界好」

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經貿局勢風起雲湧,「2024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 印太對話 展翼雁行-產業躍升全球新策略論壇」周二(3/26)在台北遠東香格里拉登場,活動邀請到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董事長施茂林、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致詞。

論壇也安排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執行長廖紫岑、國發基金管理會副執行秘書汪庭安、MIH執行長鄭顯聰、工研院執行副總暨副院長張培仁、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副校長呂曜志、經濟部投資司司長張銘斌、佳世達集團董事長陳其宏、慧誠智醫總經理余金樹、佳研智聯總經理羅佐良等產官界專家,共探產業突圍全球、開啟印太對話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日期:2024-03-26

職場生活

身著「美人腿」靠馴鷹找回勇氣,繪本作家沈利倩活出精「踩」人生

台灣超人,是超越自我的人。是真心付出、不畏艱難,在通往夢想的路上不斷前行的人。台灣首席3D導演曲全立,用鏡頭與文字記錄30個激勵人心、觸動你我靈魂深處的熾熱生命。

日期:2024-03-18

產業時事

「覺得習近平蠻了不起的,連印度都能得罪!」台灣經濟走出去、台商移出中國 為何都不能忽視14億人的印度?

剛結束印度參訪行程的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在當前國際地緣政治角力的局面中,坐擁14億人口的印度是少數敢跟中國說不的國家,不僅全面封殺中國App、拒發觀光簽證給中國旅遊團,甚至要求本國航空公司拒載陸客。印度高度「去中化」的政策方向,給了台灣及台商千載難逢的機會,不論是台灣要與印度洽談產業合作,或是深耕中國多年的台商要尋找下一個生產基地,都不能忽視這個成長中的南亞大國。

日期:2024-03-18

職場生活

八個月大就因血癌截肢 她從老鷹身上學會勇敢 一條「美腿」跨逆境 馴鷹女孩踏特教人生

沈利倩一出生就罹患血癌,才三天大就開始化療,不滿周歲已歷經十次化療。八個月大的她,甚至為了保命而截肢。她熬過學步期,長大又遭霸凌,她如何克服人生逆境?

日期:2024-03-06

職場生活

出生3天就化療、不到1歲截肢…一路被霸凌咬牙挺過投身特教,沈利倩做自己:只有不想做、沒有做不到

「小時候學走路,每一步都要往下踩,還要不斷一直走,但因為會很痛,我常常一邊走一邊嚎啕大哭。我媽是比較虎媽的那一派,她很堅持我一定要在1、2歲就學好走路,因為這樣以後走路才會更好看。」在一個濕冷的早上,我們和就讀清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2年級的沈利倩相約在河濱公園,當她遠遠地走來,臉上綻開大學生特有的朝氣微笑,開心地揮手打招呼,再定睛一看,才能察覺她的雙腿與步伐與其他人不同。原來,沈利倩一出生就罹患血癌,才3天大就開始化療,不滿周歲已歷經10次化療,8個月大的她甚至為了保住命而截肢。她熬過學步期,長大又遭霸凌,迎來另一個人生挑戰…。

日期:2024-03-05